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思想汇报 >

习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形成的背景分析

| 浏览次数:

摘要:作为“四个全面”重要组成部分的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形成建立在对国际形势、中国背景、党情分析的基础之上。全面从严治党是国际间的意识形态竞争和经济竞争的需要;是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同时也是巩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现实需求。

关键词: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背景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当代中国新的实践特点而生发的中国政党治理新理念,是基于“四个全面”战略总布局的新构想。要深入理解、把握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精髓实质,就应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方法上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要求我们想问题时必须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习近平总书记的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就是在当前的社会现实中产生、发展的。

一、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形成的世界背景

从当前国际发展背景看,尽管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由单极向多极发展的趋势未变,但不同国家间冲突和对抗依然广泛存在,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低迷,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迭出,文化软实力和意识形态话语权竞争空前激烈。

1.国家间意识形态之间的竞争激烈要求我们全面从严治党

21世纪国家间竞争是一种综合实力竞争。但各种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文化价值观的理论竞争背后都有意识形态的影子,“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较量一直没有停歇,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自我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直接决定着中国在这场国际间文化竞争的变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从国际环境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经验,及时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总书记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以实现整顿党风,凝聚民心,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2.国家间经济的相互竞争要求我们全面从严治党

进入新世纪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与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政治和安全方面的影响,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远超人们的想象。危机爆发已经九年多,但直到今天世界各国经济复苏依旧乏力,在不景气的世界经济形势下,有些国家重拾贸易保护主义,试图阻滞自由贸易的发展。因此,“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需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如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中央政治局的政治智慧、领导能力、工作作风都是直接的、经常的、重大的考验。”面对复杂而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因素考验,中国共产党需要顺势而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以增强抵御各种风险考验的能力。需要提升把作为管党治党提高到“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

3.中国发展道路面临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全面从严治党

崛起的中国所面临的世界形势比历史上的诸多发达国家都更具复杂性:首先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崛起,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必然面临传统大国的挑战和阻遏;其次是中国是作为一个有超过13亿人口的大国崛起,所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环境生态问题、资源消耗问题等是之前任何国家都没有的;再次是中国崛起的过程也是全球化空前发展的过程,中国的发展肯定不能再走传统资本主义国家所走的对外殖民的道路,我们必须要走出一种新型模式,即合作、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面对上述中国所处世界情势的复杂性、特殊性,自然对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会提出更全面、更严格的要求,这也是生成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更深层的现实因素。

二、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形成的中国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績,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随着国际经济危机的发展蔓延,我国经济发展也出现了经济增长乏力。从国内形势来看,眼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调整期、矛盾凸显期、经济换挡期,人民群众热切期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要求和执政党郑重兑现承诺的期限,使得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变得比以往任何时期更为紧迫,更为重要。

1.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到2020年左右,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扎实的发展基础。社会发展目标虽然科学严密,但目标不等于现实,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因此,要成功应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风险,就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能力。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引擎”,因此,执政党自身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会直接影响到中国这辆“经济列车”的行驶速度;全面从严治党的效能如何,直接关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正是抓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关键所在,果断而敏锐地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唯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继续领导和全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事业。只有这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

“四个全面”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必须有党中央强有力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保证方向正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是硬道理,但如果缺乏协调配套的改革动力,缺乏依法有序的经济社会治理,没有坚强有力的执政党领导,我国发展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只有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才能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使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才能牢牢把握改革方向,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两个轮子有效转动,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因此,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既是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也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奋力开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

2.全面从严治党是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大前提。国家的稳定需要稳定高效的中央。众所周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上台执政以来,“西方民主国家”的制度这几年都不同程度上出现“系统性问题”,造成经济危机持续,选举劣质化,极右势力坐大,西方输出民主造成全球多区域混乱。而中国共产党恰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面对“中国威胁论”和“中国经济崩溃论”的双重唱,锐意改革,不断进步。在对外的一场场较量中,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走出了中国的“道路自信”。全面从严治党,通过党纪约束,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通过“自我监督”达到有效治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国当今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面临相当大的阻力。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转型,也面临巨大挑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让很多伴随产生的社会问题尖锐凸显。因而,从严治党,共产党员率先垂范,不但向腐败说不,也要向“不作为”开刀,从上到下,建立一个风清气正且能力卓越的领导集体,这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根本要求。

三、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形成的党情背景

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拥有88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已经连续执政68年,在世界政党的发展历史中也是不多见的。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内涵着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紧密结合,是作风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五大领域的统一,这是因应新时期党情形势变化而与时俱进推动党的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管党治党—切努力都集中于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提高能力上来,这是我们党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需要。

1.全面从严治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巩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现实要求

在革命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保持自身的纯洁性、先进性,经受住各种困难、风险的考验,赢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在和平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征途中,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继续保持自身的纯洁性、先进I生遭遇空前挑战。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谆谆告诫全党“两个务必”的告诫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当下仍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者和引领者,就必须注意自身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做到公开、透明、公正、清廉,唯有此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才不会变,党的执政地位才会稳固,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稳步前行。

2.全面从严治党是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成效显著,党内外对此高度认同。但是,当前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依然存在,对于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作了权威概括。比如,在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中,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庸懒无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任人唯亲、跑官要官、買官卖官、拉票贿选现象屡禁不止;特别是高级干部中极少数人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搞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谋取权位等政治阴谋活动等。这一概括说明,党中央对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有着冷静和清醒的认识。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在13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放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因此,执政环境越复杂,奋斗目标越宏伟,我们就越要从严治党。

总之,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面临着一系列从未有的考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完成对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对其执政方式、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中国的现实是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形成的最重要的基础背景。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新国情变化展现出来的对党的执政所面临的新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自十八大以来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无疑,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处于最为关键的总抓手地位。除了中国现实之外,中国共产党自身所呈现的变化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从严治党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讲纪律的制度建设为治本路径,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打虎拍蝇的行动坚决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以期实现党情党风的根本改观。同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形势也深刻地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竞争暗流涌动,两大社会制度的国际较量从未停歇。全面从严治党刻不容缓。要成功化解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利的国际背景因素,全面从严治党,修炼内功则是根本路径之一。

相关热词搜索: 总书记 治党 背景 思想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