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沿途数家地方加油站、车辆维修站和医疗机构等单位,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地方支前力量,以解决部队在行军途中可能遭遇的突发情况,实现了“日行千里无油患”。
已渐渐褪去绿色的内蒙古草原上,一支摩托化部队沿着既定方向急速行军,陆续出现在视线里的地方专业人士组成的车辆维修队和医疗队成员,整齐列队站在路边的寒风里,随时准备为部队服务。北京军区副参谋长杨柳青介绍说:通过这次演习,我们要在联合保障,尤其是军民融合式保障上,探索出一套可行的模式,为部队战斗力生成提供有力的保障。
全程实战化、野战化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正在快速行军的北京军区某集团军某机步旅,突然接到“情报”。面对复杂生疏地域,旅长张东发通过一体化指挥平台,迅速选定迂回路线,浩浩荡荡的钢铁长龙调转方向,继续在草原上驰骋。“敌情”按踵而至:前方发现多股“敌军”袭扰分队!前出的侦察分队立即实施驱歼行动,震耳欲聋的枪声中,“敌”全军覆没。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轰……”数十米高的水花冲天而起,迂回道路前方一座桥梁突遭“敌”破坏中断。旅道桥分队迅速利用列装部队仅3个月的新型架桥装备展开作业,勘察河流数据、标定架桥轴线、铺设防淤器材,桥面缓缓向对岸延伸,“天堑”变通途。
演练全程险情不断、危机四伏。车队正在快速过桥,多架“敌机”骤然临空,严阵以待的防空分队闪电出击,几枚单兵防空导弹齐射目标,“敌机”应声而落。这时,前方侦察分队传回情报:发现“化学毒剂沾染区”!防化分队和医疗分队闻令而动,洗消、救治,化险为夷。
以上是笔者在北京军区部队长途机动中看到的惊险紧张的场面。据了解,参加“使命行动—2010”演习的各方向部队,均采取全程实战化、野战化的方式进行。从战役准备开始,全部装备按携行量和运行量携带,武器弹药分发到单兵、单车;演习中战役转换频繁迅速,从战备转级、战役机动、战役准备到战役实施,连续进行,昼夜实施,频繁转换,一气呵成。联合反击阶段空地联合实兵对抗、实弹射击、实地演练,实战效果更加明显。总部指导组、导演部和演习部队全程利用野战指挥作业方舱、野战保障方舱和野战帐篷等进行演练和生活,做到了不进民房、不进营房、不进宾馆。
11月3日,历时20多天的演习拉上了帷幕。这次演习推动了我军由区域防卫向全域机动作战的转变,提高了复杂电磁环境和生疏地形条件下战役军团联合作战的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 雄师 万里 战场下一篇:如何对抗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