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清远连南:稻米飘香鱼儿肥

| 浏览次数:

zoޛ)j馟iiiMvZ部门的积极争取下,2012年,广东省下达资金600万元,扶持连南地区稻田养鱼项目的提升改造,项目初期目标为建成50亩鱼苗繁育基地,建设近3000亩示范园区的3万多米田埂硬化,修建鱼沟和500多个鱼凼、进排水口及相关水利设施等。

项目实施后,连南县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如何利用现有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做好田间鱼沟开挖、鱼凼修葺、拦鱼设施编织、鱼种放养密度、田水水位深浅控制等等的技术指导。同时举办稻田养鱼专项培训班,使农户转变养殖观念,从传统自给自足的简单养殖观念转变为利用现有水产新技术提高养殖产量、养殖质量的观念,使农户从被动的简单生产转变为主动的田间管理,使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经过两年多的紧张建设,目前连南稻鱼生态渔业示范园区已经基本建成。建成的50亩稻田鱼苗繁育基地,可以培育出适合当地养殖的优质稻田鱼苗种,以解决稻田养鱼优质苗种来源的瓶颈问题。项目还建成田埂硬化工程34150米,修建鱼凼工程510个,建设水利设施排灌渠1611米,小陂坝共10座。

据了解,为了推广和带动连南地区的稻田养鱼,当地有关部门已经先后向各示范园区稻田鱼养殖户发放鱼种2000多公斤,价值13万元,普及面积约1000亩,惠及农户1000多户。

“稻田鱼”的连锁效益

“加高加固田埂及建设水利陂头的成效明显,在2013年‘尤特’和‘谭美’的强台风灾害中,田埂未实施加高加固工程的稻田鱼基本全部失收,示范园区加高加固后的稻田鱼基本没有损失。”当地农户介绍说。

据连南水产技术推广站统计,示范园区建成后,稻田亩产稻田鱼达到30~40公斤,比以往亩产增收15~20公斤。连南大古坳村村委书记说,稻田鱼是健康优质水产品,年年供不应求,如今,村民一亩田一年就能靠稻田鱼增收2000元左右。

稻田鱼增产的同时,稻谷亩产也随着提升,据当地农技人员介绍,示范园区稻谷亩产可以增收30~40公斤。连南大坪镇一位农民就提到,她家的田在示范园区内,去年6月份在修葺好的两分田里放了几十条鲤鱼种,收成时发现稻谷竟产多了一包。“以前只能收割到两包稻谷,养鱼后农药和化肥用量都少了很多,没想到稻谷反而增收了。”

稻田养鱼产业的发展,不仅给连南地区农民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益,而且还产生了连锁效益。随着休闲旅游业的兴起,休闲农业方兴未艾,有鉴于此,连南当地政府把稻田鱼变成了休闲农业的一项合理载体,连南稻鱼生态渔业示范园区内举办的首届“稻田鱼节”正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稻田鱼节”一开锣,游客蜂涌而至,在示范园区的田间地头抓鱼、捕鱼、烤鱼、品鱼。稻田鱼以特色生态农业的形式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带来了良好的旅游效益。

连南县委书记雷玉春表示,希望通过举办“稻田鱼节”,建立瑶山稻田养鱼产业标准示范区,打造及培育生态、休闲、观光、品牌营销等一体的瑶山生态渔业旅游产业项目,辐射和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奔康。

链接

“南岭无山不有瑶”,南岭一脉沿线区域,分布着广东乳源、连南、连山,湖南江华,广西富川、金秀等多个瑶族自治县,瑶族乡更是星罗棋布、密密麻麻,广西金秀和广东乐昌各有一条南岭余脉,同叫“大瑶山”。

根据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民族走廊理论,长期以来南岭山脉及周边地区正是我国苗瑶语族和壮侗语族等民族聚居的地方,尤其是瑶族,千百年来生活聚居在南岭山脉的崇山峻岭之间,因此瑶族也有“高山民族”的称号。

瑶族支系庞杂,大致分四大支系16个分支,广东省内主要包括以乳源为中心的“过山瑶”和分布在连南、连山一带的“排瑶”,二者同为瑶族主要支系“盘瑶”的一支。与旧社会里被迫在各个山头不断迁徙、游耕游居的“过山瑶”不同,“排瑶”在山巅筑屋定居有千余年历史。他们习惯聚族而居、依山建房,房屋排排相叠,“排瑶”也由此得名。

在连南瑶族自治县,分布有油岭排、南岗排、横坑排、军寮排等八个瑶寨,因此这里的排瑶也称“八排瑶”,其中位于三排镇的南岗瑶寨始建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历史,明代时便已具有相当规模,人口曾达到七千多人,因实力出众被诸瑶寨尊为“首领排”。

相关热词搜索: 清远 稻米 飘香 鱼儿

【清远连南:稻米飘香鱼儿肥】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