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国家交通部把怒江列为交通扶贫联系点,省交通厅对口扶贫XX县后,XX县的交通科教工作在省交通厅科教处的关心、支持下,开始实施“以交通扶贫为龙头,全方位扶贫,不脱贫,不脱钩”的开发式扶贫战略,谱写了怒江与XX交通新的发展史。长期以来,省厅科教处经过认真分析调研并结合XX实际,安排实施了丙贡公路复合式碾压混泥土路面、滴水河农村公路科技示范路、教育扶贫培训等科技扶贫项目,截止至目前共投入科技扶贫资金271万元。
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实施农户的收入明显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从而为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起到了较好的带动作用,受到了广大的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通过人才科技培训的实施,使广大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得到提高,科技意识不断增强。交通科技扶贫已成为XX县人民群众“早日实现温饱、逐步建设小康”道路上的助推剂。
一、XX县交通运输局“十一五”期间科技成果
(一)“十一五”期间交通基础实施建设成就
五年来,在省交通厅、州交通局的大力支持、帮助及XX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的交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对XX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十一五”期间XX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交通扶贫和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等各项机遇,加快XX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从而使XX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累计完成投资16.6亿元。一是通过努力全县71个村委会,目前已通公路70个村委会,通路率达99%,全县通车里程达1081.91公里。在建的农村公路有21条,里程202公里,十一五末基本实现行政村公路村村通。二是完成了省道316线跃进桥至片马边防公路改建工程72.804公里的油路改建工程,总投资5558.4万元。三是怒江州第一条高等级公路——省道S228线金厂岭澜沧江大桥至六库二级公路将于2010年全面完工;六库至曼海桥二级公路XX境内段全长:12.246公里,总投资8500万元,2010年底建成通车,告别了怒江境内无高等级公路的历史。四是完成了片岗公路油路改建工程、片马城区油路、大兴地乡自扁瓦基公路、卯照公路、苗干山公路、上江乡丙贡公路等11条120公里的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在建老窝乡崇仁公路、鲁掌镇滴水河公路、秤杆乡堵堵洛公路等16条共83.7公里。五是在新建小沙坝跨江汽车桥、古登农用车汽车吊桥的基础上,对丙腮桥、常青桥及幸福桥等跨江桥梁进行了加固维修改造。同时为满足怒江水电开发新建了两座索道桥。六是完成了称杆、片马、老窝及六库客运站点建设,全县9个乡镇均已开通农村客运班线(共12条)。
(二)“十一五”期间取得的科技成果
2006—2010年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共给我县下达了教育专项资金补助项目7个,其中科技项目2个(弹石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丙贡公路及滴水河农村公路科技示范路),厅补助资金61.5万元;教育项目5个,厅补助资金70万元。
在项目建设中我局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建设新工艺,由于我县地方财政困难,配套资金无法落实,加之农村公路交通量相对较小,为此,在农村公路建设中XX县交通运输局采取复合式碾压混凝土路面和水泥预制块路面,该路面具有强高度、抗滑性能好、经久耐用、施工速度快、造价相对低、就地取材、开放交通早等特点。
1、滴水河农村公路科技示范路:XX县是云南省交通厅科教处第一批农村公路科技示范点的建设县区,由于滴水河公路沿线自然资源丰富,具备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基地功能(扶贫功能、示范功能、旅游功能、国防功能),为此,将滴水河农村公路确定为厅第一批农村公路科技示范路。该项目路线全长25.137km,总投资1500万元,于2009年8月动工建设。截止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主线块体路面3.5公里(K0+000—K3+500)已完工,混泥土路面7.8公里(K3+500—K11+300)已完工;滴水河桥头延伸段公路1.8公里正在施工;滴水河至瀑布步行道1.8公里,宽2.5米,正在施工;古碳河支线5公里,弯转河支线7公里正在施工;景观台已建成两个;安保工程采用花台式、城墙式、鹅卵石、护柱混泥土、防撞墙等防护措施;边沟采用U型鹅卵石边沟、双面沟、单面沟;绿化带采用本地的植物,如竹子、榕树、野芭蕉、攀枝花树、樱桃树……;减速带采用鹅卵石。预计于2010年12月底全面完工投入使用。该项目以交通运输厅提出的“四多”新理念为建设标准,做到“低成本,经济性;多样化,安全性;多功能,统筹性;人性化,便民性;重科技,创新性;重推广,示范性”的建设新理念,实现了“就地取材,节约资源;因地制宜,保护生态;安全通畅,惠农便民;丰富公路文化内涵,服务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设目标。
2、复合式碾压混泥土路面
XX县已完成丙贡公路、苗干山公路等复合式碾压混泥土路面51公里。
碾压混凝土是一种含水率低,通过振动碾压施工工艺达到高密度、高强度的水泥混凝土。复合式碾压混凝土路面系指上下两层或两层以上不同强度的混凝土而成的整体结构。即采用5%—10%的水泥稳定碎石下层和C20#—C25#混凝土上层经过两次分层摊铺,一次碾压成型的整体结构。其具有强高度、经久耐用、施工速度快、造价相对低、就地取材、开放交通早等特点,适用于交通量小、投资小而又满足路面硬化要求的农村公路建设。
碾压混凝土路面特点:1、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较,复合式碾压混凝土路面具有车辙少、抗磨性好、耐油性好、平整度差、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少、养护方便,重交通或某些厚层结构,初期投资费用节省等特点。2、①可用沥青路面摊铺机械进行施工;②施工简单、快速,可不用模板,能缩短工期;③经济性优越,估计初期投资费用约节省15—40%;④单位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少,一般节省水泥10—30%,干缩率小,可以扩大接缝间距,有利于行车舒适性;⑤初期强度高,养护期短,可早期开放交通,一般养护时间为5—7天。
3、水泥预制块路面
目前XX县已完成混凝土预制块体路面施工里程15公里。混凝土块要求由工厂集中预制,预制场地应平整、坚实、清洁,并采取必要排水措施,防止场地沉降。
混凝土块体预制机械,可以使用目前市场上机械传动、振动模压预制生产路面砌块的成型机,通过适当改造,就能生产各种形状、规格的块体。但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混凝土结构成型设备,其性能必须保证产品的外观形状、尺寸、密实度及产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整齐块体路面铺筑方法:应注意“平、直、错、少,稳、实、紧、干”的工艺要点:平,就是铺筑的弹石顶面要满足考虑松铺的标高要求,大面平整。直,就是弹石铺筑横向要成排,排与排间的缝要直。弹石长边一般应与行车方向垂直。错,就是弹石沿纵向要错缝,不能形成通缝。错缝距离一般应为弹石长度的1/3~1/2。因此,每隔一排,靠边弹石应用半块弹石镶砌,需要提前预制或将预制块体切割。少,就是施工对接要少。因为施工对接处往往形成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给整齐块体的铺筑带来困难。另外,拼接处理往往不利于弹石路面的稳定。稳,就是铺筑的弹石应嵌挤在垫层砂中,不会轻易倾倒或沉落。弹石下部应用垫层砂填充饱满,嵌缝后弹石应达到手拉不出为准。实,就是弹石底面应与垫层砂充分接触,不得有空、鼓现象。紧,就是弹石与弹石间缝隙不能太宽,不得大于10mm。干,就是垫层砂含水量不能太大,不得在雨天施工。另外,当纵坡大于1%时面层施工应由低端向高进行。撒嵌缝砂弹石铺砌好应检查平整度及路拱横坡,合格后用嵌缝料嵌缝。嵌缝砂要求含水量适中。嵌缝砂撒完后,应先用轻型钢轮压路机静压2~3遍。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弹石路面铺筑方向,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地段应由低侧向高侧碾压,在纵坡路段上应将驱动轮从低处向高处碾压。初压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适宜的速度为2~3Km/h,最高不得超过4 Km/h。初压过程中的弹石路面上禁止急速加、减速,禁止掉头和突然改变碾压路线,禁止停放压路机或其他类型车辆。在未进行路面嵌缝施工前,决不允许碾压。撒铺面层砂初压后,应对弹石进行认真检查,对明显沉落、倾倒、位移的弹石应进行矫正,对破损的弹石应进行更换。初压后应撒铺面层砂,面层砂松铺厚度不应小于2cm,要求撒铺均匀、表面平整。二次碾压撒铺面层砂后应进行二次碾压。二次碾压应用12t以上的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方法宜采用全静压。碾压过程中应对局部漏空地段补撒面层砂,对表面不平整处应调整,确保碾压后嵌缝饱满、弹石平整、紧密。洒水、清扫二次碾压完成后,缝中嵌缝砂已基本饱满,路面尚存少量面层砂,必须进行适时洒水。嵌缝砂填充密实后,对残留于弹石路面表面的浮砂进行清扫,保证路面清洁少尘。沥青砂嵌缝为增强块体路面的防水性能,使路面整洁、美观、少尘,减少嵌缝砂流失,条件允许时或在通过村镇路段,可以使用乳化沥青砂、热拌沥青砂或沥青马蹄脂等材料进行嵌缝。
4、专业技术知识教育培训
2006—2010年省交通运输厅分5次给我县下达了对口教育扶贫培训补助经费70万元,共5个项目,主要用于职工专业技术知识教育培训及安全教育培训。
二、“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采取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我县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遵循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技术简便、利于掌握、经济实用、以人为本、节约资源、生态自然、方便养护、环境友好、功能拓展、服务“三农”的原则,不断创新农村公路建设理念,建设农民喜欢、适用的公路。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规划。项目下达后我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科技教育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公路股,由王君武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科技教育项目各项日常工作。结合XX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好各项前期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二)加强管理,认真做好项目建设各项工作,确保项目安全、资金安全,做到专款专用。根据下达计划,科技项目我局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相关要求,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责任制、工程监理和合同管理责制,为确保工程质量,在项目审批、建设程序、工程质量和廉政建设等方面严格按规定执行,切实加强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物资采购和资金管理使用等腐败行为易发高发领域和重点环节,按规定与施工方签订了工程建设施工合同、廉政合同、安全生产合同及支付民工工资保证书。为此 ,在该项目建设中不存在索贿受贿、贪污私分、截留克扣、挪用挤占、分包、转包等违法违纪现象。在资金管理使用上,我局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切实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实行专帐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等规定,确保资金安全,不存在不用、挪用、截留、乱用和私用等情况。
(三)强化科技意识,项目储备意识,多方整合资金,加大投入,拓展筹资渠道。由于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建设任务繁重、资金短缺现象十分突出,而我县地方财政困难,地方配套资金无法落实,加之由于我县未通公路的村民委员会大多分布于海拔1400至1800米间的怒江两岸,且山高坡徒,河流众多,需要驾设跨江汽车吊桥和大量公路河桥及涵洞。为加快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我局克服资金短缺、地理、地形条件复杂等各种因素。一是抓好项目储备工作,多渠道积极向上申报争取;二是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通过科技创新争取资金支持,降低建设成本;三是积极争取,整合县级相关部门的项目建设资金,多渠道实施农村公路建设。
(四)强化管理,确保质量。一是针对我县农村公路地形地势险要,工期短、任务重等特点,通过公开招投标、议标等方式,择优选择实力较强且具有农村公路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参与施工建设;二是在项目建设中采取分组实施、同步推进的方法,从而加快了农村公路的建设进程,确保工程能按时、按量、按期完工;三是对2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严格按招投标管理办法执行,委托招标公司办理招投标等各项工作;四是强化服务意识,最大限度的满足、保障施工作业的技术要求。
(五)总结经验,示范推广。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我局多次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到昆明西山区、西双版纳等地进行学习考察,借鉴先进的建设经验和管理方式。一是实行等级多标准化。根据农村公路的功能特点、交通流量、地形地质、使用条件等情况,在把握技术标准的同时,因地制宜,赋予公路个性,采用不同的公路等级标准。二是路面形式多样化。为充分考虑农村公路覆盖面广、公路标准等级低、地质水文复杂、路基强度和稳定性差等特点,农村公路路面结构采用弹石、油路、复合式碾压混凝土、水泥预制块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三是安保形式多样化。针对我县农村公路等级低、线形差、安全系数低等现象,本着安全、经济、环保、有效的原则,为此,采取多种形式,实施多样化的安保设施,提高农村公路的安全性。
(六)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制。在安全管理方面,所有建设项目我局都与施工方签订《安全生产合同》,成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完善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提高施工方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实现交通部提出的“两项达标”、“四项严禁”和“五项制度”。
(七)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按照“用有限的投入打造公路特色,用可用的资源打造公路亮点,用创新的思路,打造公路品牌”的指导思想,在滴水河公路建设中,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路基开挖后的石、土、树等全部保存下来,作为路面、防护、排水、绿化、景观恢复及水土保持的材料;二是所有交通标识、地名标识、环保宣传等均采用沿线的石、树等材料,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美观、防盗、耐用、生态、便于维护,独具特色。采取以上建设模式与沥青路面相比不仅节省了资金,且抗磨性、耐油性好、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少,便于养护。
(八)因地制宜,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建设景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惠农便民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按照不破坏就是最大限度的保护的理念,在滴水河农村公路科技示范路建设中,采取对自然生态实现最小程度的破坏,尽量保持原有生态景观,在沿线适当位置设置了3个景观台、4个休息点,从而丰富了公路的文化内涵,提升了旅游价值。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复合式碾压混凝土路面:一是在施工中,控制上下两层的铺筑时间是关键,一般水泥稳定碎石铺筑30~50m,就必须进行混凝土铺筑。并且还应根据气温适当调整。二是由于上下两层的含水量不同,最大干密度不一样,压实度试验精确度不高。三是养护工作一定要做好,碾压好后3小时应及时洒水,并覆盖养生,特别是公路沿线缺水路段,必须做好养生工作。四是碾压混凝土路面工艺要求比较高,施工难度大、以及受车辆通行的影响,路面平整度差,抗滑、耐磨方面不足。2、水泥预制块路面:在铺筑时人工投入较大,需加大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
二、XX县交通运输局“十二五”科技工作发展规划
(一)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服务XX经济发展,紧密结合XX县交通工作的中心任务,坚持面向实际,立足创新,加强联系,注重推广,强化管理,重点突破,充分发挥科技支掌和引领作用。
——面向实际。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业发展,交通安全和应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实际需要,为生产一线提供技术支撑,推进全得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来升级。
¬——立足创新。跟踪省内外有关先进技术,鼓励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不断提高交通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联合。充分利用交通科技资源及社会科研资源,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形成企业,科研机械与高等院样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科研群体,提升XX交通科技整体水平。
——注重推广。大力推广先进成熟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强化管理。加强政府对并交通科技发展的宏观引导,整合地区交通科技资源,完善各种交通科技管理制度。
——重点突破。在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和交通基础设施养护与管理技术等方面取得重点突破。
(二)发展目标
立足交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信息化、工程建设与养护,综合运输与现代物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等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健全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体系,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高交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耐久性安全的进一步提升,运输服务碧蓝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初步实现交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三)主要任务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急需突破的关键性技术瓶颈,攻克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公路建设关键性,积极开展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研究,提高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和运营效能。
2、推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
3、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提升交通运输物流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4、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交通行业。
5、提高交通安全监管和应用保障能力。
XX县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