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网络时代家庭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 浏览次数:

摘 要:网络时代向人类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文化等发生了重要的改变;网络时代家庭教育的格局也应发生相应的调整,亲子关系、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价值取向等教育核心概念受到了新的质疑;网络时代家庭教育应有新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时代;家庭教育;挑战;影响;对策

网络时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面对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正负效应,家长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学习,放下权威,因势利导,积极鼓励子女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让互联网成为青少年的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好帮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构建家庭教育新系统。

手机的普及、网络的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这使传统教育特别是现代家庭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在网络时代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需要面对的问题和肩负的责任。

一、网络对传统家庭教育的主要冲击

90后出生的孩子基本上是网络时代的“弄潮儿”,他们具有年轻人求新求异的特点,对网络技术,他们没有成年人那样怀疑、观望甚至排斥的态度,年轻人永远是网络技术的拥护者、推动者、受益者。由于年轻人和父母在对网络技术的接纳上存在态度和行为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传统家庭教育出现了发展中的断裂,表现为家庭教育陷于茫然、被动、无力、苍白的状态。具体的讲,网络对传统教育的冲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长的知识权威性受到了网络的空前挑战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格局中,家长作为家庭的长者,他的知识、经验本身就是一本沉甸甸的教科书,家长是孩子的百科全书,在纸质媒体时代,孩子有什么知识方面的问题,基本可以从父母或长辈那里得到答案。但在网络媒体时代,这一切都被颠覆了,孩子通过互联网可以很方便地寻求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他们完全可以自主学习,选择学习。“问父母不如上网”,这已成为子女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学生们把电脑称为“放在家里的图书馆”。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子女的知识传承性被互联网无情地切断了。家长知识权威性的丧失削弱了父母人格的魅力,加大了家庭教育的困难。

(二)家长向子女传递信息的过滤性与网络复杂性的矛盾

一般来说,家长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或知识是经过过滤的,尤其是对孩子身心发展有副作用或危害的信息,家长是不会给子女传播的,父母在家庭起着一道“防火墙”或“隔离墙”的作用。但在网络时代,家长的“防火墙”、“隔离墙”已形同虚设,孩子上网,各种信息扑面而来,网络技术尚不能完全做到对黄色网站或色情信息的屏蔽,另外,网上一些对未成年学生有诱导误导的不良信息,也容易扭曲未成年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改变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网上信息的杂博,鱼龙混杂和家长给子女传递知识的过滤性、单纯性产生了矛盾,直接侵蚀和抵消家长的教育效果。

(三)家长和子女的亲和力受到了网络的冲击

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的基本途径,良好的有效的亲子沟通有助于家庭建立和睦的教育关系。在网络时代,未成年子女把相当多的时间用在上网上,他们和父母交谈沟通的时间相对减少。网络作为“第三者”介入家庭生活,使得家长明显有了被淡漠、被边缘的感觉,上网—看电视—睡觉是网络少年家庭的生活轨迹。值得注意的是,在上网未成年学生中,他们喜欢使用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如“菜鸟”、“大虾”之类使得听不懂网络语言的父母一头雾水,破译不了网络语言的语义信息,谈何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

二、网络时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对策

信息网络时代,传统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已受到严重冲击。老师、家长正在接受挑战。要更新观念,重新学习。“望子成龙”是家长的良好愿望,在一定意义上,家庭教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家庭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这不仅取决于家长的动机、态度,更主要的是取决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方法,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必须从端正认识,改正方法入手。

(一)家长放下权威,虚心向孩子请教。

网络世界人人平等。在网络时代,家长与孩子面对的是同一全新的知识体系,很多时候,孩子对网络技术的学习能力远比家长强,“玩转”电脑、手机的速度常让家长感到吃惊。如果家长还沿袭过去传统家庭教育中的权威角色,对孩子控制管束,势必引起孩子的反感。卜卫认为,“一个新媒体出现了,同時,当我们还不太了解它的时候,孩子们走在了我们的前面。这种情形将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深刻的变化,它将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改变孩子的学习方法,改变家庭文化及国际关系等。当然,最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在孩子们面前,我们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权威。我们需要学习,需要和他们一起成长”。

多夸赞孩子,虚心向他请教,会让他感到被肯定、被尊重,从而激发他向上向善的决心。有一位家长为了让8岁的孩子走出“网络=游戏”的误区,经常会“请求”孩子帮助他查找一些有用的资料,比如晚上睡觉前,让孩子上网查“第二天的气温”,以确定穿什么衣服;想做某道菜,让孩子查“菜谱”;要外出旅游,让孩子查“旅游攻略”;当孩子询问家长“为什么……”的时候,家长也总是佯装不懂,让他去问“电脑老师”,查完资料再把答案“教”给家长。家长则虚心学习,“崇拜”地夸孩子“太厉害”。家长放下身架向孩子学习,一方面,锻炼了孩子网络技术的操作能力,让他在亲身体验中明白网络是为人类的生活服务的,要懂得利用各种资源;另一方面,家长能学到新知识的同时,又能了解孩子的心灵世界,既能体现平等的家庭关系,促进亲子感情,还能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型家庭。

当然,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不但需要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知识,还需要学习互联网有关的法律法规,并在实践中做到言传身教、健康上网。若家长一边要求孩子认真学习,一边玩着网络游戏说“工作累了,要放松一下”,那么,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将荡然无存。

(二)家长适时监督孩子,与孩子共同制定协议

网络空间到处都是新鲜事物,且每天都在不断更新,这对易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从而会导致青少年对网络的极度迷恋。有关专家分析,儿童是电脑的天生爱好者,最适于在电脑的空间里发挥他们的智慧。在现实中,类似的患上“网络迷恋症”的青少年正变得越来越多,这样一来,容易使他们无节制地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游戏,以致于损害身心健康。

家长作为孩子的監督者,需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充分理解孩子的需要,给孩子提供生活上的关爱和精神上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可以在孩子正式接触网络前跟他一起制定一份“上网协议”:

(1)电脑放于公共空间。把电脑摆放在客厅等家人都能看到的地方,不要放在书房或卧室里。让我们的孩子理解,作为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如果上网行动都在家人眼里,自然就会对上网的时间、内容有所约束和控制。

(2)严格遵守上网时间。在完成既定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孩子完全可以上网,但是时间每天需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不能打破正常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如有违反,可限制上网,从原来允许玩两小时减少到一小时甚至取消上网资格。

(3)明确目的、平和心态。上网要有明确的目的,有选择地浏览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不要漫无目的,为了打发时间而泡在网上。上网过程中应保持平和的心态,消除猎奇心理,不宜过分投入。不迷信网络爱情,不轻易约见网友,不沉溺于虚幻的网络游戏中打怪升级,因为那一切只是虚幻。

(4)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抽空走亲访友,与亲朋好友联络感情;也可以到周边地区作短途旅行,增长见识,扩大知识面;还可以发展一些修身养性的兴趣爱好,比如养花种草、饲养小动物、做些小研究小发明、看看课外书等,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将充实自己的生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5)“协议”一旦制定,就要贴在电脑桌旁的醒目位置,且一定要严格执行。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已经对除了网络外的一切事情都没有兴趣,或是一上网就下不来,有成瘾的趋势时,那就建议家长带着孩子找心理老师聊聊。

(三)增强孩子网上交友的自我保护意识

渴望表达、渴望倾听、渴望赞美、渴望找到解决苦恼的办法,是包括孩子在内的所有人的心理,孩子们的这种心理可能会更强烈一些。在互联网上,QQ、聊天室、论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们得到满足。加上不用面对面,不怕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不怕自己一些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遭到讥笑,所以孩子们喜欢上网交友聊天。

如果网上聊得开心,就要和网友见面但很多人在见了网友后,发现竟然不是自己欣赏的网友时,心中就特别难受。但是,见网友的危险并不仅仅是难受,有的时候是以生命为代价的。因此家长须把网上聊天交友的安全原则告诉给孩子,如:1、不浏览不良信息的网站,不进不健康的聊天室。2、保护好自己的密码。3、不向别人提供、姓名、家庭住址、学校名称或电话号码、照片等与自己身份有关的信息。4、不要理睬暗示、挑衅、威胁信息等一切令你感到不安的信息,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告诉自己的父母或监护人。5、有人提出登门拜访或与别人见面,须征得家长或监护人的同意,并由他们陪同,地点要选在公共场所。

(四)学校领跑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在网络时代的家庭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家长的有限储备已无法满足孩子日益增长的认知需求。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有专业的训练有素的老师以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启迪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更好地形成家校合力,学校有能力担当起领跑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的责任。如,在学校网站上开设“星期八父母学校”栏目,推荐优秀的家庭教育文章,开通家校互动问答,帮助家长解决教育中的困惑;利用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家庭教育正能量,让家长时时能接收到最前沿的亲子沟通理论;利用QQ、电子邮件、家校路路通等方式,让网络陪伴家长面对一切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学校专业教师的领跑,家长不再是孤军奋战,更有力量迎接网络时代对家庭教育提出的挑战。

三、总之,在网络时代合格的家长将与孩子一起用鼠标点开丰富多彩的互联网络,与孩子共同畅游网海,在扑面而来的信息风暴中确定自我的坐标和找到有益的真知及学习的乐趣。时代的号角早已吹响,网络时代带来的挑战我们无法逃避,家长只能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掌握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方法,才能沉着应对、趋利避害,让互联网成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王忠慧;颜春晓;;《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J];文教资料;2006年05期。

[2]王铟,沈绮云.《互联网对中小学生负面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3]安蓓,龙瑶.专家《中国家长莫要谈"网"色变关键在引导》。

[4]劳凯声.《网络时代如何重建亲子关系》

相关热词搜索: 网络时代 家庭教育 困境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