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86-02
1 前言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神经系统疾病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神经系统疾病具有症状的复杂性,疾病的难治性等特点。学生在神经病学临床实习中需结合神经系统主要解剖生理和病理知识,联系临床实际,逐步提高临床技能,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如何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临床教学中需解决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case teaching methods)是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指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下,教师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让学生了解分析实际问题的思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应用什么理论和方法、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提高分析、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1]。我科自2009年开始把案例教学法用于神经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了临床实习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2 研究过程
2.1 教学对象。自2009年以来在我院实习的长治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为教学对象,教材采用人民军医出版社的《神经病学》。每组实习时间21天。
2.2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①选择典型案例设置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神经病学专科性强,学生常感到内容复杂,难记,难懂,难于掌握。我们在选择案例时应遵循针对性,典型性的原则,选择神经系统各疾病相关的典型案例,按照实习大纲要求,提出要求解决的问题,并提供所需的参考书,指导学生床边采集病史、体格检查,根据案例的描述明确疾病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做好发言笔记。②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通过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可看促进学生自觉的去查阅资料,博览群书,同时可促进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学生通过发表意见,可以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鼓励学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进行理论讲授。并可以随时诱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是提出质疑。通过课堂讨论这种方式,师生之间建立起合作、开放、真诚、平等的密切关系。③讲评案例。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案例进行小结,指出本次讨论中运用的理论知识、难点和重点,指明正确的分析方法及思路,引导学生对案例有全面深入的认识,使学生对某一疾病的诊治形成统一的认识。教师针对性的讲解,可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④课后复习。教师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提出讨论的优缺点,进行补充讲解和释疑,要求学生写出案例学习报告,对自己在案例阅读分析讨论过程中得到了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等进行反思,总结在案例阅读、材料准备和讨论中存在的问题[2]。
2.3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每组实习结束后,采用闭卷出科考试的形式进行理论考核,考核范围与授课所涉及的病例基本一致,试题偏重于检测学生的临床实践和应用能力,考试成绩作为出科成绩的一部分。并组织学生进行座谈,收集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的意见。学生普遍认为案例教学这种新的临床实习模式教学气氛活跃,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专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提高了自学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体会
3.1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信息由教师传向学生,学生只是单纯的接受信息。案例教学是以自学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把案例及问题交给学生,在分析案例和讨论环节中,让其独立学习,独立分析,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个人创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在案例讨论中不存在唯一的正确答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逐步提高沟通交流能力、独立获取信息和自学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而且通过典型案例的讨论,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了解患者发病、诊断、治疗的全过程,是学生学习诊断思路的重要途径。同时,案例教学法的考核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3.2 案例教学法增加了师生的互动。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又是参与者,教师既要选择好的教学案例,又要在课堂讨论中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挥。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应变和判断能力,既能及时分析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也能够对学生的分析方法和结论加以客观科学地评判和引导。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民主式教学,它能充分显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两者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双方可自由辩论,有利于建立师生间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融洽了师生关系。
4 结束语
神经病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医学教学不能只着眼于知识的积累,还必须注重能力的开发。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让学生进入案例情景,分析、处理各式各样的问题;让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它缩短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培养了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了学生处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是提高实习效果的一项有益尝试,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局限于教学书,查阅资料不够广泛,暴露出自学能力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仍习惯于传统教学法,不会去主动学习;少数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在今后的实习教学中,还要不断对案例教学法加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杜鹃,陈玲,徐爱荣.在案例教学法中要重视案例库的建设[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3):61-63,71
[2] 苏润泽,门九章,李晓芳.浅析病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6):59-60
[3] 何澜. 利用实习讨论会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J].护理研究,2006,20(SB):1306-1307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法 病学 临床 实习 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