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养,始终坚持重金延聘名师。尽管他们的教育目标是为商业培养人才,轻“五经四书”,重“礼仪、珠算、书法”,但延师时照样坚持“无功名免谈”。清光绪末期,五台县槐荫村的赵长庚先生曾在此执教数年。赵长庚,字星西,清末附生,候选训导,一生从事教学,口碑甚佳,西赵村董枢、董允炆、邓潢等皆出于赵先生门下,后俱中秀才。赵先生之子赵承绶,字印甫,乳名疯小子,生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其时年仅七八岁,因生性顽皮,其父不得不把他带到身边,以资严教。赵承绶后来成为国民党高级将领,曾任晋绥军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太原绥靖公署野战军总司令。
为了保护这座仅存的宗教历史文物,西赵村籍企业家、平遥县佛教协会副主席、武术家董金宝出资数十万元,对观音堂、关帝庙进行了彻底维修,并重塑佛像,使这座县保文物更加灿烂辉煌。
改革开放的大潮,已把西赵村带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改变了,但晋商“诚信为本,坚守拼搏”的传统精神没有变。人们有的继续耕耘在农田里,有的继承村风村俗,经营企业,各有建树。尤其是尊师重教的老传统,更把许多后裔经由求学之道,输送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岗位上。全村原有居住区整体保留了清代格局,新农村规划建设在村东“神堂沟”一带。2006年,西赵村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还修通了旅游专线,西赵村将重现更加五彩斑斓的靓丽风采。
相关热词搜索: 故里 晋商 西赵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