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工作计划 >

农保工作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

| 浏览次数:

位同仁、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县农保中心,向参加这次会议的*局长、各位同仁、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非常荣幸的能和大家坐在一起探讨和交流农保工作。下面,我就太白县农保工作信息化建设情况向各位作以简要汇报:  

去年以来,按照《宝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搞好农保信息系统数据录入工作的紧急通知》([2010]116号)要求,为早日实现市、县、乡、社区四级联网办理新农保业务,加快新农保信息化建设步伐,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夯实责任,强化措施,圆满完成了基础数据、历年缴费及待遇领取人员数据采集录入任务,并在2010年11月启用新农保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待遇发放清册模拟发放养老金,实现了通过信息系统办理各项业务的目标。  

一、高度重视,夯实责任,确保责任到位                 按照市处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及时召开了信息化工作会议,制定了农保信息化建设工作计划,明确将农保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列入为本年度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强对信息化各项工作的审核和把关。同时并选派了具有一定电脑操作基础和责任心较强的同志负责信息化工作,及时参加部、省、市举办的信息建设培训会;完善了信息网络,层层分解任务并落实到每个乡镇具体农保工作人员,使人人身上有担子,有压力,形成浓厚的信息工作氛围,从而使我县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大投入、狠抓落实,确保设施到位  

去年以来,我们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力投入,加快信息化硬件配备,单独设立农保信息系统网络微机室。2010年6月,在市农保处领导的关心下,农保中心、电信局和乡镇(社区)的密切配合,中心、乡镇、社区硬件设备搭设已全部安装到位,为我县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积极进取、求真务实、确保工作到位  

在推行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四个统一”、“四个落实”,确保农保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四个统一”:  

1、统一思想。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后,我县迅速传达贯彻上级会议精神。首先是向局领导作专题汇报,将有关具体工作、安排等拿出详细方案。其次在方案成熟完备的基础上,向县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并阐明建设农保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得到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农保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2、统一做法。为规范全县统一农保信息系统的正确操作,确保信息采集过程不遗漏、不出错,县农保中心组织人员按照东、南两个片区分组下乡,进行现场指导和督查,确保信息录入正确、规范和完整。一是审核信息重程序。对于参保信息,各村负责登记,乡镇负责录入,县级负责审核;对于待遇发放,乡镇对各村上报的发放信息进行初审,县级负责复审。二是数据比对重技巧。提取公安户籍基本信息作为基础,把参保登记表和户口本、身份证号信息进行详细比对,将错误信息删除。做到参保缴费、待遇领取信息表的采集保质保量,加快了数据入库进度。二是数据录入重规范。先录入若干村组,经审核无误后作为范本,统一录入程序和标准,发往各乡镇(社区)。  

3、统一要求。我县要求各镇(社区)高效、认真、严谨做好农保信息采集工作,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姓名、身份证号码一律以有效证件为准,户籍地址、现居住地尽量登详细,做到真实准确、不得估计猜测,力争每张表格项目齐全、数据有源、有据可查。确保信息采集准确、录入有序进行,为实现业务经办信息化管理打牢基础。  

4、统一考核。对各镇(社区)信息采集、录入工作进行年终考核百分制,其中信息采集占60分,在  10月8日 前 完成并通过验收的此项得全分,在 10月8日 以后完成的,每迟一天扣0.5分;信息质量占20分,主要考核数据项采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信息录入占20分,要求做到及时录入、准确无误。  

“四个落实”:  

     1、落实人员我们要求各乡镇(社区)在落实工作人员时做到保质保量,“保质”就是要精选细挑信息化管理员,条件是电脑操作熟练、工作责任心强;“保量”就是每个乡镇(社区)必须根据规模大小、工作量多少确定1-2名农保信息化管理人员,以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2、落实培训抓住新农保信息系统应用过程各环节的难点问题,重点加大信息管理员的业务培训、数据比对和录入力度,确保数据质量,实现参保信息准确、高效入库,取得满意的效果。在县职业中专和县农保中心两个培训点,对全县信息录入人员进行新农保信息系统操作规程培训。将信息录入的重要意义、信息采集的方法、主要参保人员信息项目以及表格填写的要求进行了详细解说。确保每位信息录入人员弄懂弄透表格中的每一个项目。同时,举办了多期计算  

机操作技能培训和资料信息输入培训,目前,全县已组织培  

训5期,培训人员60人次。  

3、落实设备。我县明确规定乡镇(社区)农保管理系统信息录入一律使用市农保处配备的劳动社会保障专用电脑,实行“专机专用、专网专用、专人负责”的管理模式。  

    4、落实报酬。按照市处的信息化录入工作奖励措施,对乡镇农保信息录入工作人员进行年终奖金激励制,落实工作报酬。  

四、群策群力、确保工作出成绩  

新农保管理系统的上线,标志着我县新农保信息化建设迈入了一个新台阶。  

1、方便办理日常业务。目前,已启用新农保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待遇发放清册模拟发放养老金,实现了通过信息系统办理各项业务的目标。一是方便实时查询。通过该系统可以查询参保人员缴费年限、缴费金额和待遇领取人员的领取时间、领取标准等信息,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即时查询、维护参保信息和养老业务结算。二是方便个人账户实帐记录。通过参保登记管理和综合查询模块可以查询出参保人员个人账户总金额,按照系统中个人账户总金额填写个人账户记录卡,做到实帐管理,对参保人员负责。三是方便待遇审批发放工作。乡镇人员通过对到龄人员做申请、核定后的数据填写待遇审批表。县农保中心对到领领取人员的个人账户总金额、个人账户金额、月领取标准等相关信息审核无误后中,生成待遇发放清册进行养老金发放。  

2、方便接受群众监督。乡镇农保管理系统功能完备,数据库完善,本地的人员参保信息直接由村报送到镇(社区)一级进行登记核实,确保了数据准确。此外,各村(社区)的即时参保情况、保费征收情况、待遇发放情况等均一目了然,账目公开、透明,维护了群众的知情权,也保证了基金的安全。  

3、“虹膜识别身份认证系统”运行良好为加强养老金发放信息化管理,我们去年引进国内比较先进的“虹膜识别身份认证系统”,在中心、咀头镇进行试点。采集养老金领取人员的眼虹膜、面部特征进行生存认证,年检过程公平、公正、透明,群众满意。对于年老、多病、长期卧床的老人开展上门服务,了解和掌握他们的生存和健康状况,并现场进行年检和资格认证,为养老金领取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受到了广大养老金领取人员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五、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数据业务录入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数据入口关。  

数据入口是数据的待遇审批源头,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乡镇数据的采集、录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入库的质量。在录入数据时,乡镇农保工作人员存在不负责任,随意录入数据的现象,导致系统内的数据缺项、漏项、错项,给农保管理系统数据带来隐患。二是数据修改方面。主要是参保缴费、待遇领取的历史数据修改。乡镇人员工作人员存在不按程序,自行修改的情况,导致县农保中心对数据无法监控。只有农保历史数据真实有效,才能保证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对历史数据要理清原委,完善手续,严格把关,最好是由与县中心信息管理员沟通后,再行修改,从而减少不规范行为。  

2、农保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存在问题。一是个人账户数据不断变化。参保人员个人账户利息每天在变化,导致个人账户记录卡填写困难,要在参保人员到龄的前一天集中填写,增加了工作量,可行性有待提高。二是在待遇领取审批过程中有漏洞。乡镇对月待遇领取人员做申请、核定后的个人账户总金额、月领取标准、个人账户金额在县农保中待遇审核时只显示月领取标准,必须借助乡镇的应用平台做待遇复核,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在全市农保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中,我县才做了一些前期的基础性的工作,对照省市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仍要作不懈的努力。我们将根据今天会议的要求,以发展的眼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信息化带动农保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实现农保事业新跨越。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热词搜索: 信息化建设 情况汇报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