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基于景观三元论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 浏览次数:

主题,以及带给们不同的空间环境感受。

(四)体要素

体要素是具有体积和容积的三维空间形态要素,是点线面的综合体,具有多元化的性格特征。规则的体传统而稳重,不规则的体躁动而个性[3]。道路绿地景观中的体是整个城市道路景观格局的结合,也可以是某一景观节点处的小体。它是城市景观主题的体现,一个完美的体是需要个性而稳重的,这也正是我们在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建设中所要追求的目标,规则体与不规则体的完美结合。

三、道路绿地景观的构成要素

城市道路联通的不仅仅是城区内部的交通,更是城市和外界交流沟通的纽带,是人们去感知和认识这个城市的重要场所。依据道路景观的三元论可以将道路绿地的景观元素分为三类:软质景观、硬质景观、人与文化。

(一)软质景观

软质景观又称自然景物,包括植物、水体、地形、阳光、雨水、天空、和风等。植物是最重要的软质景观,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和季相变化,结合地形条件和周围的空间环境创造出生态、美观、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

(二)硬质景观

硬质景观又称人造景物,如沿街道路铺装、广告牌、指路牌、路灯、垃圾桶、休息设施、花坛、雕塑小品等景观设施。这些景观要素多应用于道路绿地的景观节点处,人流聚集之处,视觉容易俘获之处,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通行指引服务等。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权衡美感与经济性,做到生态环保、实用又美观。

(三)人与文化

人与道路道路空间环境是双向互动的,不仅是道路绿地景观的使用者,也是参与者[4],如卞之琳所写“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人是道路绿地景观中最有活力和吸引力的因素,有活动发生的地方总是能够吸引许多人。一个缺少人与环境互动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空间,是没有活力的,缺乏生气的。人的不同行为活动的发生时对道路绿景观也有着不同的要求。

人除了对道路绿地景观的使用和参与外,还要求景观具有赏析性。其赏析不仅仅是停留在视觉层面上的色彩、质感和形体,而是具有更高的精神层面上的,那就是文化[5]。文化是景观内在的灵魂,能够唤起人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具有自己性格特征。文化的景观化主要是通过景观小品和一些特殊符号标示传递、展现出来的。

四、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是社会和城市的主体,在空间环境中是起主导作用,一切的空间景观设计都是为人服务的,以满足人的各种心理行为需求。人们通过周围空间的景观环境的感知而进行心理判断和评价,做出相应的心理行为反应。要使人们对周围空间的环境景观做出积极友好的反应,就必须创造出便捷、安全、舒适、可以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空间环境。因此,以人为本的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整体统一性的原则

城市道路绿地是整个城市规划区内的网状绿色系统,它构成了整个城市的景观空间格局,为了使整个城市景观风貌协调统一,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就必须统一规划各级道绿地景观,使各道路绿地之间保持基本格调,而又兼具可识别性,形成局部丰富多变,意境相融、具有特色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系统。

(三)突出地域特色的原则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是一个城市整体风貌和精神文明面貌的集中体现[6]。盲目的模仿跟风,只会逐渐被其它城市所同化,丧失自己內在吸引力。一个具有城市地域特色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可以使人们倍感亲切,能唤起原住民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规划设计中要充分发掘城市潜在优势和地域特色,发扬自己的个性,营造拥有属于自己城市名片的道路绿地景观风貌。

(四)生态可持续性原则

道路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维护整个城市生态平衡和实现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因地制宜,充分合理的利用可再生资源,在城市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建设生态、节约、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地景观。

五、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一切景观的营造,都是从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一个景观要充分体现、发挥其价值意义,就必须得到人们的认可,所以以人为本是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准则。从道路景观三元论的角度出发,就是基于美学营造视觉景观形象,基于环境构建生态绿化环境,基于功能满足大众的行为心理。只有兼具美学、环境、功能的道路绿地景观,才是人本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终极追求目标。

因此,创建独具城市地域特色的道路绿地景观,就需要分三个步骤:建立道路绿地景观空间格局—提取城市历史文脉要素—整合植物景观资源(如图)。

首先,建立合理的道路绿地景观空间格局。合理的景观空间格局是发挥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使用功能的基本保障,是城市景观风貌的骨架。其次,发掘城市历史文脉要素。将历史文脉要素结合植物应用到道路绿地中去,为道路绿地景观注入文化内涵。最后,整合植物景观资源,合理的利用乡土植物。植物是道路绿地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景元素,他构成了整个道路绿地景观的基调。

六、结论

通过对道路绿地景观基于宏观层面的规划,基于微观层面的设计的把握,对绿地景观各要素之间的把握,旨在探索寻求合理的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方式,使道路绿地的交通使用功能、环境生态性、美观性三者之间趋于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文章基于景观三元论,就道路绿地景观的空间形态和构成要素,及规划原则进行分析论述,提出了道路规划设计的“三个步骤”策略。为其他城市的道路绿地景观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滨谊.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宁绮珍.广州市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3]彭岚.搭建城市景观骨架—浅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9(5):122.

[4](美)阿兰·B·雅各布斯著,王又佳译.伟大的街道[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刘志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物质文化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6]汤振兴.营造地域特色的郑州中州大道景观[J].福建林业科技, 2014, (2):189-194.

相关热词搜索: 景观 探析 绿地 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