总结记录(知识再存储)等过程,将之前获取和存储的知识进一步整理、淘汰和更新,存储为新的知识框架结构。可以看到,知识管理活动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例如在讲授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中的“分批法”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其顺序如下:首先介绍分批法的概念、特点及适用范围;其次对课本中的例题进行讲解;最后布置课后习题作为作业进行练习。但是采用SECI知识创造模型框架下以“案例教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情况下,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1)提前一周向学生发放一个真实的企业成本核算案例(也可以通过微信群),并要求学生根据目前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为该企业编制一张产品成本计算单,同时要进行账务处理。(2)根据教师布置的工作任务,要求每位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并做笔记、教学计划等,同时把教学班级根据学生人数分成若干小组,在小组内按照不同的工作内容分配不同的职务,如财务科长(小组组长)、薪酬核算员、材料费用核算员等。(在课前完成)(3)教学活动开始以后,教师不参与各小组的成本核算工作,其任务是观察、引导,并做好相应记录。每组的财务科长(组长)来主持完成工作,由他们给小组成员划分和布置工作任务,控制计划完成的进度,处理一些具体问题,如果小组内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先在小组内集中讨论,若还是不能解决,则需要利用网络查阅资料或者教案等,若还是无法解决,可以向教师求教,但是要付出相应代价,即教师在进行综合成绩评定时,每小组求教的次数要作为一项扣减分因素,通过此方式借以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协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
4.知识管理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自始至终需要把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教师在课程设计初始阶段需要针对该课程的知识建立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框架,从强化知识管理理念到知识的获取、存储、共享及再利用各个环节,教师只需要进行引导,而学生作为主体去自主建立自身的知识框架,并在知识管理活动中对其不断补充和完善。同时,需要明确知识是集体的智慧,因此需要团队协作,教师可在教学设计中将学生进行分组,知识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分工合作完成。
五、今后的改进方向
1.加快建设学院仿真实训室,使学生能真正运用实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积极配备与实训相关的配套设施设备及相关软件,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
2.建立学院课程网站。通过网络平台,上传教师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影像资料、会计考试资料和相关政策信息。在课余时间,学生不仅可以利用网站上的信息自主学习,也可以在网上与教师交流来解决不懂的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方便了教师的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考核方式应具有导向性。运用导向性的考核方式可以有效地组织成本会计教学。例如利用成本会计软件在实训室组织上机考试;可将笔试和机试按一定比重结合进行考试;采用开卷考试和案例分析等考试方式。在最终成绩评定时,案例分析、课堂表现、出勤情况、撰写报告的情况等应综合考虑且占有一定的比例,使成绩结构多样化,对学生能够综合、全面地进行评价,以便实现引导和养成學生自学、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4.微信等运用于成本会计教学中。微信集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于一体,其丰富的表达形式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利用微信构建教师—学生共同体,可以充分发挥移动通讯不受地域限制的优势,教师既可通过微信的群聊功能布置课下作业、需查阅的资料和教材,也可以通过朋友圈具有针对性的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尽可能的做到一对一的课下辅导。同时,还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或专业前沿知识链接,随时随地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分享,进一步提高自己对教学问题的认识,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条理化和系统化,进而逐步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杨大伟.浅谈高校创新教育的环境建设[J].教育探索,2001,(09):41.
[2]徐建培.大学知识管理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韩璐,金永生.隐性知识共享的进化博弈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06):55-59.
[4]庞碧霞.《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探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4):141-143.
相关热词搜索: 会计学 模型 成本 创造 知识上一篇:数学图论知识的重要性及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