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春季仔猪常见病及其防治浅析

| 浏览次数:

中图分类号:S852.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012-01

春季气温回升较慢,有时出现反常天气,忽冷忽热,容易感冒。春天来临,万物更生,细菌、病毒容易孽生繁殖,而熬过寒冬的畜禽往往较瘦,免疫能力和抗病力下降,所以每年冬春之交,动物容易发生疾病和死亡(所谓“春泛”)。仔猪多为带菌者,应隔离饲养,为防止传播疾病,以淘汰为宜。

坚持早期治疗和连续用药的原则。对本病有效的药物较多,如抗菌素、呋喃类药物和磺胺类药物等,但在沙门氏菌中常出现抗药菌株。因此,当使用一种药物无效时,可更换另一种药物试治。

春泻病:病因复杂,要正确鉴别,对症下药

猪春泻病是春季多发病、常见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拉稀,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只有正确鉴别才能对症下药,提高疗效。

仔猪黄痢该病是一定血清型的溶血性(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腹泻性传染病。发病特点: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死亡率均高,7日龄以上仔猪发病较少。往往因1头发病,传染数头至整群。主要症状:腹泻突然,少有呕吐,粪便呈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稀粪,腥臭,病程为急性或慢性,最后因脱水消瘦而死亡。剖检可见肠道黏膜发生急性卡他性炎症,以十二指肠最明显。肠黏膜肿胀,充血,肠壁变薄,肠管松弛。防治方法:①产圈要保持干燥向阳,清洁卫生。仔猪产后24小时内最好全窝口服抗菌素类药物进行预防。②黄连素注射液3毫升(每头用量),一次肌肉注射,每日3次,连用5天,疗效显著。③白头翁6克、龙胆草3克、黄连2克共研为细末,米汤调成糊状舔剂,涂布在母猪乳房部,小猪吃奶食之。平均每头仔猪每次1克~3克,每日2次,连用2天~3天。

仔猪白痢该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非败血性、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特点:多发生于10日龄~30日龄的仔猪,发病率中等,死亡率不高,呈地方性流行。主要症状:腹泻突然,无呕吐,粪便呈乳白、灰白或黄白色浆状,腥臭,体温不高,被毛粗乱,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不洁。病程为急性或亚急性。时久者消瘦,脱水,生长发育受阻。剖检病变是卡他性肠炎,肠内容物呈糊状,灰白色,肠系膜淋巴结肿胀。防治方法:①注意栏圈、用具、食料及母猪奶头的卫生,给仔猪提早补料,以锻炼其肠道消化机能。②可用甲砜霉素、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可让其内服活性炭(木炭也可),效果更好,一般用药3天~5天即全愈。

仔猪红痢该病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又叫传染性坏死性肠炎,出血性肠炎等。主要对3日龄内仔猪危害大,一旦发病,常年在产仔季节暴发,死亡率甚高。7日龄以上仔猪发病很少。主要症状:病猪偶有呕吐,主要以排出红色黏液稀便为特征,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死亡率高,剖检腹腔积液呈红色,空肠出血坏死,肠内容物混有多量小气泡,淋巴结肿大出血。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除和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在母猪产前,猪舍可用20%石灰水或2%氢氧化钠彻底消毒。其次仔猪出生后要尽早让其吃上初乳,以增强自身免疫力,吃初乳前每头仔猪可口服庆大霉素2毫升,7日龄开始补饲时在饲料中拌入适量土霉素预防。发现病猪应立即隔离治疗,初期使用一支灵口服效果较好,如单方治疗效果不明显,可立即改用其它药剂,口服有:土霉素、黄连素、环丙沙星;肌肉注射有:肠炎速克、痢菌净、长效抗菌剂等药物。

传染性胃肠炎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其特点是病猪出现水样腹泻,呕吐和脱水,一旦有猪发病,会在猪群中迅速传染。该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补充体液,防止脱水和继发感染,常用葡萄糖静脉注射或补液盐内服,同时使用磺胺脒等抗菌素对症治疗。

轮状病毒病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冬春多发,且只发生于2月龄以内的仔猪。病状为仔猪厌食,呕吐,下痢。发病后应立即停止哺乳,内服葡萄糖盐水和复方葡萄糖溶液,有较好疗效。

猪痢疾由猪痢疾螺旋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多发于架子猪,仔猪和成年猪发病少,传播缓慢,流行期长,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可长期危害猪群。病猪排出混有多量黏液及血液的粪便,常呈胶冻状。本病药物治疗效果良好,但停药后易复发,较难根治。可选用痢菌净、黄连素、痢特灵、杆菌肽、喹乙醇、四环素等药物治疗,若发现疗效欠佳时应尽快调换药物。

相关热词搜索: 仔猪 常见病 浅析 春季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