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谁在拿地地球做赌注?

| 浏览次数:

连续两年,每年一次大的泄露事件既暴露了新千年之后人类环境问题的复杂性、艰目性,更暴露了人类在资源过度开发之后,所引爆的环境危机。

2010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发生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倒塌事件,致使至少500万桶原油泄露到海洋中。这是新千年之后人类的第—次开发事故,也是最大的石油开采事故。它彻底毁坏了墨西哥湾的海洋生态环境,也彻底影响了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的命运。作为开采者,英国石油公司的声誉、市值一落千丈。

就在墨西哥湾石油泄露事件即将一周年的时候,2011年5月12日,一场更为严重、更令人恐怖的泄露事件,在日本大地震后爆发了,这就是福岛核泄露事件。

应该感谢网络时代,否则我们不会这么透彻地知晓核泄露事件的危害有多么严重。毕竟,尽管新闻报道天天有核扩散、核不扩散的内容,但那更多是政治家、外交家的谈判专利,讨价还价的筹码,似乎与常人不沾边。此外,上一次重大核泄露——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已经过去25年了。

两次泄露,当然,墨西哥湾不在美国境内,福岛也是日本东北一隅,对两个国家经济的打击并不大。不过,两次泄露,—次发生在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门口,—次发生在曾经的世界第二强国日本的后院。在这样—个经济危机远没有结束,世界经济不知向何处去的时候,这两次泄露对世界经济的打击,尤其是对信心方面的打击,还是不言而喻的。

而更为严重的是,两次泄露向世人昭示,越是重大的开发项目,其本身的风险越大,政治家或者大公司所谓的安全承诺,往往都是既不靠谱,更缺乏诚信的。

斯蒂格里茨是著名经济学家,曾经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最近对日本核泄露与美国金融危机的相关评论,在世界引起很大反响,不妨重温一下。

“核工业与金融领域的专家们,都信誓旦旦地向我们保证,新的技术已经完全消除了出现灾难性后果的可能性。这两起事件证明他们错了。危险不仅存在,而且后果严重到可以轻易抹去业界领袖大力宣扬的系统可以带来的所谓好处。”

“大衰退出观前,从美联储主席到金融巨头,这些美国的经济大腕们都夸口说,我们已经学会了才控制风险。信用违约交换

及衍生投资等创新金融工具,可以让风险分布到整个经漉我们观在知道,他们不仅蒙骗了整个社会其实也蒙骗了自己。”

2003年,德国关闭了其较陈旧的核电站,是第一个承诺关闭落后核反应堆的工业大国。不过,根据统吨在美国和其他国家,与日本福岛具有同样设计缺陷的核电站还在继续运伉当然,政治家们对此的解释是,如果完全关闭核电站,巨大的能源缺口就要由石油、煤炭等传统手段实现,对环境保护非常不利。即使在率先关闭落后核电站的德国,此事的阻力也相当大。德国总理默克尔就多次以环境保护为借口,拒绝关闭几座已经落后的核电站。只是福岛核泄露后,才不得不关闭17个核电站中7个落后电站。

尽管德国是无奈关闭,但还是应该赢得掌声。比起那些无动于衷的核电国家来说,德国是个不错的榜样。当然,这也不是说,德国整个社会不会出现灾难性核事故,因为德国依然在运行核电站,也没有获得有效管制的核废料处理的能力。

全球变暖和气候更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灾难,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所谓的较低成本星球移民,看来并不可伉因为找不到这样的星球。因此,人类不得不在地球上斯混,还得忍受沙尘暴、龙巷风、地震等的折磨。

减缓灾难的唯一可行之路,是尽一切可能减少排放。问题灵,有的国家刚解决温饱,有的国家远远没有解决温饱,用什么样的减少排放标准要求?

但无论如何,约束排放,人类可以有一个自保的前提。拿地球做赌注,最终赔光的,一定是人类自身。

相关热词搜索: 谁在 赌注 地球

上一篇:核电之窗

下一篇:能源部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