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春联

| 浏览次数: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将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欢乐、祥和的气氛。

“春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是对联的一种。清代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说:“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古人视桃木为“神木”,先是在上边刻上传说中的神仙的画像,放于门侧,用以避邪,后来又在桃符上题写符咒,称为题桃符。五代时期,桃符上开始出现对偶警句,这便是对联的雏形。明代,桃符改称“春联”。明太祖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还亲自为人题写春联。经朱元璋的提倡,春联便沿袭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春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文字可长可短,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哪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首先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能多也不能少。其次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相当于音调的上声和去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相当于音调的阴平和阳平)。再次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即“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最后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此外,对联还必须直写竖贴,上联张贴于右边(古代以右为上),下联张贴于左边,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相当于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春联不仅是节日的装饰,也是人们对未来的寄托,对新春的祝颂。如“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形象地表现出春光的明媚鲜亮,表达了对美丽春色的热爱之情。再如“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上联写春回大地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下联写各行各业欣欣向荣的景象。全联展现了祖国春色满园、百业兴旺的美丽繁荣的景象。又如“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联语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们满心喜悦地辞别过去的一年,迎接新年的到来。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多注意对联,用心去感受这一文化精髓所蕴涵的丰富的精神营养,把广阔丰富的生活看成是学习语文,乃至学习一切知识和本领的大课堂。

相关热词搜索: 春联 瑰宝 中华民族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