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从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入手,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拓展的Dickey-Fuller检验,利用协整检验技术,说明山东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然后采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得出山东省经济增长是金融结构的原因,而金融结构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实证结果为山东省以后的金融业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和视角。
[关键词]金融结构;经济增长;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周立群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工业反哺农业与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研究》(编号:07&ZD032)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李冉,青岛大学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学理论,山东青岛,266071;文玉春,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风险投资,北京,100081;邵崑,青岛大学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组合数学,山东青岛,266071
[中图分类号] F830.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23(2008)08-0013-0005
经济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经济组织系统的协调配合,离不开货币、资金的循环周转。由于金融的效率及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金融结构的优化水平,从而使金融结构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经济增长实质上也就是经济结构优化的过程,其中包含了金融结构的优化,以及金融结构优化对经济结构优化的推动,进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发展的实质是金融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是金融结构优化的基础,金融结构的优化又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因而,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对一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个经历一定发展的国家,都拥有纸币及其他金融工具,都拥有经营金融业务和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并拥有进行金融交易的金融市场。我们把反映一定时期各种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形式、内容、相对规模和比例理解为一国的金融结构[1](P105~107)。一定的金融结构反映一定的金融功能及效率,也反映了一个经济的金融体系的特征。狭义的金融结构概念把研究的范围主要限定在对金融资产数量关系的分析上,包括金融资产总量的增长趋势、金融资产总量增长与国民经济总量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各类金融资产在金融资产总量中的比重及其变化趋势、各类金融资产相互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各类金融资产在不同融资主体、 不同经济部门,甚至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等等。金融结构[2](P13)是金融机构与金融工具的有机统一体,它反映了金融机构在金融制度总体框架下如何运用金融工具来获取部门、社会总体经济利益的过程,体现了包括各种金融机构相对重要性和经济基础之间的动态关系。
在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上,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金融结构顺应经济增长。从根本上说,金融是经济的一部分,金融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一部分,属于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是产业结构的构成元素。所以,金融与经济的关系,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经济结构决定金融结构,这种决定关系在产品经济条件下得到充分体现。因为产品经济运行状态的特征,是实物流导向价值流、资金流,即钱随物走,金融结构依附于经济结构。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结构发展引导经济增长。金融结构作为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通过优化金融结构达到优化储蓄与投资结构、优化资金流量和存量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与组合结构、优化产业与产品结构和优化供给与需求结构,从而实现供给与需求结构上的平衡,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3](P41~43)。
这两种观点表面上看是相互矛盾的,而实际上,如果考虑到金融结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历史性,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二者的关系,上述两种观点并不矛盾,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在经济增长的初期,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及贸易的增长,尤其是储蓄主体与投资主体分离程度的加强,产生了对金融的需求,这一时期金融的出现及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为金融的不断发展改善了经济的运行,特别是进入高级阶段,金融活动变得越来越重要,虚拟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国内生产和贸易的增长速度。在该时期,金融部门已成为储蓄—投资过程乃至整个经济增长过程中一个不可欠缺的关键环节,金融部门的扩大和收缩以及在结构上的调整都会对经济总量或结构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4](P24)。此时,金融发展就是引导而不是顺应经济活动的发展了。即金融结构的每次质的变化都是经济增长的被动结果,但新的金融结构一经形成,便有其自己内在的规律[5](P59~62)。戈德史密斯(Goldsmith)在1969年所著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指出,金融发展的实质是金融结构的优化及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并提出了著名的金融发展12条规律。储蓄与投资二者功能的分离使得能否合理安排金融结构关系到资金的最佳使用,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则通过刺激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带动金融发展。经济学界对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不仅仅追随经济增长,而且领先于经济增长,即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状况差异很大,因此,研究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为该方面的研究提供更多、更新的经验性证据,而且也将有助于深化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基于此,本文拟对山东省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二、山东省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定及数据说明
衡量金融深化的典型指标是美国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相关率(FIR)指标。金融相关率就是指某一时点上金融资产存量与实物资产存量的比例,即金融资产总量(FAT)与国民生产总值(GNP)之比,反映金融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结构之间的关系。金融结构的第一个基本方面是一国金融上层结构与其经济基础结构的关系,体现在金融相关率中[1]。因此,在实证分析中我们可以采用金融相关率这个变量来衡量金融结构[6]。由于资料所限,分析时我们用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代替国民生产总值(GNP),综合非货币金融资产和广义货币(M2)之和来近似地表示社会金融资产总量(FAT)。经济增长水平用山东省GDP总量值来衡量。样本区间为1978~2004年,相关的数据如表1所示。考虑到对时间序列取对数之后不会改变序列的性质和关系,且容易得到平稳性序列,本文对金融结构的衡量指标金融相关率(FIR)和GDP取对数[7]。
(二)实证检验及结果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在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要求所用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否则,会产生“伪回归”现象。因此,在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之前,首先对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只有变量在同阶平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协整分析。我们采用拓展的Dickey-Fuller检验(ADF)方法检验各变量的单位根,即对变量y进行如下的回归:
事实上,该模型包含三种情况:没有常数项和时间趋势,仅含有常数项,含有常数项和时间趋势,检验时,有各自的临界值。在给定ADF临界值的显著水平下,如果参数ρ显著的不为0,则序列Y不存在单位根,说明是平稳的,结束检验;否则,序列Y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
使用Eviews3.1计量统计分析系统软件,检验变量LnFIR和LnGDP的平稳性,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虽然时间序列变量LnFIR和LnGDP的原始数据在10%、5%、1%的水平下都是非平稳的,但是它们经过二阶差分在10%、5%、1%的水平下都是平稳的。由此可知,LnFIR和LnGDP均为二阶单整序列。
2.协整检验
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明,LnFIR和LnGDP都是I(2),也就是说虽然它们的原始数据不是平稳的,但是经过二阶差分后就是平稳的了。这样,序列LnFIR和LnGDP具备协整检验的必要条件。为此,我们对这两个变量序列之间作长期的协整分析,进一步探讨山东省的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是否存在一个长期的均衡关系。为了检验两个变量Xt和Yt是否协整,我们采用EG检验,用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回归,即有
Yt=α+βXt+εt(2)
用a和b表示回归系数的估计值,则模型残差估计值为:
e=Yt-a-bXt
若e~I(0),则Xt和Yt具有协整关系。因为,LnFIR和LnGDP都是二阶单整,假设它们存在协整关系,特建立如下回归方程:
LnGDP=-4.834954+2.941058×LnFIR(4) (-10.50482)(27.08199)
其中,括号内的为t 检验值,R2=0.967037, Radj2 =0.965719,F=733.4340,DW=0.639851,对残差项u进行单位根检验,ADF的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在不经过差分和经过一阶差分的情况下,残差都能通过10%、5%、1%的任何水平的单位根检验,即变量序列LnFIR和LnGDP存在协整关系。这就说明山东省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从方程(4)可以看出山东省金融结构每优化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增加2.94个百分点。
3.格兰杰因果检验
为进一步确定二者间的这种长期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判断。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思想是:如果A是B的原因,则A先于B出现,在加入A滞后项的回归模型中,A滞后项的系数应该统计显著,并能够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即假设模型为:
原假设为Xt不是Yt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H0: βi=0,(I=1,2,3…k)构造F统计量:
如果贡献显著,则拒绝原假设,认为Xt是Yt的格兰杰原因。
对于山东省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言,其估计所能得到的可能结果有:(1)金融结构影响经济增长;(2)经济增长影响金融结构;(3)金融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影响金融结构,两者互为因果关系;(4)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互不影响,即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模型中的滞后期数取m=n,且滞后期数分别取1-3。表4给出了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由表4我们可以观察到:滞后期数分别为1至3期的经济增长没有引起金融结构变化的概率中,最大值为0.04261。这表明,大约以大于95.739%的概率可以保证经济增长促进了金融结构的优化。同时,这3期的检验都以很高的概率接受了“LnFIR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GDP”零假设,即说明金融结构没有引起经济增长的变化。因此,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可以说山东省的经济增长是山东省金融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因,但是金融结构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两者的因果关系具有单向性。
三、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通过上述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及政策启示: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金融相关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稳定地存在着某种协同互动的均衡增长趋势,金融体系的波动与经济增长的波动是高度密切相关的。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金融结构优化的经济增长弹性为2.94,即金融深化程度每提高1%,经济增长2.94个百分点。这就证明了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
第二,山东省的经济增长是金融结构优化的原因,两者的关系具有单项性。山东省的经济一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必然也要求有相对日益完善的金融体系和不断优化的金融结构。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金融结构优化的程度。政府只有从各地区实际的经济水平入手,理清相互作用的机理,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金融结构优化策略[8]。
第三,随着经济的增长,金融相关率有提高趋势。这说明在山东省的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上层结构的增长比国内生产总值(戈德史密斯用国民生产总值表示)及国民财富所表示的经济基础结构的增长更加迅速,金融资产(金融工具)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并超过经济基础结构的规模。因此,为了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应该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及直接融资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优化金融宏观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1]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2]李茂生.中国金融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王广谦.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贡献与效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李健,王小利.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金融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6]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9-2000[J]金融研究,2002,(10).
[7]李向明.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0).
[8]Levine Ross,"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Views and Agenda,"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May 1997,(6).
相关热词搜索: 山东省 实证 经济增长 结构 关系上一篇:排列组合中的解题策略及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