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产业结构中,畜牧业作为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的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但随着畜牧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竣,这对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制约。因此需要协调好畜牧产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降低其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的促进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中分析了畜牧产业发展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对促进畜牧产业发展的优化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畜牧产业;发展;环境;优化措施
1 畜牧产业发展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1.1 大气污染
随着畜牧产业规模的扩大,养殖种类和养殖数量不断增加,虽然养殖户经济收益增加,但其所产生的有达气体也对大气带来了较大的污染。畜牧生产过程中,动物排出的粪便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在外部环境作用下污染性浮尘会在空气中飘散,导致空氣质量下降。而且在畜牧生产中使用大量的饲料,其中含有较多的微生物及寄生虫,而且在酶的作用下会产生异味,加重对空气的污染。
1.2 水体污染
畜牧生产过程中当动物排泄物没有经过处理即排放至河流中时,会导致水体中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水中氧含量下降,会造成水体生物无法生存。同时当动物排泄物处理不及时,在长期堆积的情况下有害物质会渗人到土壤中,使地下水受到污染。
1.3 土地污染
在发展畜牧产业时还会对土地资源带来污染。这主要是由于不前我国畜牧产业发展模式落后,畜牧垃圾处理技术水平不高,畜牧经营者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垃圾存在随意堆放和丢弃的情况,导致土地资源和周围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动物粪便在没有处理的情况随意堆放,会造成土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特别是动物排泄物中寄生虫进入到土壤中后进行繁衍,会对农林生产带来破坏性的影响。
2 促进畜牧产业发展的优化措施
2.1 制定畜牧业绿色发展规划
在当前畜牧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坚持不污染环境的底线,遵循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制定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具体要与本地区畜牧承载力和畜产品保障供给要求相结合,通过针对畜牧业生产区域进行科学规划,构建规模化养殖场。同时需要将畜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及粪便的处理利用纳人到土地利用总体规模中来,统筹安排养殖用地。
2.2 选择合适的畜牧生产场地,实现规范化管理
由于畜牧产业发展过程中,畜牧生产场地选择和养殖户利益和生产经营效益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求畜牧经营者要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掌握畜牧生产技术和方法,有效的处理好畜牧生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选择畜牧生产场地时,尽量远离人口密集地区,选择在林地、鱼塘或中农田等地区的周边发展生态养殖,将动物粪便作为肥料,提供给农业生产或是鱼塘养殖,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环境,并确保养殖户的切身利益。
2.3 采用生态化畜牧养殖方式
在畜牧产业发展过程中,采用生态化畜牧养殖方式是解决畜牧生产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途径,畜牧经营者要加强对生态化畜牧养殖方式的研究,不断强化养殖方式,积极落实生态养殖理念,建立稳定、科学的生态养殖系统。促进畜牧养殖户与各大企业的合作交流,构建科学的生态养殖系统,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推动畜牧业发展。
采取加工处理的方式,将动物的排泄物作为淡水养殖的饲料。动物排泄物经过处理后,还可以用于生态种植,为农业发展作出贡献,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修建沼气池处理动物排泄物也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便利。这种畜牧生产模式不仅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促进其他产业的良胜发展,是一个长效且值得推广的模式。
2.4 加强卫生管理
在畜牧产业发展过程中,其对于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与卫生管理工作不到位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大对畜牧生产过程中卫生管理的力度,确保养殖区域范围内卫生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具体要根据养殖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完善的卫生管理方案。如需要保证饲料中各种物质搭配的科学性,这样动物在食用后能够在肠胃中充分发酵,减少动物消化产生的气体对空气带来的污染。饲料存储宜选择适宜的地点,不宜进行长时间堆放。圈舍要定期进行全面清洁处理,针对于动物排泄物要妥善处理,保证圈舍的通风,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确保动物的健康,而且也能够实现经营利益的最大化。
2.5 以促进龙头企业发展提高产业化水平
要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类畜牧空头企业,通过合作、独资等多种形式,积极扶持龙头企业,为其气体用技术、设备和资金支持,建设多个市场潜力大、产业链长、技术含量高的地方龙头企业。积极鼓励地方龙头企业加强和养殖户的合作,建设标准化的养殖基地,鼓励发展湿度规模养殖的专业合作组织,将广大农民群众引导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将农民群众联系起来发展规模化绿色畜牧养殖产业。
2.6 进一步完善绿色畜牧产业保障政策
围绕关键环节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给予财政、税收等政策扶持,支持规模畜禽养殖场配套建设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对生产和使用有机肥、沼气、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给予相关财政、税收、价格、用电等方面的支持。建立与养殖量、无害化处理率相挂钩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财政补助机制、保险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将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技术推广等工作经费纳人财政预算,支持开展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试验示范,保障工作持续有效开展。鼓励采用代养制、合作制和互助制等有效模式,促进散养户和新型规模主体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民增收。
3 结语
在当前畜牧产业发展过程中,宜采取科学和规范的管理模式,利用先进的养殖技术手段,确保畜牧生产区域内卫生条件达到标准要求。同时在畜牧产业发展过程中,还要协调好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增强畜牧经营者环保意识,这样才能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来推动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打造绿色化的畜牧产业。
【参考文献】
[1]涂邦虎.畜牧产业发展与环境间影响[J].江西农业,2016(11):56.
[2]赵武,赵四霞.畜牧生产环境污染问题分析与科学应对方式[J].当代畜牧,2016(8):25-26.
[3]张广华,刘建设,解华.抓住三个关键,推进东平县绿色畜牧业发展[J].山东畜牧兽医,2018(04):56-57.
相关热词搜索: 产业发展 畜牧 环境 影响 分析上一篇:罗非鱼养殖环境中益生菌的筛选
下一篇:罗氏沼虾分级养殖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