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虽然想力证京都动画没有抄袭之嫌,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青叶的作品的确在京都动画公司出现过。目前,警方已经在青叶的家中搜查出诸多小说的原稿、与京都动画作品相关的图片及资料,并将对青叶智能手机中的检索等情况进行解析,相信事实真相很快就能水落石出。
其实,日本的法律是很严谨的,对版权保护非常严格,日本人也很有原创工匠精神,一般不会随便抄袭,但也不排除可能做一定程度的改编。日本的动画虽然享誉世界,但近年来日本动画界的创新动力明显不足。究其原因,是业内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过大、工资待遇不佳所致。如日本知名动画制作公司A-1 Picture曾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条招募背景美术新人的消息,随后就有人在推特上抱怨工作太辛苦,给招聘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众所周知,背景美术对于一部动画的质量影响非常大,其所要承担的工作内容也是很繁重的。背景美术制作人员经常因为其他部门的制作人员拖延动画制作日程而被要求为这种混乱的情况负责,甚至对作品的质量负责。因此,很多不堪重负的员工辞职,导致日本动画业界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下降。在这种背景下,京都动画公司以向社会征集小说的名义寻找创作“灵感”也不无可能。
京都动画的这场毁灭性灾难,毁掉的不仅是画师、手稿,还有动画从业者的信心,以及也许永远无法再次找回的动画系列和画风。这对本就上升乏力的日本动画界的影响不可小觑。我们不禁要问,日本动漫的春天还能维持多久?
纵火案的调查仍在继续,对纵火者的口诛笔伐仍不绝于耳。然而,在我们发泄情绪的同时,是否更应关注事件背后隐藏的矛盾和冲突,从而思考未来怎样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呢?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敏娇)
相关热词搜索: 京都 社会问题 日本 折射出 动画上一篇:浅论国产科幻动画电影创作思路
下一篇:动画片中的情绪表达技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