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和SA8000的内涵和研究现状入手,通过对目前我国酒店业员工责任管理现象的分析,笔者提出了酒店可以从人权保障、劳动保障、员工发展和管理体系等四个方面来改进员工责任管理工作的建议。同时笔者也呼吁学术界重视旅游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为我国酒店业的发展打好理论基础。
[关键词] CSR SA8000 酒店 员工责任管理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属于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先进的管理理念中都包含有对社会责任的思考。酒店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酒店履行对员工责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经营绩效。怎样认识SA8000?如何把SA8000标准引进到酒店管理中以改进和加强员工责任管理水平?这是酒店业界和旅游学界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CSR与SA8000的研究现状
社会责任国际组织(SAI)对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的定义:是指企业除了对股东负责之外,还必须对全体社会承担责任,一般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护劳工权利、保护环境、发展慈善事业、捐赠公益事业、保护弱势全体等。
CSR现已成为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一个重要概念。圣加·L·霍姆斯(Sandra L.Holmes)曾就履行社会责任后的可能后果询问了美国560家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调查结果表明:“总体来看能够给企业带来多方面的积极结果。”
笔者以国际上权威期刊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的science direct 为引擎,以CSR为检索词,查到相关文章474篇,近10年的检索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国外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检索统计(以标题、摘要、关键词的联合检索)
检索时间:2007年6月30日。
从表1可以看出,关于CSR研究的文章数量上逐年增加,内容上由单一的社会责任会计拓展到了社会责任的多个方面。其中与旅游企业有关的文章有2篇,包括酒店CSR的1篇。这反映了旅游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企业社会责任”为检索词,查到相关文章2385篇(精确匹配),近10年检索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国内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检索统计(以主题为检索项)
检索时间:2007年6月30日。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呈倍数增长趋势,目前CSR已经成为热点问题。然而这其中有关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章为0。这说明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在我国目前还是空白,尚未引起关注。
企业社会责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责任指企业需要承担的对各利益相关者的所有责任,而狭义的社会责任则专指员工责任。SA8000是企业社会责任标准(Social Accoutability 8000)的简称,是衡量企业或机构履行员工责任状况的最新的管理体系标准。近年来SA8000认证企业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全球共有1200家企业获得了SA8000第三方认证。这些企业分布在59个国家,67类行业或机构中。认证企业主要集中在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中,通过该认证的旅游企业(包括交通业)有60多家,雇员1.75万名。
通过SA8000认证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事实上,SA8000与我国提出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观是相吻合的,也有助于我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和完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SA8000并未引起我国旅游业界的关注,笔者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一共找到801篇与SA8000相关的文章(至2007年6月30日止),其中没有一篇与旅游业有关。
二、酒店员工责任管理现象分析
“一年到头加班受罪,劳动法规统统作废”,这虽然是酒店员工的戏言,但是或多或少折射出目前我国酒店业员
工责任管理的现状。酒店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是劳工矛盾比较集中的地方。据统计,我国酒店行业员工平均流失率超过20%,是员工流失率最高的行业之一。事实上,我国一些酒店漠视员工的基本权利,更有甚者千方百计规避劳动法中应该对劳动者履行的义务,不惜损害劳动者权益来赚取短期的暴利。还有部分酒店任由“黄、赌、毒”等违法现象在酒店蔓延。
下面笔者就以SA8000标准包含的三大方面(人权保障、劳动保障、管理系统)、9个要素为标准,对酒店业目前存在的员工责任管理现象进行逐条分析。
1.童工条款
SA8000标准要求酒店严禁招收童工(15岁以下),也不适宜雇佣未满18岁的未成年工。本条标准比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要严格。事实上,有些酒店在员工招聘时不仔细审核,招收了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
2.强迫性劳动
SA8000标准规定不得要求员工在受雇起始时交纳押金或寄存身份证件。而实际上许多酒店常以各种借口要求员工交纳各种名目的押金和拿身份证做抵押。
3.健康与安全
SA8000标准要求酒店为员工提供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包括可饮用水、洁净安全的员工宿舍。许多酒店尽管提供集体宿舍,却根本不重视员工的生活条件,卫生状况差,设施简陋,文化生活贫瘠,甚至限制员工的人身自由。
4.结社自由及集体谈判的权利
面对酒店的“强资本”,处于“弱劳动”劣势地位的员工根本无法与酒店平等谈判,只有“用脚投票”的权利。
5.歧视
SA8000标准规定在聘用、报酬、培训机会、升迁、解职或退休等事项上,公司不得从事基于种族、身体残疾、性别、年龄、宗教等方面的歧视;不允许任何性侵犯。而许多酒店只招聘18岁~25岁的年轻人。“年轻貌美”是招聘的重要标准。据统计,2005年我国旅游饭店从业人员中25岁以下的员工比例达到40.8%。有些酒店将“人老珠黄”的员工视为“累赘”,以各种借口辞退。许多酒店在职位升迁上不给予女性以同等的机会。对于酒店女员工遭受的性侵犯不予处理。甚至逃避妇女“三期”保护问题,女性员工一旦怀孕,就会失去原有的职位,甚至被迫离职。还有,酒店为不正当服务提供场所的现象比比皆是。
6.惩戒性措施
酒店某些管理人员工作方式粗暴,经常言语辱骂员工,甚至体罚员工。
7.工作时间
SA8000标准规定每周工作不得经常超过48小时。而在酒店超时加班是常事,尤其是有突然的接待任务或节假日时。很多酒店延长劳动时间却不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给员工支付加班工资,甚至根本不支付加班报酬。
8.工资报酬
不能按时发放、随意拖欠或以各种理由克扣员工工资情况比较常见。员工一有过失,如遭受客人投诉就被罚款等。对员工在招聘、签订合同和解雇时玩弄文字游戏,导致福利计划成为“一纸空文”。有些酒店甚至不给员工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不办理任何养老、医疗保险。许多酒店乐于采用实习生、假期学生工等,因为可以不付报酬。
9.管理体系
SA8000标准要求公司委派一高层管理代表具体负责制定公司社会责任和劳动条件的政策、实施、检查及改善的管理体系。我国酒店基本上没有专人负责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更不用说严格筛选酒店的用品或服务的供应商,检验、监督他们是否也满足SA8000标准的要求。
三、基于SA8000标准,改进酒店员工责任管理
我们必须承认,对于劳动者社会责任的缺失是造成我国酒店业人力资源匮乏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凡是在工资报酬、工作条件、工作时间、劳动条件、安全卫生、人权保障等方面问题突出的酒店就会出现招工难。
未来具有竞争力的酒店,必须是技术领先、管理先进、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是能够将社会、环境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成功地融入到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企业。推行SA8000认证是改进员工责任管理、解决酒店业人力资源匮乏现象的具体途径。
笔者认为我国酒店企业可以从人权保障、劳动保障、员工发展和管理体系等如下四个方面来改进员工责任管理工作。
1.人权保障方面
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在聘用、报酬、培训机会、升迁、解职等事项上,废除性别、年龄等方面的歧视。酒店在招聘时要摒弃“年轻貌美”这类存在年龄、外貌歧视的不成文惯例,其实服务行业员工的服务意识远比年轻貌美更重要。当然,酒店行业有其特殊的工作特点,如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年轻人在体能上有优势,但是年轻人不稳定,易于跳槽。日本、欧美酒店的员工40年、50岁年龄的占了很大比例,他们服务周到细致,能为老顾客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且不易跳槽。
我们酒店还可以主动招聘下岗工人、残疾人士到合适的岗位上,做到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著名的万豪酒店集团(Marriott)就聘请了残疾人。
酒店要尊重和信任员工,真正保护员工权益,如不以各种借口要求员工交纳押金和拿身份证做抵押;酒店管理人员注意工作方式,不随意体罚或者言语辱骂员工等。
2.劳动保障方面
严格遵照我国《劳动法》保障员工的休息休假权,因为《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比SA8000标准更为严格。当然,实际上由于酒店客人的接待有季节性和突然性,因而员工有时加班是难免的,但是加班要遵循自愿原则,并且要按照《劳动法》相关规定给予员工加班补贴。
酒店在制定年度预算时就应该考虑逐年提高员工薪酬和福利支出,因为提供公平、有竞争力的工资待遇和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是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的关键。外资酒店争夺中国人才的“法宝”就是其灵活的市场工资机制和相应的丰厚待遇。
酒店在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的同时,也要重视员工的生活环境,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重视营造家庭般温馨气氛来稳定人心。
3.员工发展方面
来自瑞士的酒店管理专家认为,中国酒店业人才的奇缺不仅在人数上,而且突出地体现在“质”的差距上。我国酒店业留不住人才。据统计,大学毕业生到酒店工作第一年的流失率高达50%,三年后只有20%的人还留在酒店。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只占酒店从业人员的20%,具有专业职称的人员仅占酒店从业人员的14.6%。事实上,酒店的工作设计还是80、90年代的机械型工作流程,简单、单调和重复,员工感到厌倦和麻木,工作已毫无新鲜感和吸引力。因此酒店要考虑进行流程再造,重新设计充满吸引力的工作,并且建立多渠道的沟通机制和晋升机制,给员工充分的授权,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重视发掘员工的智力资源等。
4.管理体系方面
建立高效、精练、协作的组织机构,提高管理者的道德水平和管理能力,把社会责任管理和SA8000的理念成功地融入到酒店战略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这才是加强和改善员工责任管理的根本举措。酒店可以指定一名副总经理级别的高层管理人员专门负责酒店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建设,负责相关政策的制定、实施、检查及改善。
四、结语
目前在通过SA8000认证的140家中国企业中没有一家旅游企业。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也没有与旅游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文章,这都值得我国酒店业和旅游学界的反思。当然,接受和实施SA8000标准势必会增加酒店的成本,得到SA8000认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呼吁有条件的大中型酒店走在前面,在酒店管理中率先引进SA8000,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Joan C. Henderson.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ourism: Hotel companies in Phuket,Thailand,after the Indian Ocean tsunami〔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7,3:228~239.
[2]刘茜:背景与进路:社会道德责任标准SA8000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12:100~102
[3]欧阳润平:企业伦理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4]王秀梅:中国企业如何认识与应对SA8000〔J〕.经济论坛,2004,21:41~45
[5]李碧珍.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现状、根源、对策〔J〕.企业经济,2006,6:12~15
[6]SAI网站..cn/qkpdf/scxd/scxd200731/scxd20073190-1.pdf" style="color:red" target="_blank">原版全文 相关热词搜索: 探讨 员工 酒店 标准 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