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浅论城市滨水绿地的生态规划设计

| 浏览次数:

摘 要:以江西省武宁县朝阳湖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利用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针对朝阳湖景观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朝阳湖观规划原则和设计思路,并提出具体的规划设计策略及手法,以期为城市滨水绿地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生态学;人性化;地域化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6-0080-03

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作为城市活力与魅力之源的滨水绿地的建设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对城市滨水绿地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中的一大问题。朝阳湖位于武宁县老城区的核心地带,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和政府管理部门间的脱节,在其建设改造过程中,多采用裁弯取直、石砌护坡、高筑岸堤等方式,较少考虑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忽略了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组成部分地位。本文采用生态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手法,应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规划设计,力图使规划设计的结果在最大限度保护环境的同时又必须满足人类景观和功能需求。

2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2.1研究范围

朝阳湖位于武宁县西北部,北连庐山西海,南接沙田河,本文研究范围为沿朝阳湖两岸滨水区域,占地面积27.47hm2(见图1)。

2.2概念界定

2.2.1 城市滨水绿地

城市滨水绿地是城市中的绿色生态廊道,兼具生态效益和美化功能,是一个包含水域和陆域,富含丰富的景观和生态信息的复合区域。多呈带状分布,一般位于城市河流、湖泊、海岸等水体的周围,是城市的绿色风景线。它主要包含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城市公共绿地的组成部分,具有城市公共绿地的性质和特征;二是城市范围内陆地与水域相接的滨水区的一部分;三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受城市多种因素的制约,要执行城市功能、反应城市问题、体现城市形象。

2.2.2 生态规划设计

生态规划设计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其概念的阐释也是各有不同。概括起来,一般包含以下一个或两个方面:(1)应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规划设计;(2)使规划设计的结果在最大限度保护环境的同时又必须满足人类景观和功能需求。

2.2.3 生态学

生态学(Ecology),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9年定义的一个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目前已经发展为“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3 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1生态规划设计的原则

传统的规划设计一般是以人的需求为前提,以功能性、艺术性以及社会文化性为原则而进行的,满足的是当代人的生理、安全、社交和自尊的需求。与传统规划设计理念相比,生态规划设计更多地考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即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也不损害子孙后代发展的需求。在满足近期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形成一种附加于传统设计手法之上的、要求更高的设计方法。

3.1.1 保持基址的整体性与连续性

城市滨水绿地建设要站在滨水绿地之外,从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乃至整个城市系统等更高级的系统出发去研究问题。

3.1.2 遵从基址的生态环境特征,减少人为干扰与破坏

规划设计之前应该对基址进行系统的分析,考虑基址的气候、水文、地形地貌、植被以及野生动物等生态要素的特征,并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遵从这些生态环境特征,尽量减少人为干扰与破坏。

3.1.3 生态、景观、防洪等多功能兼顾

滨水景观的规划建设必须以系统工程为指导,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考虑景观、生态等需求,把滨水绿地建设成多功能兼顾的复合城市公共空间,以满足现代城市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3.1.4 以绿为主,生态优先

规划设计应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模拟自然江河岸线的自然生态群落结构,以绿化为主体,以植物造景为主体,强调以乡土树种为主,兼顾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运用天然材料,创造自然生趣的滨水景观。

3.1.5 景观结合文化,突出地方性特色

自然景观整治与文化景观(人文景观)保护相结合,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利用园林景观表现手法加以表达,保持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性,是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它对恢复和提高滨水景观的活力,增强滨水绿地的地方特色、文化性、趣味性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

生态规划设计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原则,以顺应基址生态环境、节约物质与能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高植物生态效益为标准。在传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以生态学设计原则和方法为指导重新分析、评价、整理和改良常规设计,如此两者循环往复,形成最终方案

4 朝阳湖景观规划与生态设计

4.1现状

朝阳湖位于武宁县西北部,北连庐山西海,南接沙田河,朝阳湖滨水带作为老城生活组团的一部分,是武宁县人民休憩游玩的场所,定性为休闲性城市生活内河。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4.1.1缺乏合理的规划、统一的设计,公共空间控制混乱;

4.1.2桥上布满临时建筑,阻挡景观视线;现有水体为死水,水质较差,局部河道干涸;

4.1.3岸线被桥身阻断,沿湖有不少断头路,道路与地形结合部紧密。

4.2景观规划原则与设计思路

4.2.1规划原则

4.2.1.1“自然性”原则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城市设计的最主要原则,即是在城市景观设计工作中要深入分析武宁县城的自然环境资源,意识到城市发展中人与自然生态系统息息相关,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来创造人为环境,用生态观念进行人工环境建设,真正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4.2.1.2“个性化”原则

城市景观设计的核心就是在武宁县城空间环境建设中利用自身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积淀再创造,使武宁县城具有自己的特色,避免千城一面。

4.2.1.3“连续性”原则

立足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重保护武宁县城环境,合理利用历史城镇资源,以促进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

4.2.1.4“人性化”原则

以人的体验和生活经验研究武宁县城的形态和建设,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使整座城市可亲、可爱、可恋,创造出具有魅力的城市环境,从城市活动空间的数量、质量、尺度、可达性、开放性、安全性、多样性等来体现对人的关怀。

4.2.1.5“地域性”原则

文化具有地域性,不同城市也正是借此呈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魅力。文化融合在城市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空间布局之中,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相互认同,才一起构成城市特有的地域文脉。只有对武宁地域文化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和创新性地利用,才能延续地域文脉,创造出武宁特色的城市空间景观特色。

4.2.2设计思路

在传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以生态学设计原则和方法为指导,复兴滨水空间,提升滨水吸引力,强化水体作为整体环境中的基础要素;注重岸线应作为整体环境中的积极要素及居民活动的聚集所在,植入丰富的公共生活和优质户外活动,使之成为城市活力的核心所在(见图2)。

4.2.2.1连通庐山西海、朝阳湖、沙田河水系,使朝阳湖成为城市内部流动水系;

4.2.2.2以滨水空间为纽带,沿线适当地布置一些公园绿地、林荫步道、步行街,并对适当的地点进行重点处理,放大成广场、公园,在重点地段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标志或环境小品;

4.2.2.3将与主要水道相交的河涌沿线进行改造,沿湖打造集对外展示、生活休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于一体的公共活动空间。

4.3设计策略及手法

4.3.1重塑亲切水岸形象,创造独特流程体验

提升优越生活品质,延长驳水岸线,打通朝阳湖与庐山西海及沙田河,使岸线增加并环成岛;增加湖岸可通达性,贯通人行流线,打通桥下双通道,畅游水岸与城市;突出生态地域文化,保障景观视线通畅,拆除视线障碍,设立标志性构筑物。

4.3.2传承水域生态环境,塑造山水形象

治理水域整合资源,贯通水体拆除障碍,山在城中,城在水中,山水相互呼应。充分利用场地的特殊位置和现状条件,在场地中部规划大面积水体、湿地、强化该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的作用;利用地形将驳岸完全自然化,将道路在需要时做成栈桥,人在芦苇丛、花丛、树丛中行走;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强化生物多样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

4.3.3植入多样性公共活动,构建立体水岸空间

规划立体水岸交通,人工自然双流线,桥路水路惬意游;利用现状地形地物,坡地高差设置台地,利用四桥成三通;配置混合功能设施,多功能高度混合,以体验丰富活动。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需求层次的使用者的需求,通过对场地现状和使用者人群的分析,规划的朝阳湖两岸功能有以下几方面:

1)体育活动、休闲:以体育活动场地、器械等来满足休闲活动的需要;

2)与水相关的系列活动:满足划船、钓鱼、戏水、科普教育等活动的需要;

3)综合性活动:提供观景展览、喝茶、晨练等活动的场所和设施。

4.3.4共享滨水丰富资源,品味优质户外生活

透绿泛蓝的最大景观化,通过楔形绿带结合户外场地,引入滨水景观作为城市生活共享资源;丰富多样的日夜生活圈,打造璀璨夜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突显区位优势。

4.4 功能结构及空间布局

4.4.1 功能结构

朝阳湖滨湖绿地景观结构规划为“一轴两带五区十大景观节点”,并根据场地特色、使用者活动内容、滨湖绿地周边环境及对外交通等情况,将滨湖绿地分成对外展示、休闲生活、文化传统、自然生态、文化娱乐五大的功能区(见图3)。

4.4.2 空间布局

朝阳湖景观格局和空间格局规划为以各景观节点为珠、以休闲步道为景观轴贯穿起来的珠链式空间,并辅以水上交通串联分割形成的错落空间系列(见图4)。驳岸设计采用生态规划设计的手法,充分保证河岸与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5 结语

城市滨水绿地的生态规划设计研究是一个大课题,涉及因素很多,诸如生态学、行为心理学、经济学、植物学、美学、文学……都是其理论参照构架。本文结合朝阳湖两岸景观设计探讨我国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提出了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原则、思路、策略及手法,以期为今后城市滨水绿地的规划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 水绿 规划设计 生态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