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新时期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 浏览次数:

摘 要:体育用品业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体育事业以及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研究和分析了我国体育用品业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体育用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体育用品业 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7(a)-0249-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体育用品业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我国体育产业以及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的现状

1.1 体育用品企业数量众多,但质量不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体育用品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各类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纷纷出现,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大都集中在华东、华南、华北地区。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包括运动服装、运动器械及器材、健身器械、户外运动装备及奖品、娱乐及场地设备、裁判员及教练员用品等。这些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以“家庭作坊式”为主,同现代企业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就我国广东省而言,往往一个区县就有上千家生产运动服装等的“企业”,而这些所谓的“企业”也没有自己的品牌,同国外优秀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相比差距明显,这充分表明我国体育用品的质量不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1.2 体育用品企业的技术、营销能力不足

一个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主要包括研科研、技术力量、工艺技术水平、产品技术状况等的综合能力。而目前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技术开发大多采用自行开发与技术引进的方式,相对于国际优秀的体育用品企业来说,差距是非常明显的。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产品营销的能力。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大多注重体育用品的制造上,其营销能力严重不足,这是制约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1.3 体育用品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体育用品的消费需求也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运动服装、食品饮料等进入了人民的日常消费,而一些中高档的健身器材也在家庭当中普及开来,这表明我国体育用品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 当前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市场集约化程度较低

目前,我国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已超过3300家,数量还算可观,但大多都是小企业,与现代企业相比差距较大,在世界排行在前的大型现代化企业几乎为零。另外,这些企业存在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产品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

2.2 管理体制不健全

体育用品市场是一个竞争性的市场,对这一市场的管理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虽然我国于1993年就已经成立了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但由于该联合会是由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等七家单位联合发起的,是“条条”分割体制下的产物。因此,并没有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提供行业发展信息、协调企业间的关系等方面发展应有的管理职能,实施有效的行业监管。近年来,国内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相继出现了一系列不正当竞争行为。

2.3 产品技术含量低,技术创新能力差

体育用品业作为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目前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先进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和品牌。而我国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至今仍以常规技术为主,缺乏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的能力。

2.4 体育用品市场人才匮乏

我国体育用品市场人才匮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少高素质的营销人才,特别是熟悉国际市场、能够拓展国际贸易渠道的高水平营销人才;二是缺少高素质的企业家。尽管我国体育用品企业数量众多,但企业家素质普遍不高。因为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大都规模较小,技术含量较低,且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较为普遍。三是缺乏专业技术研发人才。这一类人才是我国体育用品企业人才结构中的薄弱环节,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体育用品企业创立自己的品牌,此类人的需要将会更加激烈。

3 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的对策

3.1 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调整产业结构

体育用品业的发展要走现代化企业发展的路线,这就要求我国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坚持改革、改组和加强企业管理的基本方针,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

体育用品生产企业要以产权所有制调整为契机,切实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以产品专业化发展为重点的经济规模。规模较大的企业可通过资产重组、兼并、联合等形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以达到规模化效益;规模较小的企业则可通过适度的技术改造,加强与大中型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的互补和共享。

3.2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发展,企业要想实现高起点创新,形成技术竞争的优势,就必须加快技术专家队伍、管理人才队伍和企业家队伍的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建立无形资产评估制度、技术开发奖励制度、技术入股制度或期权制度等经营制度。

3.3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企业的技术要抓好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结合、技术创新与结构调整的结合。要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就必须增强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能力。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第一,加快技术中心建设,规模较大,有条件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都要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第二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企业要提高技术开发的费用,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探索新的融资渠道;充分发挥金融部门的投资主渠道作用,设立专项贷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资金投入,着力开发计算机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体育用品生产中的应用。

3.4 加强体育用品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一是国家可通过制定相关专项计划,设立想过企业发展基金,鼓励企业进行联合开发;二是组织体育用品企业开展合作攻关、合作开发、合作试验与技术支持;三是促进国内体育用品制造业与销售业之间的联合,加强二者之间全方位的合作,引导大中型企业发展品牌店、专卖店,鼓励多种形式的厂家直销等。

参考文献

[1]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齐富田.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及前景[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9(3).

[3]刘明辉.我国体育用品业如何应对入世后的机遇与挑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

相关热词搜索: 新时期 体育用品 对策研究 我国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