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在全州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巩固提升工程及生态农业发展推进会上的讲话

| 浏览次数:

【编辑按】 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巩固提升工程和农牧民增收工作,事关我州农业农村发展全局,各县 各部门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 服务意识,紧盯目标,找差距 添措施,确保全年任务圆满完成。…小编为您整理了《在全州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巩固提升工程及生态农业发展推进会上的讲话》,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在全州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巩固提升工程及

生态农业发展推进会上的讲话

州政府副州长 xxx

  ( 2020年8月7日)

一 准确研判上半年增收形势

  上半年,全州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3411元,同比增加508元,增长17.5%,增速全省第一。分析全州上半年增收结构,主要表现有 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

  上半年,实现工资性收入1339.8元,占总收入的39%,同比增长33.3%。

  一是成兰铁路 雪山梁隧道 汶马高速 地质灾害治理 草地沙化治理等重大项目使用了 大量的本地农民工,较好的解决了 当地群众务工问题,短期务工的农民工大幅增加。比如,茂县 汶川 小金 若尔盖等县,一般普通农民工务工工资平均达到80-100元/天,同比增加了 20元/天,增幅达33%;技术工达到150-180元/天,比去年增加30元/天,增幅达25%;务工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30%。务工收入的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

  二是2020年1月,企业将最低工资标准从980元增加到1070元,提高了 90元,部分农民工从中获益。

  三是各县增加了 环境保洁 交通协管 生态管护等公益性岗位,涉及40多个单位,解决了 部分农民工就业问题。部分县充分利用对口援藏机遇,联系县内外企业,提供招聘岗位,吸引农民工现场求职,现场签订就业意向协议,助推了 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

(二)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保持良好势头

  上半年,实现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1475.2元, 占总收入的43%,同比增长10.4%。农村三次产业中,第二 三产业经营性收入增长较快。

  一是农畜产品产量 价格均有 提高。据国家统计局xx调查队和农牧部门对茂县 汶川 理县 小金等县抽差的数据显示,莴笋 甜樱桃 枇杷等农副产品的价格与去年同期比有 较大幅度的上涨,莴笋价格增长50%;甜樱桃上市价增长20%,中期价增长25%。红原 若尔盖等5个纯牧县牛羊肉 牛奶产量和价格都有 所增加并持续上升,牛出栏3.01万头,同比增长5.2%;牛肉产量3254吨,同比增长5.12%,牛肉价格同比增加4—5元/公斤;羊出栏3.26万只,同比增长5.12%,羊肉产量为567吨,同比增长5.1%,羊肉价格同比增加3—4元/公斤。牛奶价格同比增加2元/公斤。

  二是节日旅游增收明显。春节期间,汶川县利用“汶川”品牌,根据藏羌风情举行了 一系列短途旅游活动,如“晒太阳” “杀年猪” “跳锅庄”等,这一系列活动给全州短途旅游注入了 新的活力。进入五月以来,随着汶 理 茂三县 “樱桃采摘节”的相继开展,成都及周边城市游客的大量拥入,农家旅游 餐饮 住宿,批发零售 农产品销售等收入都大大提高。六月,内地游客自驾游蜂拥而至,带动草原乡村旅游的发展,拉动了 上半年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

(三)财产性收入增长较快

  财产性收入54.9元,同比增长26.8%。财产性收入一直是我州农村居民收入中的“短板”,收入的主要来源单一,绝对值较小,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较小,仅占总收入的2%。但是,我们应当看到,近几年来,该项收入已呈较快增长之势,尤其是今年,一些地方加大了 土地的流转力度,以万亩的规模在流转土地,是财政性增收的一大亮点。

(四)转移性收入保持平稳增长

  转移性收入541.5元,占总收入的16%,同比增长4.5%。上半年,全州惠农资金发放标准与去年基本一致,发放量平稳增长。

  一是享受福利待遇人数增加。今年起,60岁以上农村老人享受基本养老补贴标准每人每月增加了 5元,同时享受福利待遇人数越来越多,促进了 这部分人收入的增加。

  二是足额兑现支农惠农政策。今年上半年,全州共兑现政策性补助89274.49 万元,完成计划的95%以上。

  三是群众参与社会保险意识增强,医疗报销费用等收入增多。

  在总结上半年增收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通过比较和综合分析,全州农牧民增收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人均收入基数低,差距大。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现金收入是5411元,而我州仅为3411元,比全省平均水平少2000元,在全省21个市(州)中排名第19位,农牧民收入增长的绝对数位居全省第16位,差距较为明显。

  二是在三次产业中,二 三产业支撑弱 规模小。全州农牧民增收格局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是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发展特色产业有 资源但资源利用仍不 够好 有 特色但规模还不 够大 有 产业但产业链条还不 够长 有 龙头企业但龙头企业带动力还不 够强 有 产品但产品质量还不 够高,尚未对农牧民增收形成强有 力的支撑。

  三是非农产业所占的比重不 高。从收入构成看,这几年我州农牧民的非农收入增长较快,但与全国 全省比较所占比例还不 高。从长远看,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和劳务经济将成为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四是持续增收环境差 压力大。一是贫困现象较为突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差,脱贫难度大,影响到了 全州整体脱贫致富进程。二是基础设施脆弱。农村水 电 路 通信等基础设施仍然滞后,各种自然灾害频繁,持续稳定增收的难度大。三是增收压力大。如农资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牧民持续增收面临较大的压力。

二 大力推进以产业为重点的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巩固提升工程

  (一)以科学规划为前提。各县要结合实际,按照州委 州政府关于实施新一轮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巩固提升工程的总体要求,加紧编制2020年至2020年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巩固提升工程总体规划,对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进行全面 系统的安排部署,确保新一轮巩固提升工程实现全覆盖。同时,要按照总体规划,编制操作性强的年度实施方案报州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审查备案,州上将根据各县年度实施方案匹配相应的项目和资金。

(二)以特色产业为核心。

幸福美丽新村既要以美为形,更要以业为基。推进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巩固提升工程,富民是核心,发展产业是是根本。各地要立足资源禀赋 经济基础 区位条件等因素,围绕种植业“六大特色产业”和畜牧业“4+4”产业发展思路,培育新村支柱产业。重点抓好3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快发展生态特色农牧业。各县要以今天的推进会为契机,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经营模式,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基地生产能力建设,着力在规模 质量 效益上下功夫。二是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近年来的新农村建设,我州乡村旅游迎来了 发展高峰。各县要坚持不 懈,继续做好乡村旅游这篇文章。要充分利用农牧区生态农业 现代草原畜牧业 田园景观 地域文化和人文传统,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 骨干景点为支撑 “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三是要大力推进新型经营体系建设。要以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按照“一村一品” “一村多品”或“多村一品”的要求,打破区域限制,加快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 合作与联合为纽带 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着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四要加大产业规划的执行力度。近年来,各地围绕全州产业布局和本地实际,先后制定了 一些产业发展规划,但很多规划没有 落到实处,一些地方产业发展的随意性较大,追求短期效益的情况较为突出。

(三)以解决“七难”为主线。

要围绕解决出行难 饮水难 用电难 增收难 就业难等“七难”问题,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在新一轮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巩固提升中,不 管是基础设施还是产业发展,都要向半山 高半山 边远牧区倾斜,充分体现这项民生工程的普惠性。要以高半山渠系建设和牧区水利灌溉为主要内容,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通村 入组 入户道路,推进机耕道 生产便道 牧区生产道路等建设。力争通过新一轮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半山 高半山的“七难”问题尤其是产业发展慢 群众增收难等问题能得到有 效解决。

(四)以资金整合为基础。

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需要的资金需求量大,仅靠州级财政的补助,那只是杯水车薪。所以,各县要按照省 州关于整合涉农资金的有 关规定,坚持以县为主体,以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规划为基础,大力整合农林牧 扶贫 财政等方面的涉农资金,切实解决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的资金问题,坚决杜绝在新一轮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中不 顾实际 盲目上项目,出现资金缺口的问题。同时,要加强对涉农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力度,确保把有 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关于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巩固提升工程的州级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问题,我再强调一下:各县务必严格遵循“村村覆盖 产业提升,村民自主 一事一议,州补县配 整合实施”的原则,把80%以上的资金用于支持产业发展,适当兼顾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在年底检查验收中,要把各县产业发展作为重点内容。

(五)以建章立制为保障。

通过近年来实施的灾后恢复重建 牧民定居 三百示范工程,幸福美丽家园等建设,全州新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 极大改善。一些地方由于高度重视 管理机制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发挥了 很好的作用,但多数地方,存在重建设 轻管理的现象,建成的公共设施管理难 管理不 到位,以致一些设施遭到破坏 损毁。在新一轮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巩固提升中,各县一定要高度重视,坚持建管并重,要从建章立制 落实责任等方面入手,建立完善新村公共服务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以制度 机制的方式,明确公共服务设施管理的主体 职责。

三 多措并举,确保圆满实现全年增收目标

(一)抓产业发展促增收

  从上半年的增收情况来看,产业仍然是增收的主渠道,所以,我们要坚持不 懈的抓好产业促增收工作。

第一,要加快发展生态特色产业。

农区县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依托现有 的产业基础,不 断壮大产业规模 延长产业链条,确保特色农产品提质增效,群众增收。牧区县要立足牧区特点,坚持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方向,着力抓好畜种改良 基地建设 牲畜暖棚等重点,切实提高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确保在牧业上有 个好收成。同时,各县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第二,要加快发展二 三产业。

当前,我州农牧民收入仍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从近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结构来看,二 三产业收入增长较快,但增量仍不 够。因此,还需下大力,挖掘在二 三次产业中的增收潜力。当前,正值我州旅游高峰期,各县要抓住时机,以九寨 黄龙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培育扶持乡村农家乐群体,切实增加群众在旅游业中的收入。同时,要大力鼓励农户发展特色业手工业和家庭小作坊,从事餐饮 商品营销 运输服务,增加群众经营性收入。

第三,要加强产品市场对接。

下半年是我州农区农副产品集中上市和牧区牲畜集中出栏时期,各地一定要做好市场对接工作。一要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搭建好销售平台,发挥好成都濛阳 白家等市场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营销方式,努力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二要加大畜禽出栏,拓展畜产品流通渠道,特别是要利用牛 羊肉价格稳步攀升,养殖牛 羊效益稳定,引导农牧民增强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三要继续抓好秋淡蔬菜 特色水果 酿酒葡萄 中低温食用菌 高原马铃薯五大优势产业,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宣传 包装力度,通过品牌带动,提高农产品价格。

(二)抓劳务输出促增收

  要进一步加大培训 组织力度,提高劳务输出质量。一要开展多形式 多层次 多渠道的劳务技能和素质培训,提高农牧民的就业能力;二要加快推进交通 水利 生态等重点工程建设,积极组织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增加工资性收入;三要广泛开展劳务输出对接活动,积极开辟就业市场,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四要高度重视贫困户的劳务输出,把组织贫困户劳务输出作为扶贫工程的首选项目。

(三)抓政策落实促增收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步伐,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稳妥推进农村产权流转,继续抓好农村房屋,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拓宽农牧民财产性收入渠道。要及时兑现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按时拨付各项惠农补贴。要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增加群众在土地上的收益。

(四)抓防灾减灾促增收

  我州生态环境脆弱,各类自然灾害频发,对农牧民增收构成较大威胁。较往年而言,今年我州遭受自然灾害程度相对要轻一些,但绝不 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要始终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要根据灾害发生的季节性特点,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当前,仍要高度重视汛期山洪地质灾害的防范。

(五)抓责任落实促增收

  各县要全面落实农牧民增收书记 县长责任制,始终将农牧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细化分解增收方案,落实增收责任。上半年,增收排位靠前的县不 要松劲,继续保持抓增收的激情和干劲;增收工作排位靠后的县,要不 甘落后 对症下药 迎头赶上。州直各部门要充分履行部门职能,主动参与,形成助农增收工作合力。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统筹做好农牧民增收县委书记县长责任制的督促检查工作,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巩固提升工程和农牧民增收工作,事关我州农业农村发展全局,各县 各部门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 服务意识,紧盯目标,找差距 添措施,确保全年任务圆满完成。


相关热词搜索: 全州 会上 农业发展 生态 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