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Taikonaut三人行

| 浏览次数:

神七记忆之面孔

你知道“Taikonaut”吗?当神七上天的时候,这个词语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的报道中。它是汉语拼音“Taikong”(太空)和希腊词“naus”(航行者)组成的,按照牛津简明英语辞典中的解释,它专指中国航天员。

2008年,“Taikonaut”等同于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

都是苦孩子

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都出生在1966年,前后不超过两个月。除了年龄,更为相仿的是三人贫寒的家庭。

小时候,翟志刚家里生活非常困难。父亲长年卧病在床,一个大家庭全靠母亲支撑。但目不识丁的母亲对子女上学却毫不含糊。翟志刚回忆说:“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到街上卖炒瓜子,风里来雨里去,每天晚上回来,用她粗糙而又裂着口子的双手将一张张发皱的角票分币点捋平整……”翟志刚心里很难受,于是提出退学来帮母亲支撑整个家庭,一向慈祥的母亲却发火了。母亲流着泪对翟志刚说:“妈不识字,也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我认准一个理,你这个书必须念下去!”

刘伯明在六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小时候,家里很穷,刘伯明却很懂事。假期里,他都要上山放猪。在依安一中读书时,学校离家有20多里地,别的同学都住校,但懂事的刘伯明为了省住宿费和餐费,每天骑自行车往返40多里路,也因此要比别的孩子早起两三个小时。高一暑假,刘伯明还到一个砖场做过工,那一段艰苦的求学生涯,让刘伯明在收获好成绩的同时,也锻炼出了强健的体格。

景海鹏的求学路同样艰难,父亲靠绑扫帚赚点微薄的收入,同时供3个孩子一起上学。因为太过困难,身为老大的景海鹏还差点辍学。所以他格外珍惜读书的机会。说到景海鹏的时候,他的初中语文老师张老师赞不绝口:“挺好的一个娃儿,诚实得很。”今年71岁的张老师回忆,那个时候的景海鹏就很能团结同学,和班里的同学关系搞得都很好。张老师说,他怎么也预料不到,景海鹏能取得现在的成绩。

厚积薄发

1985年,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人先后入伍,成为空军部队的飞行员。

当亲朋好友跑来告诉翟志刚考上空军飞行学院的消息时,母亲比他还激动。临走的前一天,母亲从贴身的小包里掏出一张带着体温的5元钱,硬塞到儿子手里。翟志刚忍不住心酸,搂住白发苍苍的母亲哭了……在母亲殷切的目光注视下,翟志刚一步步成长起来。先后任飞行中队长、飞行教员。1995年5月的一天,翟志刚参加飞行训练。忽然,一股强劲的气流卷起沙尘暴向机场袭来。当时,他正在返航途中,目视已看不清地面,风速10米以上,他驾驶战机,完全凭仪表安然着陆。那一次,他荣立了三等功。

空军招飞在县城初试时,刘伯明的父亲才知道儿子悄悄报了军校,父亲记得儿子说过:“家里的负担太重,当兵能省一大笔费用。”据刘伯明高中时的班主任、现在他的母校依安一中的校长张福林介绍,当时刘伯明在他们班级一直学习很好,学习成绩一直是班级的前三名。以他的学习成绩,他完全可以考上大学。面对儿子的懂事,父亲感到骄傲。那一年,经过重重考试,刘伯明成为学校几年来招飞唯一被选上的学生。四年的飞行院校生活结束时,125名同期学员,飞出来的只有25个,这其中包括刘伯明。1990年,刘伯明真正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但他仍然好学上进。那几年,刘伯明无论飞行技能还是战斗机飞行员的作风养成,都在飞速进步。

相对来说,景海鹏的飞行员梦并不是很顺利。他在中学参加招飞时曾经因身体原因劳累过度而落榜,尔后,更大的挫折是面临失学(家人打算让他退学)。景海鹏得知后,他不吃不喝躺在床上哭了两天两夜。看见儿子伤心的样子,心疼不已的父母最终决定让儿子再读一年。一年的苦读,功夫不负有心人,景海鹏成功考上航校。可入学不久,景海鹏就碰上了难题——游泳。根据规定游够50米才算及格,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可能。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考试那天,他竟然一夜之间学会了游泳,而且连续游了200米,达到优秀成绩,当场获得参军后的第一个嘉奖。

问天之路

1998年,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1996年初夏,翟志刚接到通知,参加航天员初选体检。初检合格后,他又接通知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参加临床体检。医学临床检查,要对人体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器官逐一检查,随后的航天生理功能检查更是苛刻。再接下来,他来到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参加“特检”,也就是航天生理功能检查。几个月下来,1000多名初选入围者已所剩无几。翟志刚的临床医学和航天生理功能各项检查的指标都达到优秀,顺利地通过了考核。从飞行员到航天员,有许多东西要从头学起。基础理论训练,就有十几门课程。翟志刚回忆说:“我当飞行员已飞过了1000小时,基本上可以吃老本了。到这儿后,天天要像准备高考的学生似的趴在桌上读书,学的东西还都很枯燥,听起来很吃力,开始确实不适应。初来时的两年,晚上12点前没睡过觉。”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训练。然而观看他进行训练的录像,他却自始至终面带微笑。

刘伯明在最初参加体检时心里很激动,因为他觉得“能当上飞行员就很神圣了,当宇航员,那是什么感觉”!当时的刘伯明只知道阿姆斯特朗。阿姆斯特朗的一句话一直激励着他,在高中写作文时他就用过那句话:“对个人来说,这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大步。”当时这句话给了刘伯明很大启发。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给刘伯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载人航天有了深刻的了解,认为这是一个适合非常勇敢的人的事业。刘伯明在队里被人称为“小诸葛”。曾有一名以出刁钻问题著称的教官连续考了他十多个古怪问题,刘伯明都对答如流,从此享有了这名教员“免提”的政策。刘伯明还是航天员中英语最好的一个,但却没人能想到当年中考的英语成绩是零分。由于刘伯明就读的农村初中英语课只开半年,也没有正规的英语老师,他是凭着自己的毅力克服一切困难自学成才的。

1996年,景海鹏被选为航天员。当时儿子已经4个月,“因为这个,我给儿子取名宇飞。”景海鹏认为,“航空与航天最大的区别在于,航空可以99分,航天必须100分。”10年间,要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作贡献的信念一直支撑着景海鹏,所以平时的各种困難,包括家庭的,他相信都可以克服。2000年,他岳父患了癌症,在医院住了半年。在那种情况下,他晚上抽空去看望老人,并坚持学习,没请过一次假,没耽误过一次训练。最后在阶段考核中取得了全优的好成绩。之后,影海鹏去俄罗斯训练20多天,训练完一进家门刚放下包,老家来电话:老人已经走了。景海鹏在每一年的年终总结里,总有一句话:我会沿着自己选择的载人航天之路永远走下去。他用自己的坚持来践行自己的承诺。

尽管训练紧张而枯燥,但三人都很懂得调剂生活。他们共同的爱好就是篮球,三人中打的最好的是景海鹏。小时候,因为个子不高,老师说他不能当主力。但他却不服输,找一切机会上场,这个开始坐冷板凳的小伙子,无论在中学,还是以后在部队,他都是篮球主力队员。直到现在,他仍然是航天员中的篮球“钢铁前锋”。

太空中的五星红旗

2008年,神七飞天,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进入太空。

这些时刻我们不能忘记: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9月27日16时48分,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开始;同日17时36分许,神舟七号完成载人航天任务,返回舱顺利着陆。

荣耀的背后是无数艰辛和等待的积累。

神五和神六,翟志刚都入选过航天员梯队,但两次都失之交臂。执行神六任务,离不开两名航天员的充分配合。在训练过程中,翟志刚为了方便同伴出舱,主动让同伴踩着自己的背,这一幕,感动了在场的所有教员。当最后确定由费俊龙和聂海胜来完成神六的航空任务时,翟志刚与他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宝贵经验。“谁飞都一样,都是代表祖国。”翟志刚说。这是同样与神六失之交臂的刘伯明、景海鹏的共同心声。

2003年,刘伯明没有入选神舟5号梯队,那段时间,他把以前所有的书都找出来,进行系统分析,找差距,调整思路,重新梳理所有科目,整整3个月时间,仅笔记和资料就做了70万字。“锁定目标,努力为之,不留遗憾。”刘伯明说。

在航天员训练期间,景海鹏对自己的要求是“精”,是“细”。和刘伯明搭档后,景海鹏有意识地去培养相容性,做到默契。他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干出一番成绩”。“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与记者见面会上,景海鹏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如果你想看到风景上那道最美丽的彩霞,美丽的景色,就必须不断地去攀登,执着去追求。”

相关热词搜索: 人行 Taikonaut

【Taikonaut三人行】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