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1957-1958)》、王子云的《中国古代石刻画选集》以及克由木的《新疆北部的岩画》,则对库车、拜城、皮山、伊犁、塔城等地岩画的分布、内容等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提供了大量真实生动的岩画图片。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疆岩画才被普遍关注,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工作也由此时起。
至今为止有关新疆岩画的研究论文大致有94篇,专著大约有7部。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整理介绍、宗教文化、考古、体育史、艺术史、书评几个主要方面。
在新疆岩画的整理介绍方面,成振国、张玉忠在1984年发表的《新疆天山以北岩画述略》一文,是早期新疆岩画专述的重要成果。该文将新疆北部阿勒泰、塔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博州”)境内丰富的岩画内容(分为动物、行猎、放牧、舞蹈、其他5种类型)逐一介绍,同时还分析了上述岩画绘制的技法特点。蒋学熙在《新疆岩画研究综述》及续篇中就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新疆岩画的内容进行分类概述,注明岩画出现地点和画面的具体内容,最后探讨新疆岩画的断代、族属及技法,指出在新疆岩画的族属认定和断代上要慎重。该文的岩画文献资料极为丰富,阐释说明亦十分细致,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周菁葆主编的《丝绸之路岩画艺术》一书,对草原、绿洲、西南、海上丝绸之路岩画的内容、绘制技术、风格、保存现状等给予系统全面的梳理阐释,并进一步探讨了岩画内容所反映的时代和族属等问题,是丝绸之路岩画综合研究的重要文献。苏北海的《新疆岩画》对当时已发现的岩画资料进行了整理,刊布了新疆45个县的岩画分布点,并对每个岩画点的基本情况做出详尽注释;此外,对岩画的分类、创作方法及价值意义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该著作是对新疆岩画系统整理介绍的集大成之作。
在宗教文化研究方面,户晓辉的《岩画与生殖巫术》一书,对新疆岩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专题研究,深入阐释了岩画中的生殖巫术,准确破译了过去被人误识的部分岩画和象形文字图像。王炳华在《新疆岩画的内容及其文化涵义》一文中,讨论新疆岩画的表现内容及其所蕴涵的思想文化意义,对岩画体现的早期游牧民族生育、放牧、转场、狩猎、战争等重要内容进行了详细探讨。
在考古学领域,王建新、何军峰的《穷科克岩画的分类及分期研究》一文,尝试用考古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考古类型学和考古地层学的方法,对新疆伊犁穷科克岩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认为“岩画的年代和岩画作者的族属或文化属性这一难题的解决,需要将岩画与居址,墓葬等其他考古学文化遗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黄适远在《新疆岩画艺术:游牧人的叙事“史诗”》一文中从历史和考古学的角度出发,指出岩画是游牧人最早的“史书记忆”,是探究新疆早期游牧文化的珍贵历史考古资料。
另有学者从体育史、艺术史的角度对新疆岩画进行考察。王天军在《新疆岩画上的原始体育》一文中指出,新疆岩画中表现的体育项目包括射箭、投掷、奔跑、摔跤等,而摔跤又是新疆远古各民族共同喜爱的体育项目;元代在西域还专设“校署”,统管各个民族部落的摔跤等竞赛活动。彭金城、左刚明、王岩的《新疆岩画中体育项目的研究》,着重梳理并阐述了射箭、剑术、武术和摔跤等新疆岩画中频繁出现的体育项目及相关器械的发展与演变。冯伟强、文江峰、郑豫疆的《新疆岩画与体育史的关系研究》一文,侧重论述新疆岩画对体育史研究的价值,并就建构二者关系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关热词搜索: 岩画 新疆 各民族 融合 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