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对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治疗的研究观察

| 浏览次数:

zoޛ)j馝ן6^MN4۞tm:iQuG53M'M5nM{}@nkiNn7+Nyݲ۝^yr[kj..םbުs&bz''l.(W1am5�m5)j؞0m*)iǨq˩)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到我院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的治疗,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30-60岁,平均(45.0±5.2)岁,在手术前使用超声检查查出30例为甲状腺单发结节,其中包括5例患者3枚,7例患者8枚,一共有60枚结节,肿瘤大约在0.6-2.1cm。实性患者20例,囊实性患者18例,囊性患者12例。在手术前超声显示其结节均为良性,病变的部位与周围组织均没有被浸润的现象,在病变的区域没有出现沙砾样钙化和颈部没有淋巴肿大的情况发生,对甲状腺功能的检查也均为正常。

1.2 方法

1.2.1 仪器设備

在超声引导手术前和手术后做常规检查时使用Philips IU22彩超诊断仪,频线阵探头为L9-3型,使用频率在4-9MHz左右。由德国Celon公司提供的功率在5w的射频治疗仪,单针双极式射频针为18G×10cm,消融灶长度及直径单针分别为10mm及6mm。

1.2.2 手术方法

患者采取仰卧位姿势,使患者的肩部垫在枕头上及头部向后仰,将颈部暴露出来。使用超声仪器对患者的双侧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部位进行探查,对结节的部位、大小、形态与颈部结构的解剖关系、是否有钙化的现象及对疑似转移的肿大淋巴结进行确认并确定穿刺的部位及穿刺的途径。对铺巾进行常规的消毒后,在超声引导下对结节周围实施含有1%利多卡因的浸润麻醉,同时对甲状腺背侧部位及气管沟之间的部位进行麻醉,以此来加大肿物与迷走神经之间的距离,起到对喉返神经的预防及对气管和食道造成的热损伤,同样在肿物和颈动脉鞘之间的部位也要进行麻醉,可以避免大血管对消融能量的散热进行干扰。在穿刺的部位使用尖刀片做出1mm左右的切口,使用射频电极根据患者病灶的位置进行确定,在确定后对射频进行开启,能量调整在4-5w,在手术的过程中通过超声来对消融范围的大小进行监测,如果结节没有被全部的覆盖,应对穿刺的部位进行调整,直到完全的覆盖住气化区并且要超过病灶的边缘,这时才算完成消融。如在手术后出现压迫局部的现象,可以进行适当的止血治疗。

1.3 评价标准[2]

在治疗后的第3个月及第6个月使用超声检查对结节的大小进行观察,对结节血流信号的减少或消失程度进行检测。可分为痊愈、有效和一般有效。痊愈:检测结果显示结节彻底消失;有效:检测结果显示结节缩小超过50%;一般有效:检测结果显示结节体积缩小至25%但不超过50%。

2 结果

使用RFA治疗后,第3个月及第6个月对患者进行超声复查发现,结节均有明显的好转,详情见表1。

3 讨论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临床治疗中采取的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原位灭活肿瘤的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具有治疗效果好、创伤小、微创的优点,在临床中已被广泛使用并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3]。其原理是通过射频电流将能量释放出来,引起电极周围的离子产生的高速震荡和摩擦而产生高热量,来对肿瘤组织进行破坏[4]。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势。在RFA治疗后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大血管及神经造成热损伤,在术后可能会出现声音沙哑、引水呛咳、感染等并发症。在穿刺前对穿刺部位的明确和穿刺的过程中由超声引导针尖部位都可以避免对大血管经行损伤;在结节与神经之间注射局麻的药物来形成一层隔离带,可以避免对神经的热损伤。

在此次的研究中,在对患者的随访检查中发现,在治疗后的第3个月,痊愈26例(52.0%)、有效13例(26.0%)、一般有效11例(22.0%);在治疗后的第6个月,痊愈38例(76.0%)、有效9例(23.6%)、一般有效3例(6.0%),证实治疗效果比较好。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微创的优势,且治疗效果比较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于海艳.应用高频超声筛查甲狀腺疾病在健康体检中的效[1]果分析[J].影像技术,2016,28(1):30-31,8.

[2]黄绍惠.浅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1]断价值[J].影像技术,2016,28(3):19-20,18.

[3]秦旭红,郝勇凯,王博等.超声在甲状腺疾病前期诊断的重[1]要性[J].影像技术,2015,27(5):12-13.

[4]张向锋,张红军.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J].[1]影像技术,2015,27(3):42-44.

相关热词搜索: 占位 甲状腺 消融 超声 射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