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中国旅游研究30年:阶段\特征与规律

| 浏览次数: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75(2009)-06-0001-08

摘要:伴随改革开放和旅游业的发展,中国现代旅游研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不寻常的30年。回顾发展,这一历程可概括为3个阶段——1978~1987年的探索与奠基阶段、1988~1997年的发展与深化阶段、1998~2008年的繁荣与困惑阶段;其特征与规律可以总结为5个坚持——坚持扎根实践推进旅游研究;坚持综合性、跨学科推进旅游研究;坚持科教结合推进旅游研究;坚持国际合作推进旅游研究;坚持广聚民间智慧推进旅游研究。遵循发展规律、立足现实问题、凝聚学人力量,必将创造旅游研究新的辉煌。

关键词:旅游研究;改革开放30年;阶段;特征;规律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旅游业的发展,中国现代旅游研究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寻常的30年。在我国经济社会和旅游业发展面临新一轮转型升级之际,回顾与思考中国旅游研究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和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充分吸收利用《中国旅游研究30年》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旅游研究理论与方法、课题设置、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学术著作、科技发展、法规标准、研究队伍和港澳台旅游研究等相关专题数据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国家旅游局新编《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30年发展报告》、部分学者对旅游学科发展和产业发展的经典文献,以及申葆嘉、魏小安、刘德谦、张辉等人在《中国旅游研究30年:专家评论》中对我国旅游学科和旅游产业发展30年来的综述文献,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研究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对旅游研究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进行了提炼和总结。期望我国的旅游研究与旅游产业发展能遵循发展规律,不断创新,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创造新辉煌。

一、历程与阶段

对中国旅游研究30年的发展历程做一个总体性阶段划分比较困难,按考察对象不同其结论不同,而不同要素的阶段并不完全同步。从课题设置看,1993年和2001年是两个突出节点,各类科学研究资助基金从1993年开始关注旅游,2001年开始研究课题数量出现较大增长。据此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一为1978年至1992年,以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研究为主的较为单一的研究阶段;二为1993年至2000年,随着国内旅游快速增长,对旅游市场和旅游影响的研究逐渐成为主流;三为2001年至今,旅游综合性研究阶段。从期刊论文发表数量看,可划分为3个阶段:1979~1990年,旅游论文发表处于萌芽阶段,旅游论文发表数量缓慢增长;1991~2000。旅游论文发表数量稳定增长阶段;2001~2007年,旅游论文发表数量显著增长阶段。从第一篇旅游硕士论文产生至今20年里,硕、博士学位论文发表量看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1988~1994年为缓慢发展阶段;1995~1999年为加速递增阶段;2000年至今为稳步快速增长阶段,这一时期无论学位论文数量及优秀论文数量都稳步增长,年均400篇,博士论文数量比前两阶段总和翻了6倍多。从旅游图书和专著出版角度分,大致可以2002年为中界点分为两个阶段:2002年之前,图书种类数量相对增长较快,年均增长61种;2002~2007年,图书种类总量从636种增加到699种,年均增长仅为12种。

综合我国旅游研究30年来的研究课题、期刊论文、硕博士学位论文以及旅游图书和专著等多方面的发展指标,结合考虑我国旅游产业30年发展的阶段和重大事件,总体上可将中国旅游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概括为3个10年。

1 探索与奠基:1978~1987

由于刚起步,这一阶段旅游研究学术论文总量少,仅152篇,占30年统计论文总量的0.9%,第一篇旅游研究学术论文诞生于1984年,论文数量平均每年增长9.4篇;共出版旅游类图书100种左右,占30年统计总量的2%;旅游专利权人数和专利件数共计不足10人(件)。由于理论、概念体系尚未建立,旅游教材缺乏,高校中使用的大部分为国外引进教材。旅游研究重点主要是学习和借鉴国外旅游发达国家经验,了解入境旅游市场需求,介绍国际旅游业现状,以及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旅游教材。这一时期,旅游课题随着国家对旅游产业的重视而开始出现,以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学学科为主,人文地理学研究者注重旅游空间行为,主要从旅游开发和利用角度进行研究,经济学研究者更多站在政策层面对旅游经济的整体发展战略问题展开思考。

虽然旅游研究成果不多,但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奠基性的标志性成果和事件。1978年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正式设立旅游教育机构,主要负责旅游人才培养、从业人员培训和高层次的组织管理人才培训。同年大陆第一所旅游中等专业学校——南京旅游学校诞生,次年建立了第一所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旅游专科学校。1984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郭来喜完成河北昌黎黄金海岸规划,这是由学术界完成的第一个中国旅游规划研究课题。1987年,由孙尚清主持的“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是我国第一个国家重点旅游课题,其研究成果基本确立了我国旅游研究框架和旅游经济发展方向。其后,国家旅游局相继与南开大学等8所高等院校联合开办旅游系或旅游专业,专业师资队伍开始形成。同时,在这一时期出版了一批旅游教材和成果,1980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旅游业漫谈》是第一本视旅游为产业的中文专著;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旅游经济》是第一本旅游经济学中文教材;同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旅游与交通》是第一本旅游交通建设管理中文教材;1983年北京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实用导游教程》是第一本导游教育中文教材;1984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和旅游广告》是第一本旅游市场营销中文教材。

标志性实践成果也很多,1978年3月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更名为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1981年国务院第一次组织召开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指出旅游事业是一项综合性经济事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不可缺少的事业。1982年3月国家旅游局成立。1984年中央提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起上”的旅游建设方针,揭开了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的序幕。1985年12月,国务院原则批准《全国旅游事业发展规划(1986年~2000年)》,会议决定把旅游事业发展规划列入国家“七五”计划,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外汇收入。旅游业第一次被列入国家计划,产业地位首次得到明确,这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1985年,国务院批转国家旅游局《关于当前旅游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报告》,提出:要从只抓国际旅游转为国际、国内旅游一起抓。1985年5月11日,国务院发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旅游 规律 特征 阶段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