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为旅游行业发展服务问题初探

| 浏览次数:

[摘 要] 当前中国旅游业正迅猛发展,图书馆应该抓住这个机遇结合自身特点与旅游业共同发展、互动双赢。图书馆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旅游部门开发新景点,扩展旅游内容与旅游服务的重要依靠;图书馆在收藏利用旅游信息文献资源的同时,也创建了特色馆藏,挖掘了服务潜力,使图书馆事业与时俱进地发展。

[关键词] 旅游资源;旅游文献;图书馆;图书收集

[作者简介] 许文君,广西桂林图书馆助理馆员,广西 桂林,541002

[中图分类号] G250.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23(2011)10-0062-0003

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中,旅游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重要性上升到国家经济战略地位。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报告, 21世纪头几年,世界旅游业产值超过了9.6万亿美元。因此,旅游业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和世界上最大的价值创造者。旅游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这就需要通过专业机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搜集与本地旅游业相关的信息文献资源,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并合理地展示以供旅游部门和机构有效地利用。承担着“保存文化遗产,传递科学知识”职能的图书馆,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社会认可度,在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信息资源支持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旅游资源是旅游者参观游览的目的,也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支撑点。图书馆根据自身的渠道优势,整合各项人力物力资源,科学地、有序地收集特色旅游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系统地开发整合,提供快捷便利的利用途径,更能使不同地区的旅游服务项目呈现出各自鲜明的个性和特征,不断吸引更多的、质量更高的游客,促使旅游行业和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图书馆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表现

(一)对本地旅游业的文化进行包装

文化包装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文化品位,这是增强旅游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对旅游业来说,厚重的文化意蕴才是未来永葆活力的温床,而图书馆的地方性旅游数据库的建设,对于提升本地旅游文化的底蕴有着莫大的促进作用,旅游业对图书馆的要求是为其展示旅游业的文化底蕴。

以图书馆海量的旅游性资源和数据作为参考,从文化背景中寻找最独特、最适合本地旅游市场开发的立足点,结合本地景观的优势与文化的特色,形成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在宣传推广的文化包装上,突出神秘感和独特性,进行必要性炒作营销。

(二)以自身的特色信息服务为旅游业提供参考咨询

图书馆是海量信息的收集中心,在需要查询参考旅游方面的资料时,除了互联网,图书馆是最好的选择。从大的方向来说,图书馆相当于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的参考咨询部门。图书馆对旅游信息资源日积月累地收集与开发,其旅游数据库在为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购、娱乐等信息方面,能够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翔实的参考。由于这些信息隐藏于各种信息文献资源中,图书馆需要根据本地旅游业的特点,对相应的旅游信息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只有丰富相应的旅游信息资源,才能增加旅游者对目的地的了解,提高对本地旅游设施和旅游节目的兴趣。

(三)在开发本地旅游资源方面具有优势

图书馆的旅游数据库通过保存、甄别、归类各种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资料信息,可以对本地的旅游资源作出全面而准确的评价分析,从而成为本地旅游资源的信息参考咨询中心,使本地的以及外来的游客都能对该地区的旅游资源的总体情况有着较为全面的认识。

从游览方面来看,图书馆作为现代化的信息中心,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这些城市文化的象征和文明的标志,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的互相结合,彰显了鲜明的时代和人文特征。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本身就是图书馆,比如英国的马克思纪念图书馆,大不列颠博物馆的大英图书馆,1987年建成启用的北京图书馆,中国的四库七阁、天一阁等,都是闻名遐迩,让游人津津乐道的文化胜地和旅游景点。再如上海图书馆新馆已被誉为上海十大文化景观之一,代表了上海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水平。

从购物方面来看,很多图书馆以本地特色为载体,融合图书馆的独特文化和形象,开发出了特色鲜明的旅游纪念品进行经营。在娱乐方面,现代图书馆拥有比较齐全完备的多媒体设备和资源,如电子阅览室、视听资料室等等,可以提供各种诸如互联网服务、数据下载、远程共享以及远程通讯等娱乐活动。而品种繁多的图书报刊资料,也使游客享受另外一种休闲服务。

(四)为本地区的旅游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服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旅游地区的图书馆机构与本地旅游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作为信息资源中心,图书馆还应与本地经济发展相适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为旅游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信息,为旅游企业提供参考信息,为旅游景区提供咨询信息,为广大游客提供旅游服务信息,以图书馆丰富的反映本地区经济社会状况的特色馆藏为基础,为本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图书馆不仅能提供文化旅游资源,也能推动旅游业的更广度、更深层次的发展。现在游客旅游的需求日益提高,不仅需要欣赏自然风光,也需要对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历史变革等情况进行了解,这就需要利用到图书馆的相关旅游信息。

(五)宣传环境保护

旅游业在发展中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旅游对环境产生的危害,这个问题日益严重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图书馆的职能之一就是教育大众,提高国民素质,对旅游也有着提高游客文化和道德素质的社会责任。图书馆可以通过组织一系列活动来扩大宣传和影响力,提高游客素质,保护本地旅游环境,从而为本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二、图书馆旅游信息资源建设的不足

目前来说,我国图书馆旅游信息资料的建设发展与高速发展的旅游产业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在开发利用旅游文献信息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有特色的、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帮助的旅游信息还很匮乏,与旅游业发展的形势脱节。具体表现在:

一是旅游文献的收藏体系存在不足。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旅游科研与教育的进步,以及旅游文献数量的日益增加,图书馆越来越重视旅游文献资源的开发与收藏。但由于传统的思维模式的束缚和图书馆本身对旅游业认识的局限性,对旅游信息资源的收集范围不够科学,或与本地实际旅游情况不符,而且许多与旅游有关的信息没有归入收集范围:如旅游信息文献资源的收集范围还不够广阔,旅游部门、旅游机构和旅游企业的重要旅游信息信息,旅游会议信息,旅游类文艺作品发表或获奖信息等很少纳入收集范围。

二是由于图书馆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约束,信息意识淡薄,服务观念和方式落后,缺乏专业人才,导致图书馆在运用旅游信息资源为旅游管部门、旅游机构和旅游企业提供参考咨询服务时,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

三是对旅游类图书信息的二次开发还很不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旅游信息资源的利用还流于表面,没有充分发挥旅游信息资源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对旅游信息资源进行整理、提炼、去粗取精等方面挖掘得还不够深入,没有整合出文献的潜藏价值,旅游信息资源馆藏没有特色和深度,无法有效及时地提供特色服务。

四是服务方式落后,无法有效地运用现代化工具和渠道开展信息服务,不能有效迅速地进行资源共享。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经济的日益发达,当代图书馆发展的趋势是数字化和特色化,只有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信息开发和利用,才能迅捷有效地建立旅游文献特色数据库,并为信息资源的便利利用提供保障。

三、图书馆改进措施

(一)完善收藏体系,多渠道地收集旅游信息资源

由于传统观念和习惯使然,一直以来图书馆的旅游文献资料没有被充分地开发提取,查阅这方面文献信息资源的读者并不多,没有形成与之相关的图书馆业务和文化。开展旅游信息服务的图书馆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图书馆发展的要求,多渠道、多角度地收集旅游信息资源。

最能反映地方特色的资料是地方文献,它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图书馆的旅游数据库建设应以地方文献为基础,通过扎根本土文化,实现个性化和特色化,把旅游和信息进行有机的紧密结合。而地方文献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对旅游资源的记载不一定是专指的、连贯的和有序的,而是分散在各种史料、方志、新闻、文学作品,以及政府的规划计划中。从中提取旅游数据库需要的资料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图书馆人员需要较强的图书馆专业素质和较敏锐的与旅游经济相关的嗅觉。

所以,对地方文献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来收集。除传统的收藏方式如到书店订购、选购外,还可通过一些非正式渠道如与其他馆进行资料交换,接受机构的捐赠、网络下载等方式征集,以保证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特色性,做到旅游文献信息资料或独家拥有,或收藏全面,或特色收藏,通过不断地积累丰富馆藏。如一些图书馆的阅览室或资料中心,将特定资料文献进行系统的编排和整理后进行陈列,定期进行开放展览,有效地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需要为旅游行业发展提供帮助的图书馆,只有通过收藏大量的特色旅游信息资源,才能为本地区的整个旅游行业和旅游经济服务,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尤其是在为一个新的旅游项目服务时,为加深开发项目的内涵吸引游客,图书馆需要提供相关的社会沿革、历史地理、民俗风情等史料典故。总之,图书馆在为旅游行业服务时,收藏旅游资料必须要全面。

(二)进行二次文献深度开发

现有馆藏资源信息需要深度挖掘其潜藏价值,对已有文献进行整理、提炼、去粗取精,将其加工转化为二次文献,将各类旅游信息资源系统化、条理化、以便于检索和利用。同时,广泛开展咨询服务,提高旅游特色服务的层次。

(三)成立旅游文献中心

将图书馆的旅游信息资源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独立旅游信息资源中心,使读者能及时高效地检索和利用到所需信息,提供更专业化、更具特色的旅游信息利用服务。同时,独立出来的文献在开放时间、办理手续、服务方式上可以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规定,以提高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耗,从而更好地为本地区旅游经济服务,为本地区旅游教育服务。

(四)以数字化、网络化手段建设旅游信息资源

现代图书馆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馆藏资源向数字化发展,馆内的特色文献更需要实现数字化。因此,为旅游业服务的图书馆建立旅游资源数据库水到渠成。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条件下,旅游信息资源的提供利用更为便利,检索手段更先进,还可以通过远程共享等手段实现资源共享。还可以建立自己的特色旅游信息网站,向社会发布相关的旅游行业和服务信息,也可以建立旅游类型的互动论坛,通过交流互动,收集旅游部门、旅游机构、旅游企业、旅游从业者以及游客各种建议和意见等信息,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营造高效和谐的服务环境。

[参考文献]

[1]黄坚,段连秀.图书馆旅游信息开发初探[J].图书馆论坛,2002,(3).

[2]唐俊雅,伍世代.旅游管理信息化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9).

[3]吴佳.旅游文化和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02,(2).

[4]钱益春.信息化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2).

[5]杨青. 旅游文化与图书馆[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2).

相关热词搜索: 初探 信息资源 行业发展 图书馆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