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英语电影教与学中的一些基本原则

| 浏览次数:

[摘 要] 英语电影是一种利于师生英语教与学活动的有趣和有效辅助手段,课前、课中、课后师生对影片的选择、重视以及看、听、学、练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本文主张采取“融入”“突破”“扩展”和“挖掘”,精、泛并举,课堂教师指导与课外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经典英文影片“怡情”“傅彩”“长智”的功能,努力实现学习者英语语言和文化品位的双丰收。

[关键词] 英语电影;教与学;基本原则

在我国的英语语言教学中,将英文原版电影引入课堂,一直是教师和学生们长期津津乐道的事情。尤其是近些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看电影,学英语,已悄然进入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体系,成为必修或选修课,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也相继专门开设了英语电影赏析课。

“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智。”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备娱乐和育人双重性。电影这门综合艺术,更是通过特殊的表现手法,直观、生动,声情并茂地展现、描述、刻画人物及事件,淋漓尽致地集养眼、悦耳、娱心、怡情于一体,深为大众喜闻乐见,同时彰显其润物无声的教化或者教育作用,寓教于乐。

英文电影在帮助学生了解异域风情、文化习俗、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以及丰富语汇、培育语感、规范交际行为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甚至无法替代的示范功能,但也可能因为选择、运用、处理、引导不当而浪费时间,舍本求末,误人子弟。这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对待这门课程的态度以及在教与学中所采取的方法和原则。

一、影片选用原则

自有声电影问世以来,英语影片数不胜数,产地各别,种类繁多。面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最好选择主流英语国家生产的经典影片作为教学范本。因为这些影片,主题严肃,内容健康,制作精湛,语言标准规范,故事生动感人,经受了时间和历史的检验,思想性、艺术性、可教性俱佳。

虽然统称英语片,如果产地不同,会有很多英语变体。真正的所谓“英式英语”电影已不多见,而以美语为主的好莱坞影片和电视“肥皂剧”却比比皆是或成为主流。所以无论是英国的、美国的,还是加拿大、澳大利亚的优秀影片都可以入选教学用片。但有人建议美国的黑人电影不要看,不要学,理由是:暴力冲突,黑人口音,粗话连篇。的确,我们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将来在学习和工作中应用。要学就学标准的、规范的、地道的英语。

影片进课堂之前,教师一定要认真“备课”。对所选英语影片的产地、主题内容、故事情节、语言口音、难易程度等环节,逐一审看,严格把关。挑选那些思想健康、语音纯正、难易适当并带有英文字幕的经典传世之作。各种题材、各种风格都尽可能照顾到。根据其属性,英语电影大体可以划分为:动作片、爱情喜剧片、恐怖悬念片、科幻魔幻片、动漫少儿片、文献纪录歌舞片、历史正剧片以及连续剧。课堂教学当首推纪录片,理由是其用语规范,说话清晰,发音标准,具有一定的专业词汇。其次是浪漫爱情剧,因为浪漫的气氛是需要用语言来营造的,而这些电影中的语言都会比较优雅和规范。

选择电影要三看:一看语言含量是否大,二看内容是否贴近生活,三看发音是否清晰地道。这三方面几乎涵盖了语言学习中语音、语调、节奏、用词、思维、情感诸要素。对于高中毕业前或英语水平相当者,应该选择多看一些题材轻松、内容简单、画面对语言诠释作用明显的影片,如动画片和校园生活片(含情景剧)。大学生或者水平相当者,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传世佳作来看。也可以挑部分流行影片,但不必一味地跟风去看所谓大片,因为大片往往追求的是视觉等感官刺激而忽视了语言的锤炼,这类影片,看似热闹,实际跟语言学习无关。

二、课堂教学原则

英语电影教学可以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方式很多,因人而异,但不外乎就是看、听、学、练。正如著名英国学者培根在《论读书》中所说:“有的书可以浅尝,有的可以吞食,有的可以咀嚼消化。”英语阅读教学中也讲究一种SQ3R方法,即:略读Survey,问答Question,细读Read,背诵Recite,复习Revision。英语电影的课堂教学也可借鉴,归结起来,有以下原则:(1)融入原则,不要把自己看成旁观者,而是要当成局内人,要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产生场景感觉;(2)突破原则,要善于模仿、背诵,熟练到能脱口而出的程度;(3)扩展原则,首先是在词汇和句式层面上扩展,在此基础上“泛看”电影,题材不必受太大限制,每片至少看三遍;(4)挖掘原则,不限于仅看懂表面意思,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去挖掘语言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变被动为主动,以达到听和说的最高境界。具体做法如下。

1.课前准备。选定某部英文影片,在观看之前,教师要用简单明白的英语,口头上或者预先准备好的书面材料发放给全班,概略地介绍该片的相关信息,如产地、演员、获奖情况、时代背景、故事情节、剧中主要人物姓名及相互关系、地名、生词、词组等,让学生有个初步了解和思想准备。不加字幕,不看脚本,不用停顿,不做任何讲解,从头至尾完整播放一遍,让学生在无压力的状态下尽情领略其画面、视觉、音响效果及情节、人物个性。至于语言对话,不要硬性规定,能听懂多少是多少。此时的娱乐性大于教学意义。当然,为了节省时间,这一环节可以作为学生课前预习作业布置下去,让他们自己先看一遍。

2.课堂训练。电影是直观的艺术,要看懂并非难事,而能否听懂才是关键。由于影片的类别、人物性格、语言特征加上地方口音、俚语、俗语、习语等因素,即使有相当英语基础的人也难完全听明白,何况初学者。此时教师课堂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就至关重要。教师应该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将有关影片教学内容的问题和要点提交给学生,帮助他们回忆和梳理故事情节、人物关系、语言特征。留一定时间,允许他们自由讨论,能回答的问题就尽量回答。回答不上,也不必强求,更不能责备,让他们带着问题继续细看、细听接下来的播放,并明确提出任务要求,务求在观看中去寻找和锁定答案,做出正确回答。

根据其教学目的,可以呈现英文字幕,也可以不带字幕,分段播放影片,一边放,一边训练。如果重点训练英语听力,就不必急于呈现字幕;如果是训练英语词汇、句型、语音、语调及情景对话,则可以带字幕。同时视学生的程度,按故事情节的内在联系,播放时间可长可短。一般情况下,英语基础较差的,一段以5分钟为宜;英语能力较强的,10至15分钟即可。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务必做到眼、耳、脑、手、口五用并举。在用眼睛看画面的同时,力求快速看清英文字幕;听清人物对话发音;思考是否符合设问答案;用本子记下关键词、词组、句型或疑点;精彩的对白还需跟读,模仿其语音语调、表达方式、技巧等。

这一环节之后,教师就要按所列题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如果他们还没有完全理解,教师则要结合适当片段,准确地找到教学点所处位置,回放、精看、精听,并进行启发、提示、解释、归纳、总结,直至彻底弄明白。同时还应该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对影片的主题思想、人物性格、语言特征等有趣和有意义的话题进行讨论、辩论和中心发言,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以此训练和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和表达技巧,培养他们的思辨和鉴赏能力。

还有一种极为有趣、有效的语音和口语训练方法就是对剧中情景角色的模仿和画面配音。我们知道,一个故事是由众多情景组成的,而角色在这些情景中的对白往往是围绕情景展开的。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多注意这些情景对话,因为它们是最真实、最生动、最贴切、最地道的情景教学素材。比如,在安慰朋友的场合说什么,如何说;祝贺的场合说什么,如何说;甚至表达爱意时说什么,如何说,等等,应有尽有。所以,在教师的精心挑选和指导下,要对影片中某些精彩的人物对白片段再度细看、细听、认真模仿,仔细琢磨。然后结对或分组,教师也加入其中,把自己当作影片里的角色,朗读或背诵剧中人物的语言,模仿其语音、语调、语气、表情、动作,力求惟妙惟肖,为影片配音。这恰好是读书中的“细读、背诵、复习或者咀嚼、消化”过程,而且对激发学生的热情、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习效率和成就感都极为有效。

三、自主观赏原则

由于学科专业和学生层次的差异,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所以教师只能示范性地教给学生一些基本方法,而有些方面则无法在课堂上实施,更多的时间得靠学生在课外运用这些方法,大量自主地观看、学习、操练。比如前面提到的听力问题,鉴于英语影片人物之间极具口语化对白的语言特征,即使是有相当英语基础的人,如果没有英语字幕的提示,第一次也未必能完全听得很清楚。况且,画面的视觉诱惑往往强于声音,甚至对听觉产生抑制,因此过早呈现或依赖英文字幕不利于有效的听力训练和听能的提高。

训练听力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泛听,另一种为精听。泛听,看内容和情节。须长期坚持,大量地听英语对白,让耳朵熟悉英语,习惯语境,形成语感。精听,看台词学道白。即努力听清楚角色的每一句台词,留意人物的发音以及连读时的处理方式。这是一个非常需要耐心和艰苦的过程。经验告诉我们,欣赏英语电影至少认真看5遍才能学到其精髓。一个难点句,甚至还可能需要反复听上十遍乃至百遍才能完全掌握吃透。所以说:泛听是基础,精听出质量,精泛结合,相得益彰。

“听”电影有技巧。由于电影一开始就营造出故事的特定背景和氛围,对话的内容及所用的语言基本上也被限定在这个范围内。就字面意义而言,可能比阅读中的生词更好理解和推测。所以,要借助故事情节、场景画面、人物关系合理地推测和理解电影内容。同时记住:

1.不加字幕,看或听若干遍,基本上达到自己所认识的词都能听出来的地步,加上英文字幕,细细跟读一遍;回到没有字幕的状态,再听,听完再加上字幕看。这样可以检测出自己听力或者词汇量之不足,从而对那些很难听明白的单词印象深刻,一旦看过字幕就过目不忘。

2.跟着英文字幕看电影,尽量跟读,可以纠正自己的发音,训练其单词的辨音能力,对于听力较弱者颇有帮助。

3.克服口音难关。看英文影片时,我们总觉得有些听不清楚,原因可能是演员口音重。外国电影基本上不回避口音问题,甚至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会用口音作为辅助手段。只要多听就能解决。

4.最好别看中文字幕的电影。因为有些翻译不准确的地方,可能正是自己英语中的缺陷。此类片子会起误导作用,混淆业已建立起来的英语概念,所以切勿把中文字幕当作标准。

总而言之,优秀的英文原版电影是英语视、听、说课堂情景教学的理想教材。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只要影片选择得当,运用“融入”“突破”“扩展”和“挖掘”原则,师生相互合作,课堂内外,精、泛结合,方法正确,习惯良好,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收到“怡情、傅彩、长智”的效果,既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又增长文化鉴赏水平,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实现英语语言能力和文化品位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张维峰.电影英语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电影文学,2010(02).

[2] 张丽红.英语电影赏析与大学英语拓展课程[J].电影文学,2010(03).

[3] 李月林.英语电影欣赏教学新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02).

[作者简介] 顾兴梁(1954— ),男,四川宜宾人,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英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和英语教师教育

相关热词搜索: 英语 基本原则 学中 教与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