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几何图形“圆”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 浏览次数:

摘要: 圆作为一种规则几何图形,大到圆形的天体、小到自然界的许多圆形物种,圆形十分常见。人对“圆”的崇拜,也成为一种原始崇拜。欧洲建筑,从万神庙到圣彼得大教堂,圆形的穹顶不断发展。中国园林建筑中,圆形的窗棂运用较多。中国当代建筑中,红砖美术馆、深圳万科第五园等建筑在设计上都运用了圆形,并且起到了很好的空间效果和视觉效果。“圆形”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不仅有实用意义,也具有精神意义。

Abstract: The circle is a kind of regular geometric figure, large to celestial bodies, small to many round species of nature, round is very common. The worship of "circle" is also a kind of primitive worship. European architecture, from Pantheon to Papal Basilica of Saint Peter, the round dome is continously developed. In Chinese garden architecture, circular windows use more.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Red brick gallery, Shenzhen wanke fifth garden and other buildings are used in the design of the round, and played a very good effect of space and visual. The role of "circle"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not only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ut also of spiritual significance.

关键词: 圆形;万神庙;红砖美术馆

Key words: circular;pantheon;red brick gallery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9-0095-03

0 引言

人们对天体的崇拜,似乎是在人类文明出现之初就已经存在的了。太阳东升西落,夜间星空照耀,目之所及,我们生活的世界,都和圆有着巨大的关系。天圆地方,日月星辰,无不是被圆形控制着的。所以,圆形,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充满神秘、精神意义的形状。

而“圆”在建筑设计的运用,也很早就出现了。古罗马的万神庙穹顶、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的圆形窗门,是“圆”在建筑艺术运用上的成功案例。近现代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圆形在建筑上的运用更多样化、更灵活化。如路易斯康设计的孟加拉国议会大厦,墙面上开12米的圆形窗洞,圆洞上又有走廊斜穿,并且制造对应的观赏点,形成非常强烈的画面感。这是开创性的设计。董豫赣在红砖美术馆的设计中,也特别突出“圆”形造型元素的变化性。这都体现了近现代圆在建筑设计上的运用,既有对历史建筑的传承性,又有独特的创新性。

前人对于“几何图形”在建筑设计上的运用研究的较少。特别是对于几何图形“圆”在建筑设计中的效果,研究更少。多是通过对圆形所产生的圆润感,和其他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方形等)所产生的效果,做对比性分析。较少通过研究研究圆的尺度,不同的建筑类型运用圆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所以本文通过研究不同尺度的圆形,不同时期、不同建筑类型运用圆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进行比较性分析,为以后建筑设计中更好地运用圆形提供依据和参考。

1 古罗马万神庙圆形穹顶

7駍oiiww]iiiky总结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圆,可以创造宏大的空间,神秘的气氛,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和力量(如:罗马万神庙;孟加拉国议会大厦)。圆,可以创造生活化的空间,制造随和、快乐的氛围,给人以诗情画意的感受(如:苏州园林;万科深圳第五园;红砖美术馆)。圆,可以单个运用,也可以组合运用。圆,可以在不同的空间界面上运用(如:二维空间;三维空间;四维空间)。每种运用方法所起的效果各有不同,但是都能散发出“圆”的灵性。

6.1 不同尺度的圆对建筑设计的空间效果影响对比分析

万神庙的运用了43.3米直径的圆,是人体尺度的25倍。这种夸张尺度的设计手法,容易让人产生距离感和崇敬感,被许多宗教建筑或具有宗教意义的建筑所运用。如:北京天坛建筑群中的祈年殿,其直径32米,它的尺度是人的19倍。孟加拉国议会中心墙上开了12米的圆形洞口,是人体尺度的7倍。

苏州园林中门洞上的圆形,直径一般都是和人体的尺度相适宜的。约2米到3米之间。只是人体尺度的1到1.5倍,中国传统园林对圆的运用技巧,受到了近现代中国建筑的传承,如红砖美术馆、深圳万科第五园。其圆的尺度都和中国古典园林中圆的尺度相当。

6.2 当代建筑技术、材料发展对圆形在建筑设计中的影响

由于建筑技术的限制,欧洲历史上对圆的运用,主要在宗教建筑上,以穹顶的形式出现,很少运用在建筑立面上。中国古典园林则是运用在非承重墙体或者承重性能要求较小的墙体上。而近现代,随着框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墙体得到了解放,圆在建筑立面上的运用更多变灵活了。大尺度的圆形成功的运用到了孟加拉国议会大厦墙上,产生了非常好的建筑艺术效果。圆形运用在建筑里面上的位置也更灵活了,如红砖美术馆便在几米高的砖墙底部设计了三个圆形入口。

6.3 圆在建筑设计上的运用的未来展望

圓,作为一种纯粹的几何形体,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一直被运用在各种艺术上。而在建筑艺术领域,更是有它的一席之地。虽然跨越千年,但是它在建筑艺术上的价值,不仅没有消耗殆尽,却仍然在发挥着巨大的能量。对圆在建筑设计上的运用,我们还可以尝试新的方法:如圆和其他几何图形在建筑立面上的组合运用,不同尺度的圆在不同平面上变化运用,使用更多的新材料新技术创造出特殊效果的圆等等。圆在建筑设计上运用的更多方法和技巧,也在等待我们当代和后代的建筑师去努力开创、发现。

参考文献:

[1]童寯.江南园林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3]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中国工业出版社,2004.

[5](日)原口秀昭.路易斯·康的空间构成[M].徐苏宁,吕飞,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62.

[6]董豫赣.意象与场景——北京红砖美术馆设计[J].时代建筑,2013(02).

相关热词搜索: 几何图形 建筑设计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