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 在做好四篇文章上下功夫
近日来,全国各族群众、全体党员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各地、各单位、各部门狠抓贯彻落实,广大党员干部学以致用,用讲话精神推动工作再上台阶。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作为一名党校的教学工作者,我也积极地投身于这一学习热潮中,按照校党委的部署和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了系列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我体会到,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要在“做好四篇文章”上下功夫。
一、要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上做文章。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发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主。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历史背景具有重要意义。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全党科学理论的教育培训,研究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紧迫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们常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便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全党的齐心协力,少不了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党员干部,才能形成强大的精神支柱,凝聚强大的工作合力,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的思想指导。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基本立场,又要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从各个方面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发展过程,既要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能丢掉“老祖宗”,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结合具体实际创新和发展。任何割裂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断章取义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实践都是错误的、有害的,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坚持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发展就是最好的坚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伟大的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之所以常青,就在于其来源于实践、反作用于实践。可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依据和逻辑起点。本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大“天敌”。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变成毫无生机与活力的教条主义。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要坚持既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包含世界各国的优秀思想和实践经验,做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为此,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既要科学地对待国外经验和发展模式,站在世界的高度,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用成果,又从本国国情和民族特点出发,制定适合本国实际的战略策略,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这种结合就是坚持,就是运用,就是创新和发展。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能够在这种结合中,引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一个辉煌走向更大的辉煌,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从一个飞跃走向新的飞跃。
二、要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在传承历史启示未来上做文章。历史是现实的向导,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中国共产党自 1921 年 7 月成立至今已经经历了 90 年的风风雨雨。历 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繁荣昌盛的现在! 回首这 90 年来,我们的党走过的是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道路。 1921 年 7 月,在国家危难之际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以国家独立、民族富强为己任,自创建伊始便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全 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况,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艰苦创业逐步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取得了一系列的建设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了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中国由落后走向繁荣。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江泽民同志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 站在历史和发展的高度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总书记站在新的时代高度, 紧密结合党在当代中国执政的新的历史主题, 对党的建设理念和目标体系进行了新的补充和完善,极大地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此期间,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国民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国家影响力获得空前提升,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90 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 辉煌的业绩,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诗篇。中国巨轮,驰过惊涛骇浪,高歌猛进。历史启示未来: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情况、新机遇和新挑战,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担当领航中国的重任!认识党、了解党、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做共产党的优秀接班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党旗的照耀下、在党的指导下我会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刻苦钻研,提高政治觉悟,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更加努力工作,不仅在政治上要更加成熟,在本职工作和学习中我也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以争取更大成绩。
三、要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上做文章。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和对管党治党、兴党强党未来走向的新沉觉醒,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党的建设,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用“五个必须”突出强调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要求。这就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五个必须”,既是我们党90年来最为重要的历史经验,也呼应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第一个 “必须”呼应思想建设,突出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这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础。第二个 “必须”呼应组织建设,突出强调坚持德才兼备用人,广纳贤才,这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前提。第三个 “必须”呼应作风建设,突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这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核心。第四个“必须”呼应反腐倡廉建设,突出强调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这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路径。第五个 “必须”呼应制度建设,突出强调坚持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保障。学习好、领会好、贯彻落实好“五个必须”,既是我们宝贵的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当前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着眼点,着力点。抓住了这五个方面,也就抓住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点。
四、要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在永葆党员先进性上做文章。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的结尾向全党同志发出号召:“全党同志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认真领会胡锦涛总书记这一要求,对于我们牢记历史使命,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推进具有重要意义。90年来,我们党团结领导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但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任务,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成绩而沾沾自喜,没有任何理由满足于现状而畏缩不前,没有任何理由固步自封而不思进取,必须谦虚谨慎,居安思危。要常记国情之真,时刻牢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以实干兴国、实干富民、实干强党为己任,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相关热词搜索: 总书记 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 讲话精神 论文
上一篇: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下一篇:学规定、知禁令、作表率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