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上的圆孔不符合规范。很多塑料玩具的厚度小于1.58mm,刚性材料上的圆孔直径为6-12mm,插入深度大于或等于10mm,这样就很容易容易使得儿童的手指夹住。
1.4 毛绒玩具
此次我们主要对河南、重庆、四川的产销的毛绒玩具进行检测,检测过程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缝纫拼缝不牢固。不牢固很容易让儿童取出填充物,这就可能引发儿童误食;
②不可拆卸塑料小物件。儿童有可能在玩耍过程将其误食导致卡住咽喉引起窒息或者吞进肚中。
1.5 木质玩具
我们主要对福建产销的毛绒玩具进行检测,检测过程发现清漆层增塑劑超标,如果儿童误食的话对儿童发育和成长都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儿童畸形。抽查测试中发现,木质玩具材料的6种增塑剂(DBP、BBP、DEHP、DNOP、DINP、DIDP)中,以下2种物质DEHP、DINP)超出标准的限值较为常见。使用GC-MS测试的谱图如图2,结果如表2。
2 改进建议
我们针对上述的不同玩具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2.1 电子电动玩具
针对电子电动玩具出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措施对其进行改进:
①外包装薄膜过薄应该加强对GB6675系列标准的了解,将外包装薄膜的厚度加厚到0.038mm以上,同时还可以在薄膜上打孔,标准是30×30mm的区域范围内气孔率≥1%;
②非正常工作和发热方面可以加一个类似于PTC的限温或者限流元件,规定滤波电容中每次只能失效一个元件,管理好控制元器件的采购,拒绝采购劣质产品;
③导致可预见的合理滥用后小零件掉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材料太差,掉落的其实是材料中因为脆裂而掉下来的,是整体玩具的一部分;另一个就是可能是小部件,但是因为链接不牢固而导致的掉落。所以这种就应该要采用优质材料以及加固连接;
④有突出物或者尖端应该进行材料或者结构改良,同时也有些是因为其中的零部件掉了而产生的突出物,例如车轮,对此应该要加固玩具零部件的强度。
2.2 童车
对于童车玩具出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对其进行改进:
①机械强度方面要采用较粗以及较好的材料来作为童车的支架,提高其承重能力,双重鎖定保护;
②要标记安装深入度;
③根据国家规定要求减少可能会给儿童带来伤害的可能,对尖端、锐利边缘进行磨钝或者加一些保护套等;
④定期对来料进行检测,尤其是关键原材料;选择优质环保的材料(如色漆、清漆、油墨等),定期检查产品,将产品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测试合格后方能生产、销售等活动。
2.3 塑料玩具
塑料玩具检测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三点来加以改进:
①根据具体标准要求在玩具上标出警示说明,尤其是对于一些小零件、不合适3岁以下儿童玩耍等的标识和说明;
②有锐利尖端类的玩具一定要表明是3岁以上儿童玩耍的,同时要告知可能存在风险,最好让家长陪同使用玩耍;
③孔径改成其他范围,厚度在1.58mm以上,圆孔一头堵死,插入深度在10mm以内,采用非刚性材料制作玩具等。
2.4 毛绒玩具
毛绒玩具主要是对河南、重庆、四川产销的毛绒玩具进行检测,检测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采用较好的布绒材料或者加固拼缝来让儿童不容易取出,从而保障儿童安全;对于出现不可拆卸塑料小物件的要采用优质材料以及加固连接。
2.5 木质玩具
木质玩具方面我们主要对福建产销的毛绒玩具进行检测,针对其问题我们应该对玩具的关键原材料要定期抽查检验,一旦发现不符合要求要及时对供应商的产品进行掌控和回收。
3 结语
玩具供应商对玩具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不断改进其中存在的问题,使其玩具安全性能增加,让孩子玩得开心、家长买得放心。这也非常有利于玩具厂商的玩具产品销售。对玩具厂商、孩子、父母是比较有利的,对此玩具厂商应该多了解相关玩具制作的国家规定性文件,了解相关标准情况去制作玩具,使得玩具能够符合生产以及使用安全规范。
参考文献:
[1]宋子珺,肖建芳,姜健俊,等.2017网销玩具抽查质量分析[J].中外玩具制造,2018(3).
[2]李大林.广州抽检3款“海淘”玩具不合格率达100%[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6(9):10-10.
[3]朱芳.玩具产品监督抽样检测质量分析[J].质量与认证,2014(11):59-60.
相关热词搜索: 抽查 消费品 剖析 检测 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