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云南香格里拉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也是著名的旅游名城,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文化的原生性和完整性,形成的“香格里拉”模式是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典范。黔东南州与迪庆香格里拉有相似之处,黔东南州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少数民族旅游文化开发提供了条件,从文化旅游的角度考察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民族文化的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二者和谐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香格里拉模式; 黔东南州;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 旅游开发
一、香格里拉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迪庆州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发展。迪庆州立足香格里拉品牌,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和建设,以普达措国家公园为代表的一批高品质旅游产品逐渐形成,香格里拉品牌挤身全国旅游十大影响力品牌之一,曾荣获“年度最具活力的旅游地区”奖等荣誉。
2011年,据核算,香格里拉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3863万元,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42.6%,县累计接待旅游人次613.2万人次,同比增长35.59 %,其中,国内旅游总人数为548.29万人次,增长37.9%;实现旅游总收入581152万元,同比增长25.84%。其中,国内旅游总收入为366660万元,增长43.26%。2012年,香格里拉县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757.21万人,完成旅游业总收入70.41亿元,同比增长21%。
二、黔东南州旅游发展成就
三、香格里拉和黎平发展旅游业相同点:
(一)旅游资源丰富
都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这是发展旅游事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极富特色的、深藏文化底蕴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也是很多地区无法比拟的
(二)民俗文化独特
民俗风情独具特色、丰富多彩,这些人文资源的发掘、整理,创作,传播,给旅游事业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快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形成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特色经济。
(三)政府的推动
“旅游兴州”、“旅游兴县”、“原生态黔东南” 等一系列宣传会展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了香格里拉和黔东南地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思路
(一)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建设
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不同层面,开发推出更多的旅游文化项目,深化民间歌舞文化、民间节日文化等项目。在努力营造旅游精品的同时,要着眼于产品的多样化,针对游客个性化、多样化以及参与体验的需求特点,形成档次与规模相结合、数量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旅游开发规划和管理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不能一拥而上,旅游主管部门应该按照已经制订的总体规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开发,避免重复和滥用资源。不要为了迎合游客猎奇心理而一味追求热闹、好玩、新奇、刺激,丧失了自己的文化特色,造成对民族文化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使民族文化旅游得以永续利用和持续发展。
(三)优化整合资源,走联合开发之路
对区内的旅游资源也要进行特色定位、资源整合和联合开发,明确各村寨的功能和竞合关系,确定各村寨最适合发展的文化旅游类型,实施串联组合开发,设计循环旅游路线,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旅游区,提高区域旅游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四)加强交通、住宿等硬件设施建设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对各种旅游要素进行综合开发和统筹安排。在进行旅游开发时,要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可进人性和接待条件,优化景区之间和景区内部的交通。同时,还要尽快改善接待条件,尽快改变住宿设施落后的局面,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肖潜辉.黔东南州旅游调研报告 [R].凯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旅游局,2003,8.
[2]李再勇.黔东南州发展旅游业的思考 [R].凯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旅游局,2003,9.
[3]龙彦青. 快速发展中的香格里拉县旅游业存在问题研究 [R]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2012,9
相关热词搜索: 迪庆 香格里拉 旅游文化 民族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