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田金洲:用中国式方法解决世界性难题

| 浏览次数:

田金洲的办公室位于北京东直门医院病房楼的二层,不大的房间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装修,甚至有些简陋,只有办公桌上堆放着的大量资料显示了办公室主人专家学者的身份。作为我国中医药界第一位长江学者,老年痴呆症的诊断、治疗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第一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的带头人,田金洲每天就是在这里学习、工作、思考,制定团队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M9߽4i}^ӾuM=iN8N4~}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医治疗老年痴呆症状的成果。

——疾病诊断中国化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连续谱——无症状期、轻度认知损害期、痴呆期。无症状期和轻度认知损害期都属于痴呆的前期,这是最佳的治疗时期,此时治疗效果更显著。但是生活中很多患者得了病,自己和家人都确定不了,因此,现在想确诊是否得了痴呆症,还需要到医院找专业的医生,通过一系列指标和参数来确认。

用于痴呆筛查和诊断的技术如量表和指数尽管种类很多,但都由欧美国家设计,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人群,只是简单地翻译过后套用到中国患者身上肯定是不合适的。田金洲团队要做的工作,就是将这些标准“中国化”。根据国人的语言环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认知习惯等进行相应转化。比如对语言能力的测试,国外说的是英语,我们说的是中文,这个标准的技术参数就不可能相同。英语一句话都很长,中文言简意赅。因此在制作标准时,要考虑到中国语言的客观规律,也应该做相应调整。

田金洲的团队先后对数千人进行多种量表筛查,根据对这些病例的比较研究,重新设定符合中国化的标准参数,作为诊断指标。最终,田金洲团队完成了21个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参数,形成了一个中国版标准,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高达88%,高于西方的诊断标准15个百分点。

——疾病分型中医化

解决了早期诊断问题,接下来摆在田金洲团队面前的课题就是如何更好地让中医在治疗过程中发挥作用。兵法讲究因地制宜,战场地形不同,使用的战术相应而变。中医治病有如兵法打仗,讲究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绝不可能千人一面。因为病人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往往很复杂,不可能完全相同。阿尔茨海默病国际上按年龄分为早老型和老年型,按基因分为遗传型和散发型,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只有首先辨别是什么证候,才能采取相应的治法。

为此,田金洲带领团队完成了阿尔茨海默病证候分型的临床研究,在国际上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个《证候分型量表》。他带领的科研团队,从26省市的16431例病例资料中,提取了20个证候要素,通过统计模型遴选和专家组指定,确定11个最常见的证候要素量表及其分属的77个条目,按每个证候要素通过统计处理后,确定这些条目在相应证候要素中的权重即分值,建立了阿尔茨海默病证候要素量表及辨证标准,成为中医治疗痴呆的简便而重要得分型工具。

——疾病治疗中药化

中医讲辨证施治,要求“理、法、方、药”一致,“理”与“法”得到了确认,那么“组方遣药”就是水到渠成的下一步。田金洲团队通过大数据的临床研究,还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一样,都表现出了不同分期的证候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分期加辨证的治疗策略,即平台期,病情平稳,肾虚证候突出,治疗以补肾为主;波动期,痰浊较盛,治疗以化痰为主;下滑期,热毒内盛,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

基于这个治疗策略,田金洲团队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证候特征—肾虚痰浊,确立了补肾化痰治法,并经过大量动物和人体实验,开发了拥有国家发明专利权的中药复方制剂,临床研究表明,达到了国际上要求的有效标准。和西药相比,虽起效稍慢,但疗效持续时间长,改善记忆作用强,不良反应少,该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治疗途径。

将毕生所学转化为诊疗能力

谈及未来的设想,即将步入60岁的田金洲表示,自己这个年龄的人,学问也做了,荣誉也得了,出国经历也有了,人生坎坷也经历了,名利已经不重要了,现在最恨的是时间太少不够用,最重要的是能够将毕生所学转化为诊疗能力,使我们对病人的诊断治疗更完善更全面,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和服务的完整度。中国目前每年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支出接近200亿元人民币,给国家和众多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我们能够通过自身的服务让更多的中国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和家庭受益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目前而言,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属于仍在求解的世界性难题。作为学科带头人,田金洲在临床、科研以及教学领域都在全身心努力奋斗着。即使一度眼疾复发,冒着失明的危险,他仍然一直坚持在工作的第一线,而他领导的一支由临床、心理、影像、药理、病理等国内外专家组成的教育部阿尔茨海默病中医药防治创新团队也在夜以继日地运转着。

田金洲在坚持传统、把握中医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也积极吸收和接受西医的知识和技能。他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唯一获得中西医2个博士学位的临床专家,对于中医和西医,并不厚此薄彼,而是分取其长,合补其短,提倡中西医结合诊治老年痴呆症,将中医的博大精深和西医的规范严谨融为一体。他非常重视学科在国际上的最新发展,他认为中医绝不能只埋头在自己的故纸堆里,要把头抬起来,眼光望出去,睁眼看世界,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至关重要。同时,作为中医团队的性质而言,必须更加修炼内功,深挖藏在古籍中的宝藏,不仅在缓解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起到重要作用,更要发挥中医治未病,在预防、养生和保健方面的优势作用。

作为医生,田金洲常常惋惜,为什么那么多患者跑了很多家医院都没诊断出来?为什么身边最亲近的人对于老人的变化没有引起重视,从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为此,田金洲费尽心血,牵头制定了《中国痴呆诊疗指南》一书,一年之内4次加印,销售万册以上,创造了医学图书的奇迹,他希望藉此能够与同行们沟通业务,共同进步。而最近,田金洲经常被邀请参加电视节目的录制,上电视并非为了出名,而是能够更有影响力地普及老年痴呆症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受到了大批老年观众的欢迎。

已近耳顺之年的田金洲早已淡泊了名利之争,现在最大的快事就是能够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从他的办公室窗口望下去,每天来东直门医院求医问药的患者和家属络绎不绝,将不大的院落挤得满满当当,预约病人已经排到了2016年年底。他深深理解这些家庭的难处,中国人和西方人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中国人更注重家庭的完整,更注重亲情。家里有一个亲人得了这种病,全家的心情和负担可想而知。田金洲把目光从窗外收回,语气坚定地表示:“我们的任务就是尽最大地努力,用中国式的方法解决世界性的难题!毕竟,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全家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

专家简介:

田金洲,中医内科学医学博士(中国)、临床神经科学理学博士(英国)、神经心理学博士后(英国)。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长江学者、国家级名老中医,教育部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高等学校神经变性病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等3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67篇。

相关热词搜索: 世界性 难题 解决 方法 田金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