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和实现的过程中遇到一些疑惑,教师应适当给予点拨。同时,教师在指导时应把握好度,指导的初衷仍然是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遇到的难题,而不应直接给出解决方法。
(2)开发过程中应当鼓励交流。定期的跨团队交流和不定期的团队内部交流是必需的。首先,交流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交流过程中会暴露出各自的问题,不同团队相互学习,可以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从而推动整个班级的开发效率。其次,交流会让开发氛围变得更加浓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摩擦一定会进发出新的火花。“头脑风暴”的方式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沟通能力,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3.2.4实验的后期评价
后期评价是整个实验过程最重要的部分。如果说前期准备和中期执行是对学生的锻炼,那么后期评价则是引导学生反思,提高学生能力的关键阶段。在后期评价中,需要特别关注以下两点。
一是评价的内容。项目的完成度是评价的主要内容。通过项目的实际完成情况,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能力和团队的合作有一个清晰的考量。同时,也可以直观地暴露出学生在开发过程中的缺陷。其次,开发文档、团队交流和代码的规范性也是评价的重要一环。如果说项目完成度代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那么文档则更为直观地反映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交流则反映了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些都不容忽视。当然,出勤等一些传统考核内容也要加入评价。
二是评价原则。首先要明确的是,项目完成度不是评价的唯一标准,应当以结果为基础,考虑学生的能力和项目的难度,给出一个综合的、客观的评价意见。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而不是片面的“唯结果论”。其次,要针对整个团队而不是针对个人进行评价。项目成果是整个团队努力的结果,项目的评价无论好坏都应该由团队成员共同承担。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加强团队的凝聚力以及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3.3反思与再探究
3.3.1课堂教学的再优化
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讲解,同时也需要充足的团队交流使学生透彻地理解知识。然而,课堂容量有限,无法容纳全部内容。因此,团队讨论要逐渐向课下延伸。一方面,教师的讲解始终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不能因为团队讨论而本末倒置;另一方面,团队讨论延伸到课下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学的延续性。这不仅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好的拓展,而且还能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后时间;但是课下团队交流的组织和监督管理有待进一步优化。
3.3.2实验教学的再优化
在实验教学中,团队协作开发的方式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出学生的热情,因此,有必要执行更为灵活的实验管理方式。可以给予能力强、开发进度快的团队更大的自由,让团队成员对项目提出更为大胆、更具创造性的方案;实验时间也不必拘泥于实验课,可提供更多的开放性实验环境。同样,如何优化开放性实验的监管和指导方式也有待进一步探究。
4.结语
武汉科技大学作为湖北省高等教育的排头兵,一直致力于工科人才的培养。根据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对于从业者提出的新需求,学院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制订了以学生团队为载体、融合APTECH体系的教学方案,该方案已经在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中投入运行。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校将以此为起点,在监督该培养方案运行的同时,继续改进日常教学,以不断满足软件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相关热词搜索: 人才培养 探究 软件产业 融合 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