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措施,推动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升级;决定较大范围下调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
会议指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营造更加公平、透明、便利的外商投资环境,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努力保持我国作为全球外商投资主要目的地地位。
会议明确指出,一是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已明确的取消或放宽汽车、船舶、飞机等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的承诺。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积极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原油、铁矿石等期货交易,支持外资金融机构更多参与地方政府债券承销。二是对标国际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今年7月1日前要完成修订出台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工作。将清单内投资总额10亿美元以下的外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下放至省级政府审批和管理。简化外国人才来华工作许可程序,在中国境内注册企业选聘符合条件的外国人才可在2个工作日内获发签证。三是保护外资合法权益。严打侵权假冒、侵犯商业秘密、商标恶意抢注等行为,大幅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法定赔偿上限。四是强化国家级开发区利用外资重要平台作用,示范带动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五要完善和用好信贷、用地、社保等支持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引导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和现代农业、生態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多位专家表示,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开放。为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效果,要将开放立足点从优惠的政策和廉价的资源转向投资营商环境的优化。
“受历史、观念、体制等因素影响,我国部分地区投资营商环境还有一些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比如部分领域对外资的市场准入门槛仍然较高等。”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表示,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应从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三方面入手。此外,还要着力提升外资利用质量,更好地发挥其在支持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比如引导外商投资结构从以传统制造业和重化工业为主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等领域为主转变。
会议指出,进一步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有利于扩大开放、满足群众需求,倒逼产品提质、产业升级。会议决定,从今年7月1日起,将服装鞋帽、厨房和体育健身用品等进口关税平均税率由15.9%降至7.1%;将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进口关税平均税率由20.5%降至8%;将养殖类、捕捞类水产品和矿泉水等加工食品进口关税平均税率从15.2%降至6.9%;将洗涤用品和护肤、美发等化妆品及部分医药健康类产品进口关税平均税率由8.4%降至2.9%。有关部门要落实降税措施,防止中间环节加价获利,让广大消费者受惠,促进国内产业竞争力提升。
相关热词搜索: 国务院 投资环境 关税 外商 日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