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尿液分析仪法与显微镜手工法在尿常规检查中的应用。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行尿常规检查的患者100例,分别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尿常规检测,其中观察组采用尿液分析仪,对照组采用显微镜手工法,分析两种方式对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的检测情况。结果两组方式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法和与显微镜手工法各有其优势,临床诊断期间,可采用两种方式相结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关键词】尿常规检测;尿液分析仪法;显微镜手工法
77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17-02
尿常规检测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利于医生清楚的了解身体状况,为预后治疗提供依据。传统的尿常规检测以显微镜手工法为主,但是该检测方式具有操作繁琐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尿液分析仪逐渐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检测中,该检测方式操作相对简单,但是实际检测过程中,与显微镜手工法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此,笔者为了解不同检查方式在尿常规检测中的应用,对医院近两年行尿常规检测的患者资料作综合分析,得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行尿常规检查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49例,年龄为28岁至72岁,平均年龄为(51.33±2.18)岁。分别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尿常规检测,其中观察组采用尿液分析仪,对照组采用显微镜手工法。
1.2一般方法观察组:采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取患者合格的尿液标本,使用尿液离心管取10毫升尿液标本,将试纸中的试剂部位充分置入尿液标本中,2秒后取出,拭去试纸上残余尿液。将试纸放在传送盘上,利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查。
对照组,采用显微镜手工法进行检查。取合格尿液标本进行搅拌,再取10毫升搅拌均匀的尿液标本置于离心机上,进行尿液分离。5分钟后,取0.2毫升尿沉渣作为检查标本,取一次性吸管吸入适量尿沉渣,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记录患者尿液标本中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的数值。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行X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现阶段,尿常规检测是目前常用的临床检测之一,对了解患者是否在泌尿系统疾病、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尿常规检测以显微镜手工法检测为主,尤其是进行临床确诊期间,该检测方式有利于医生清除的了解到患者是否存在肾功能损伤。但是传统的显微镜手工法检测相对复杂,且对检测医师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要求。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尿液分析仪逐渐广泛的应用于尿常规检测中来。
尿液分析仪属于一种现代化的自动分析仪器,操作相对简单,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检测。本组研究中,笔者对尿液分析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时,发现该检测方式的对红细胞和尿蛋白检测的阳性率相对较低。进行深入分析时发现,尿液分析仪对尿蛋白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即当患者尿液标本中的尿蛋白的浓度≤4000mg/L时,易则检查结果呈阳性,易出现漏诊的现象。本组研究中,观察组白细胞的检出率也低于对照组。笔者认为,可能是由于尿液分析主要通过尿白细胞中的酯酶对进白细胞检测,然而,白细胞中的部分细胞(如:单核细胞等)无酯酶元素,易对检查的阳性率造成影响。尿液分析仪对白细胞的检测率相对较高,有学者指出,可能是由于尿液经离心后,尿红细胞会有所破坏导致,而显微镜手工法只能对未破坏的红细胞进行检测,从而导致其检测的阳性率低于尿液分析仪,笔者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检测法各有其优势,进行临床诊断期间,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联合检测,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患者的预后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杨蓉.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13):265-266.
[2]李蓉.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结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24):99-100.
[3]何少雄,叶旭英.显微镜与血细胞计数仪在血小板计数中的检测作用与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12):112-113.
[4]钮开娟.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测定与显微镜测定结果差异的比较分析[J].北方药学,2012(11):78-79.
相关热词搜索: 尿液 显微镜 分析仪 观察 检查上一篇:处方用药在门诊西药的合理性分析
下一篇:鱼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