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2年以来,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这预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如果要在市场竞争中迎接新的挑战并能够处于不败之地,企业就必须要加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信息化建设的脚步。通过分析印刷业实施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以及管理信息化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根据企业情况,引入ERP系统;发挥ERP的作用,实现管理过程信息化;组建企业IT部门,赋予其真正的权利;对员工进行ERP相关的培训,增强企业整体的技术实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拓营销信息化。
关键词:印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RP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3-0086-03
大数据时代,数据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趋势。由大数据所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思维和工作等方方面面,从而引发了大数据时代所特有的思维层面的变革、商业层面的变革以及管理的层面变革。如果要在市场竞争中迎接新的挑战并能够处于不败之地,企业就必须要加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信息化建设的脚步。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开始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并取得巨大的成功。国际化的管理信息建设日渐高涨,美、英、日等国家相继提出了适合本土的信息化建设计划。20世纪90年代,国内的一些大企业也着手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数目大,地区遍及广,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低、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总体来说,中小企业的管理信息化程度处于起步阶段。在各种竞争、挑战充斥市场的情况下,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大企业乃至中小企业要面对的核心问题。而管理信息化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有无法替代的优势。
性质不同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也会有所不同,侧重方向也不同。作为传统产业的印刷产业独具特色。印刷品种类繁多,还要按照客户的定制化要求进行印刷,使得企业无法进行统一生产,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没有核心竞争力。印刷企业要想大幅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管理信息化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则是各个印刷企业的必争之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印刷产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印刷产业既是生产业,也是服务业。因为它的主营业务是印刷期刊、杂志、教科书等出版物、包装装潢印刷品以及其他印刷品,但是印刷这些产品都是为出版社、批发商、企业等客户服务。市场对印刷企业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但是印刷企业获得的利润确实越来越少了。印刷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印刷品种类繁多,印刷业务量不足,单位价格持续走低,生产交货周期日益缩短、应收账款变成坏账等诸多问题困扰着印刷企业的经营者。在这种情况下,印刷企业就必须接受市场的挑战,需要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管理信息化中寻求突破点,利用这些新科技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高的利润,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印刷企业中92%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资源浪费现象随处可见。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才能使企业可持续发展。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必须开发新的管理方式。
印刷是将信息大量复制的物理过程。为了实现这个物理过程,需要进行接单、印前设计、打样、制版、印刷、印刷加工等多道工序,所以我们将其分为印前处理、印刷和印后加工三大环节。印前处理是在整个生产过程的经营和设计部门,印刷及印后加工是在生产车间和印后加工车间。多工序、多台机器离散作业,生产受时空及物理可移动性的限制较大,需要必要的仓储空间和库存,生产的平衡性、连贯性不强,操作者在整个生产线中的作用较大,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受操作者的经验和技能影响等是印刷生产的特点。
日前,我国大部分印刷企业多为人工管理模式,主要是在业务处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方面。具体表现:一是信息的传递速度慢,共享程度低,造成部门之间信息不一致;二是对信息的再加工和处理能力不达标;三是数据的时效性差,因为企业的综合统计数据一般需在月末、季末或者年终通过计算得到,而这些数据早已过时;四是组织结构存在问题,例如,结构臃肿、部门间的横向沟通比较困难、对外界的变化反应不迅速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降低了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还削减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一、印刷企业信息化的内容
将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生产流、业务流等多方面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进而实现企业的自动化运营和形成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是印刷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标。工作流程信息化、生产流程信息化、商务流程信息化及运营管理信息化四个方面组成了印刷企业信息化。工作流程信息化主要包括产品的信息化和设计的信息化。产品的信息化主要依靠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实现的。设计的信息化主要依赖于信息化辅助设计软件,例如CAD、CAE、CAT、CAAP等软件。生产流程信息化主要是将自动化技术、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运用到生产流程中去,解决生产流程中寻在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商务流程信息化就是指企业的整个跟客户沟通的过程实现信息化。运营管理信息化是指在企业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为了逐步提高企业自身的运营管理水平,结合自身情况,引入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提高企业经营者的决策能力,帮助企业经营者做正确的决策。
二、利迪印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企业明确自身需求,是企业进行生产管理信息化的前提条件,否则实施生产管理信息化工作就没有意义。在引入ERP系统之前,利迪印务的高层管理人员要明白并且能够回答:一是企业要信息化,企业目前有什么信息化的工具?二是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化工具?三是企业要怎么办才能实现管理信息化。通过对利迪印务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期调研考察,发现利迪印务整体的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它的企业信息化只限于劳动人事、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简单的文字办公以及企业通知、公告等日常信息在企业局域网中传播,对企业的生产管理、商务流程以及企业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涉及得比较少。针对利迪印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结合印刷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内容,基于ERP系统构建利迪印务管理信息系统。
1.根据企业情况,引入ERP系统
印刷企业引入ERP系统,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购买现成的管理系统软件,直接应用到企业中去或者根据企业业务流程的要求,局部加以改进再应用到企业中去。国内的ERP系统软件有“方正印略”系列、傲思奇印刷业ERP、金蝶ERP、用友ERP香港麦肯集团开发的PMS。傲思奇印刷ERP系统支持批号级跟踪和相应查询,可以全过程、准确地记录企业每一笔物料进出以及生产过程所有操作的细节。该ERP系统由采购货仓子系统、营业生产子系统、物料控制子系统三大系统组成。深圳市旺盈纸品有限公司和东亚纸制品有限公司都引进了傲思奇的印刷业ERP软件,并取得了成功。湖北新华印务有限公司自引入并实施了方正全略印刷ERP系统以后,实现了企业自身的业务流程重组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国外的ERP软件有SAP、甲骨文、四班公司的ERP系统等。
在ERP系统选型时,它除了要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之外,还需要考察ERP系统的功能深度和ERP系统供应商的售后服务。ERP不是几台电脑简单地随便组合,是特殊消费品。ERP系统所涉及企业人员需要经过ERP专业人士的培训才能上岗操作。企业处在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期间可能会需要ERP系统的升级或者改造等问题,这则需要ERP供应商在业内要有一定的研发实力,能够实时、连续为企业进行ERP系统的升级或者改造提供技术层面上的支持。
第二种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要求,委托相关的信息开发公司设计研发。第二种方式需要企业的经济实力雄厚及技术实力较强,并且认为现有的这些管理信息系统不适用自己的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上海界龙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了“印友ERP软件”,该软件在界龙实业应用取得成功。结合界龙自主研发ERP成功案例,发现在整个研发过程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与研发人员要充分地沟通交流时必不可少的。
2.发挥ERP的作用,实现管理过程信息化
各部门的数据、各生产环节的数据全部都导入了企业的ERP系统。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ERP的查询模块查询到企业各项产品的生产进度、财务应收应付账款信息、原材料、产成品的库存信息等各项信息,进而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究其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ERP系统对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起推动作用。印刷生产过程较为复杂,涉及的部门较多,在保证交货期的前提下,需要进行方案策划、工艺设计、组织生产三步骤。业务流程重组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能对客户做出快速反应的生产流程,同时,还能够对企业管理机构进行重组,建立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扁平、高效率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重组的具体做法如下:将打样与产品设计融合在一起。这样做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客户价值,如果企业能够在较竞争对手短的时间内按客户的要求提交产品样品,就有很大的机会得到这个订单。
ERP创造生产管理的信息化。订单业务人员严格按ERP系统的要求下订单,并对业务做详细说明,管理人员随时随地查询企业的订单,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保证必要的供货周期。企业也可以利用ERP系统进行生产控制系统的重组。经营部门根据生产任务开制ERP订单,实现无纸化办公。该ERP订单传至生产管理部门,生产管理部门调度人员根据ERP订单统一开制生产传票。不同的传票需传至不同的工序部门,根据传票的规定各工序部门安排生产。各工序完成本职工作后,需在ERP系统上实时反馈进度和度量,生产调度人员则根据实时生产进度及时安排和调整生产任务,对整个生产流程实行实时的在线监控,确保生产指令的下达和执行。各个工序的信息实现了共享,打破了以前各个生产工序存在的“信息孤岛”模式。
3.组建企业IT部门,赋予其真正的权利
缺乏技术过硬的人才是企业管理信息建设中的硬伤。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其建设周期漫长,而且见效缓慢。所以整个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经营者、领导者的大力支持,还需要既懂计算机技术又熟悉印刷业务的人才。原先,企业从事相关IT工作的人,只是负责维修电脑、机器等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组建企业内部的IT部门。在引入ERP系统的过程中,IT部门负责和ERP供应商进行接洽。企业经营者的观念也要进行转变,实行放权。企业要不断地重视IT部门,并赋予IT部门相关的权利,使得IT部门的责任与权利相对等。
因此,IT部门的负责人必须满足以下要求:一是精通计算机技术和印刷业务的整个流程;二是有一定的领导威信和组织能力,有能力组建一个团队,带领整个团队完成IT部门相应的工作;三是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协调好IT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ERP系统供应商、顾客等之间的关系。
4.对员工进行ERP相关的培训,增强企业整体的技术实力
开展全员培训是企业管理信息化非常有必要的一环。员工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的主力军,如果企业的员工都不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知识,那么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无从谈起,引入ERP也就没有必要了。进行员工企业信息化知识的培训是企业实行管理信息化的软件投资,这需要与硬件投资同时进行。因为这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环节,接单到资金的回笼这个过程影响到每一个员工。培训应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从企业管理者到各部门的员工,由浅入深地,循序渐进的改变企业原先的管理方式,形成上下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和学习型组织,最终使得员工能够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的认识,改变传统管理方式的惰性。
对员工进行ERP相关的培训,不仅减轻了IT部门的工作量,还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素质和增强企业整体的技术实力。
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拓营销信息化
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这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将现代通信设备和信息资源结合起来的营销手段发展地越来越快了,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了,例如电子商务B2B、B2C、O2O模式、网络营销、电话营销、微电影营销、博客营销、微博营销等。
开拓营销信息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经营者要高度重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作出部署;二是信息化基础要建设好,注意公司涉密数据的保护;三是结合印刷企业发展趋势和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推进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和重组;四是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能够最快速度地获取市场变化信息;五是逐步搭建和完善网络集约化的电子商务平台,将企业的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紧密得衔接,形成信息高度集成和共享、业务互动频繁、高效的商务运作联盟。
三、结论
在大数据时代的大背景下,印刷企业管理信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印刷企业实施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企业购买几台计算机或者信息管理软件这么容易的事。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高度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经营过程、生产流程、组织结构以及企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印刷企业要在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不断地摸索,发现现存的困难和挑战并战胜它们,必将实现企业的管理信息化,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益。世界信息技术迅速地发展,将会有源源不断的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到印刷企业管理中来。同时国家政府也在颁布相关的政策,不断地扶持印刷企业的发展。因此,印刷企业(包括中小印刷企业在内)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会越来越宽。
参考文献:
[1]张玉林,仲伟俊,薛锦.企业信息化建设关键问题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9).
[2]刘秋生,陈燕.生命周期视角下企业信息化建设关键过程风险识别[J].科技管理研究,2012(22).
[3]毕霞,葛涛安.影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3).
[4]周 .ERP系统在印刷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0(6).
[5] 云凤.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J].经济问题,2013(3).
[6]罗微.中小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与实现[J].科技创新导报,2012(15).
[7]秦必瑜.浅谈中小印刷企业信息化建设[J].经营与管理,2008(4).
[8]陶振扬.包装印刷企业加快管理信息化建设刍议[J].印刷杂志,2007(12).
[9]白学军.印刷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5(2).
Study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he Printing Enterprises in Anshan City
In Case of Lidi Printing
CHU Yu-ping, CHEN Shuai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shan 114051,China)
Abstract: Since 2012, large data word to be mentioned more and more, which indicates the coming of the era of big data. Meeting the new challenges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n an invincible position, printing enterprises must accelerate the pace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to maintain the advantage. In this paper, we constructs Lidi print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y analyzing the necessity and content of manage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printing enterprise, which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printing enterprises in Anshan city to constru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Key words: Printing Enterpris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ERP
相关热词搜索: 鞍山市 信息化 印刷 企业管理 研究上一篇:五面来风话出版
下一篇:在义乌打拼的苍南印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