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思想汇报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 浏览次数:

摘要:通过总结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经验,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指导方针,它为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党思想理论建设的核心。最后得出结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思想理论建设; 创新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4-0040-03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勇于实践探索,善于思考总结,富于理论创新的党。党在思想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科学发展观是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全面总结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现阶段特征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不仅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思想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思想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新总结,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作为十六大以来的重大理论创新,第一次形成了我们党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实现了党在发展问题上的认识飞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1]

发展观既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又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总的方法,是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说明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最新思想成果。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发展才是硬道理。但是,对“为什么发展,依靠谁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的认识,有一个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2]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他强调社会主义必须发展生产力,提出了实施工业化的赶超战略,希望以超常规的发展,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在实践中,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以及面对中国贫穷落后的现实国情而急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善良愿望的左右,其发展思想严重地偏离了科学的轨道,违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致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挫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及时而深刻地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可以说是我们党的社会发展思想实现的第一次重大转变。他一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同时采取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正确方针,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发展”的课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把发展提升到我们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高度,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强调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要实现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使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了比较健康的高速发展的好势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有了新的升华。[3]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科学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明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制定“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同我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有新的创造,赋予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科学发展观,不仅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而且富有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丰富、创新和完善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在发展指导思想上的创新,表明我们党对规律性的认识,把正确把握时代发展提到了新的高度,把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思想提高到了新水平。[4]

二、科学发展观是党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自然发展规律最科学的理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就是要用最先进、最科学的理论教育武装党员,这不只是简单地诠释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论述,而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一伟大进程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与实践双重创新的进程。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要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就是科学发展观。因此,现阶段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全党。

在2008年2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指导方针。这就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指导思想。新形势下,党要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的保证,首先自身必须实现科学发展。而实现党的科学发展,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是新时期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党的发展壮大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永恒追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就必须以创新的观念、发展的思路、科学的精神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只有用最新的思想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自觉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才能使党科学地把握自身建设的规律,深刻认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才能着眼于全球政治、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基本走向,站在时代的前沿,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最终实现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我们党只有首先抓好自身的思想理论建设,才能抓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努力实现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科学发展,就要求我们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科学发展规律的认识,正确把握党的建设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勇于创造,走出新路。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因此,要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过程中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研究和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工作中,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尊重人,尊重人的创造,尊重人的个性差异,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人,客观科学地评价每个。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工作理念。全面发展,就是要求各区域、各行业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工作统筹兼顾、相互促进,既突出重点,又平衡推进。协调发展,就是要求党的建设要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指导,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科学、合理、有预见性的工作思路,遵循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工作规律,确保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1.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思想理论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灵魂。在现阶段,党要保持和发展先进性,从根本上提高执政能力、增强创新活力,打牢全党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最重要的是必须把勇于理论创新同善于用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结合起来,通过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使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是党中央做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决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学习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让科学发展观真正入脑入心,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同时,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主要内容。要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建设,以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和道德水准,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路、促进发展的措施、领导发展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指导,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党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5]所以,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全党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和学习,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水平,确保党的思想建设的正确方向。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优秀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必须与发展着的实践相结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在新的实践中新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加强和改进党的理论建设的实践创新。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大意义,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去。学习是共产党员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关系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局的一项战略举措,它也为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将全面带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可以促进党员深入学习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用以总结历史经验,分析研究新起点、新发展、新要求、新挑战;可以推动解决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中不适应或不符合现阶段发展要求的问题;可以弘扬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科学理论体系指导党员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范燕宁,邱耕田等.邓小平理论与科学发展观[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4-26.

[2]吴亚梅.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8-75.

[3]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86.

[4]王伟光.科学发展观基本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

[5]徐宝德.科学发展观概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319-328.

[责任编辑:张俊华]

相关热词搜索: 科学发展观 理论 指导 思想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