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基于对比分析法的旅游目的地APP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浏览次数:

摘要:旅游目的地官方APP是旅游目的地移动信息服务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对国内外旅游目的地APP发展现状的梳理,及对手机APP与旅游网站评价的文献回顾,构建了核心功能和使用体验两个一级指标,信息服务、附加功能、设计体验和技术体验四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的旅游目的地APP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选取三亚市、杭州市、香港市旅游目的地APP实例进行对比分析,详细描述三个旅游目的地APP在20个指标上具体表现,明确不同旅游目的地APP在指标表现上的优劣,以期为今后旅游目的地在开发APP中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对比分析法;APP;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行为逐渐从桌面互联网转移到智能手机终端,对信息的搜寻也更趋向于随时随地,在此背景下,对旅游目的地的信息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在大众旅游兴起的现在,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游客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且丰富有效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旅游目的地APP作为移动旅游信息提供的主要方式,目前在国内还在起步阶段,已经开发的旅游目的地APP也存在着推广不足、内容不丰富、功能不齐全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旅游目的地APP发展现状的梳理,结合APP评价指标的文献综述,通过对4款较为成熟的旅游目的地APP进行对比分析,构建旅游目的地APP的评价框架,以期为旅游目的地管理组织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国内外旅游目的地APP发展现状

移动应用,即Mobile Application,是专门设计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移动设备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移动应用在2008年出现,通常由移动运营系统,如苹果的APP Store、Google Play、Windows Phone Store和BlackBerry App World等运营。通过对各应用商店旅行类应用的统计发现,旅行类APP主要包括旅行预订、旅行攻略、地图、旅游目的地四种类型,而与旅游目的地相关的APP包括旅游目的地综合、旅游目的地交通、旅游目的地攻略和旅游目的地景区景点四种类型。

据统计,截至2014年8月5日下午17:30,IOS免费旅行类APP排行前200位中关于旅游目的地的共有30个,其中目的地交通占53%,目的地综合占27%,目的地攻略占20%。在手机安卓市场上中文旅行类500个应用中,旅游目的地类有130个,占26%,其中目的地综合占58%,目的地交通占23%,目的地攻略占11%,目的地景区占8%。通过对IOS排名前200以及Android Market 中各省旅游目的地应用进行梳理发现,在IOS中常见的包括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以及国外的旅游目的地应用,而在Android Market中几乎各省都有,但是同样也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

目前各省大部分的移动应用都是有企业或个人开发,由各省政府或旅游局主导开发的官方应用较少,较为成熟的就是杭州旅游局主导开发的“杭州智慧旅游”、三亚市旅游局主导开发的“SANYA TOUR”以及南京旅游局主导开发的“南京旅游游客助手”。而国外的旅游目的地官方移动应用则较多,如新加坡最早推出的“Your Singapore Guide”,韩国的“Visit Korea”,日本的“日本旅游活动电子导览书”等。香港、瑞士和台湾的旅游目的地应用较多,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导开发的应用有3款,台湾交通部观光局主导开发的应用有7款,台湾其他部门主导开发的应用有44款,囊括了台湾各级景点、各级市、县的旅游目的地移动应用。瑞士旅游局主导开发了22款旅游目的地移动应用,包括瑞士的各级城市导览、瑞士旅游活动、家庭旅行等各种主题。相比而言,我国旅游目的地在APP开发中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APP评价指标文献综述

对于APP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自2015年开始逐渐增多,其中黄炜等(2016)采用了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对移动应用程序(APP)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应用平台、用户体验、可视化前台、网络后台四个维度,主要从功能和技术方面进行评价。但是由于范围涵盖较广,其指标的选取对不同类别的APP缺乏明确的指导意义。

对于不同类别APP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娄贝(2015)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移动电子政府APP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包括基础建设(程序开发者、获取途径、综合性能)、内容建设(全面性、实用性、更新维护)、服务功能(信息推送、在线办事、拓展功能)等三个方面。但二级评价指标在三个方面都较为粗略。宋莉娜等(2015)对美国获奖儿童教育 APP采用专家列表评价和家长及儿童在线打分留言方式进行评价,从心理学角度、教学法角度和计算机角度进行综合评价。无独有偶,E Martín-Monje等(2014)对语言学习类APP进行了评价量表的构建,分为教学法和技术评价标准,其中教学法评价标准包括认知价值和教学连贯性;内容质量;产生学习的能力;互动性和适应性;激励;技术指标包括版本与设计;有用性;可接入性;可见性;兼容性。由此可见,教学法的设计是教育类软件关注的核心。张政等(2016)對导航类智能终端应用进行量化评价,包括功能量化指标,用户体验指标以及软件开发者自评价,其中功能量化指标包括导航类APP的核心功能指标,用户体验指标包括信息的及时度、流畅度、稳定度、便捷度、准确度、满意度等指标。Madhavan Mani等(2016)使用MARS评价工具对于精神训练APP进行了评价,将APP质量集中于参与度、功能性、美观性、信息质量四个维度,对用户的主观评价用满意度来表示。李建叶等(2016)采取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对移动终端网购APP评价模型进行验证和改进,确定由品牌、视觉设计、交互设计、信息传递、安全保障、个性化服务等六个一级指标,但是指标体系的整体可理解性不强,品牌是否应该纳入APP用户体验因素,标识是应该归于信息构建还是视觉设计,以及指标的权重和指标内部是否存在自相关问题尚未明确。

對于旅游类APP蔡娟(2016)对户外游憩APP进行了类别划分,并采取了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进行了评价,定量评价主要从上线时间、语言、PC端与APP数据同步、平台、下载量、排名、评分、累计评价、应用市场进行整理说明;定性评价则通过顾客点评采用内容分析法,将指标归结为版本因素、界面因素、下载动机因素、下载情感评价因素四个方面。但其中动机是功能在需求满足方面,情感评价则是用户的总体评价。那么下载动机和下载情感评价是应该作为顾客感知价值因素还是评价指标因素需要进一步商榷。杨扬等(2016)从旅游消费的整个过程对旅游预订类APP的评价指标进行提取,从问题认知、信息搜索、方案评估、购买决策和购后行为五个方面设计了16个评价指标,并使用了DEMATEL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方面的主要影响指标。但并未对国内主流的旅游预订APP进行实例评价研究,实际指导意义还有待提升。

通过对目前APP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发现,对于APP的评价以功能实现进行分类研究优于总体研究,且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的核心仍在于其提供的主要功能,以及与此附加的技术类要素或用户体验类要素,采取的评价方法定量与定性均有,其中层次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主要的评价方法。

三、旅游目的地APP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大学,2015.

[3]E Martín-Monje,JArús,PRodríguez-Arancón,CCalle.REALL: Rubric for the evaluation of apps in language learning[C]JornadasInternacionalesTecnología Móvil e Innovación en el Aula:NuevosRetos y RealidadesEducativas,2014.

[4]宋莉娜,方芳.从美国获奖儿童教育 APP看其体系化评价机制——以 Common sense 评选的教育类APP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03).

[5]张政,马思雍,翁剑成,刘文韬,曹荷红.导航类智能终端应用量化评价方法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6(34).

[6]Madhavan Mani, David J Kavanagh,Leanne Hides, Stoyan R Stoyanov[J].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2015(03).

[7]李建叶,李永.移动终端网APP 的用户体验影响因素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6(11).

[8]蔡娟.户外游憩APP的类型划分与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

[9]杨扬,杨尚鹏,章牧,郑天翔.基于DEMATEL法的旅行预订类App评价指标体系[J].旅游学刊,2016(31).

*本文为三亚市社科联项目(项目编号:SYKE2015-14)、三亚学院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0310273-A)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国际酒店管理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指标体系 分析法 目的地 构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