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丹阳城管新跨越

| 浏览次数:

2007年,是丹阳市全面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三创达标之年,也是服务环境建设年。这一年,丹阳市城市管理局的工作围绕丹阳市委提出的“一个提升,三个高于,五个前列”的基本要求和“奋进、突破、创新”的工作基调,实现了“三创”的刚性指标,增强了城市的综合功能,提升了环卫设施的档次和品位,通过了江苏省和镇江市两级创卫调研考核,完善了城市长效管理体制,优化了服务环境,出色地完成了城管的各项工作任务,从而被丹阳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三创三清”工作先进集体。

抢抓机遇,服务突破三创主攻目标

垃圾填埋场成为亮点工程。实行一票否决的“三创”刚性指标——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场,2007年经过省专家的评审,被评为省级一类垃圾填埋场,列全省县级市之首。

“三大工程”突破绿化瓶颈。绿化“三率”不仅是“三创”硬性指标,也是丹阳市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绿化工作,先后投入资金1亿元,组织实施了政府重点绿化、见缝插绿和见空增绿三大工程。经过园林部门的精心组织施工,截至目前,全市的绿化覆盖面积为667.3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0.2%,绿化率达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4平方米,已超过“三创”指标,达到了小康指标。

环卫设施全面更新换代。经过努力,城区的各项环卫设施上了一个新的档次。

道路建设奠定创卫基础。2007年度市政建设和市政管理共承担了城市八大主干道和51条背街后巷的建设和改造。其中东方路、南三环、番节路、北环路、齐梁路等工程已大部分竣工,竣工面积达16万平方米,铺设路牙2.5万米、污水管1.5万米。这些道路的建设已构成了横贯东西南北的城市框架,为城市的脸面增添了新的亮点。

民心工程深得民心。2007年,城管局承担了台阳小区、伊甸园、酒厂宿舍、教师新村等7个老小区的改造建设,改造后的老小区经受了梅雨发大水的考验,没有发生积水现象,各项基本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深得民心。

克难攻坚、全面改善市容环境面貌

环卫保洁超时限、全覆盖。环卫处加大保洁力度,做到夏季早4:30晚11:00,冬季早5:00晚10:00的时段无盲区,实行三班运转作业,定时、定人、定岗、定责。

市容监察超强度、大力度。城监大队超强度地发挥了最大效能,较好地保障了市容景观的整洁和有序。

整治广告全方位、广覆盖。户外广告所加大监察和清洗力度,聘请了夜间协管员和清理保洁员,24小时值守,共查获乱写、乱贴违法人员13名,清理“牛皮癣”上万处,收缴散发小广告8万余份。

道路养护求精细,重效率。2007年,朝阳市政公司维修道路面积2.9万平方米,砖砌窨井、雨水井26座,对100公里长的下水管网进行循环疏通,清淤泥2400吨。

建筑垃圾管理抓源头、重实效。全年共查处乱堆乱倒建筑垃圾200余起,清理约2万余吨。

河道整治重保洁、求突破。河坡整洁、水面清澈、护栏新颖是2007年河道整治管理的一大亮点,河道管理所做了大量工作。

公共设施看护全覆盖、求效应。2007年城市公共设施的人为和自然损坏率为历年最低,全年节约维护费上百万元,这个功劳应记在拥有“夜间神鹰”之称的园林、环卫纠察队身上。

层层督查查问题、抓整改。

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城管执法形象

围绕“三创”工作要求,结合城管创优和服务环境建设,着力在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推进全局的行政执法工作。

百日整治,推进农村环卫长效管理

以垃圾为突破口的全市农村垃圾处置“百日整治”活动和长效管理,使丹阳市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城管局作为主要牵头、协调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农村垃圾的四级(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运转机制已经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格局已经形成。

强势宣传,不断扩大城管社会影响

据统计,全年在镇江市级以上和《丹阳日报》刊载报道近600篇,电视报道达200余次。

抓好党建,促进城管事业健康发展

全局在围绕三创中心工作和日常管理的同时,推动了城管党建和各项事业及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表现为八大亮点:党建工作卓有成效;企转民改制平稳过渡;作风建设扎实有效;认真办理两会议案和信访问题;廉政文化进家庭意义深远;帮扶解困特色显著;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工、青、妇工作成效显著。

(作者系丹阳市城管局局长)

相关热词搜索: 丹阳 城管 点上 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