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新时期我国体育经济的定位与发展策略

| 浏览次数: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有了长足进步。体育经济作为第三产业也随之产生,并对物质生产和国民收入的增长起着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体育经济 定位 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经济功能与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指向社会提供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众体育和职业体育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体育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体育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体育经济概述

体育经济是指从生产和经营的角度出发,把大众的体育生活和与此相关的经济行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作为一项特殊的产业来发展。而相对的体育产业,指的就是以活动的形式向全社会提供各类体育服务的行业,是体育服务业的总称。

二、新时期我国体育经济定位

1.我国体育经济。比较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过程,结合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来看,中国体育支柱性本体产业应该定位于竞赛表演、健身娱乐和无形资产三大主体产业。但是三大主体产业的规模目前市场状况还很有限,运作也不十分规范。体育产业的结构缺陷还表现在体育劳务市场和体育技术市场的发展不足。

2.提高社会经济收益,有利于GDP的增长。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主要是有三种方式:直接性经济效益,如在体育比赛中所需投入的体育设施、服务设施、广播电视转播权的出售等带来的收益;间接性经济效益,如在奥运会申办、筹办、承办与举办过程中与奥运会的实业投资有关的经济增长效益;衍生性经济效益,指由体育运动本身衍生出来的新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如大家熟知的体育广告业、体育博彩业(足彩、体彩)等。体育的观赏性、信息传播性和高经济效益性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3.体育产业在推动城建和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的作用日显突出。从国际经验看,举办一次奥运会或者世界杯足球赛之类的大型赛会,可使举办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提高20年~50年,并提供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目前,上海有5000多家健身中心,能解决很多人的就业;深圳有160多家体育企业,这就有一大批人就业;李宁等一批世界冠军下海办公司,发展了体育产业,还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

4.体育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其他行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开始显现。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形成和发展,不仅拓展了第三产业的领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起到了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同时,体育产业是一个上游产业,它既能带动和促进第二产业中的一些相关行业的发展,也能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中一部分行业的快速发展,所以,对整个国民经济总量扩张和结构改善都有一定作用。

三、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策略

1.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体育改革力度。我国体育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完全依赖国家预算,吃“皇粮”。这种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将逐步消失,体育也处于改革的大潮中。体育部门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合作办体育,同时删减、分流行政人员: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逐步实现政体(即体育企业)分开,真正按市场规律发展体育经济。我们企业家的思维也应从工业经济的圈子延伸到体育经济领域,考察国外极富商业价值的体育产业,结合我国国情开拓中国市场。

2.提高全社会体育消费意识,大力培育市场体系。体育市场是沟通体育消费与生产的桥梁,是满足居民体育消费,推动体育发展的动力。要加强对体育消费的宣传和引导,强化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意识。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增强健身意识,努力倡导健康科学的健身理念,大力发展农村体育、社区体育、职工体育、青少年体育和老年体育,加强全民健身苑点建设,提高体育人口比例,培养更多的体育消费群体。积极引导居民的体育消费朝合理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实行分类推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体育市场体系。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依法管理能力。体育产业要发展,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经营、服务和管理队伍,有一批优秀的经营、服务和管理人才。要进一步抓好各类体育经营、管理、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特别是要吸引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加入体育产业,对现有的体育经营人才强化指导,开展国际间的体育经济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要对体育经营人才给予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体育经营人才的培养,可通过培训、引进、聘任和聘用综合型体育经济人才,逐步建设一支懂管理、善经营、知识面广、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管理、体育经营开发人才队伍。

4.整合提升体育系统产业,增强本体产业的发展。坚持“以体为本,全面发展”,加快体育系统产业发展作为重点。积极调研现有本体产业发展思路,寻找今后快速发展的突破方向,开发和盘活现有体育系统国有资产,提高经济效益。体育系统经营单位要依托社会,面向市场、挖掘潜力,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注重资本运作和科学化和效益最大化的运用,兴办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体育产业实体,开展多形式体育经营创收,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5.加大对体育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植力度。一是要尽快制定体育投资法规,规范财务运作,确保体育投资者的利益,如允许企业对体育的赞助费记入成本;二是要赋予著名运动员、教练员广告权;三是要规范现有体育产业中的税制、税率及征收年限;四是要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分散的体育场所,实行土地置换、盘活存量,集中建设,以利于体育经济的综合开发。

参考文献:

[1]刘春来:论体育的经济功能与价值[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12

[2]许国喜:关于体育经济若干问题的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6,10

[3]梁晓龙:对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08)

[4]杜福生:论体育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生产力研究,2005(04)

相关热词搜索: 新时期 定位 策略 我国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