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解析网络计算机安全与防护措施

| 浏览次数:

【 摘 要 】 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世界,网络计算机安全问题顺理成章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网络计算机安全原因及诸多隐患的分析,力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归纳出一些防范和杜绝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措施和方法。

【 关键词 】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数据信息安全与防护

Safety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of the Network Computer

Li Zhen-mei

(Computer Department of Jinning Institute ShandongQufu 273155)

【 Abstract 】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changing the world, network security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for logical mankind face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network computer security reasons and many hidden dangers, from two aspect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sums up some measures and methods to prevent and put an end to the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 Keywords 】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ata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1 前言

每一次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会将人类的文明推进一大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揭开了技术智能化的序幕;而基于计算机科学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则是又一场更加狂放的技术革命,将人类带入到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新时代,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观念、方式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毫不夸张地说,计算机网络真正改变了人类,改变了世界。但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绝非全是“正能量”的东西。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技术确实把世界连成了一个畅通的整体,但世界太过于多元化了,在这个由无穷信息编织的网中,既有积极向上且优秀的知识、信息和财富,当然也不可避免存在众多消极、恶意的信息和负能量。

在我们运用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服务的时候,同时也是在和这些不安全因素作斗争的过程,如何在运用计算机网络过程中扬长避短——积极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最大化地屏蔽安全隐患——对于我们使用计算机网络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 网络计算机安全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网络计算机安全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主要指的是针对计算机网络环境,通过科学而有效的手段,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以及操作的稳定性。通俗意义上的网络计算机安全包括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个部分。前者指的是网络计算机设备及相关硬件的安全可靠性,后者指的是网络中的数据信息的安全和可靠性。具体而言,在网络计算机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几种安全隐患和问题。

2.1 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安全隐患

计算机网络作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把数量庞大的计算机终端有机地串联在了一起。而在这些数不清的终端背后操作的是一个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人在操作过程中就不能完全保证不犯错误。这种人为的操作失误就可能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重大的危害。人为操作失误的原因很多,包括操作者的性格特点、学历水平、技术能力、行为习惯、责任态度等,同时也要受到特定时间、特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2 恶意的、有计划的人为实体攻击

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的人为实体攻击,是一种主观的、恶意的侵害行为,这种行为主要通过电磁干扰、实体破坏、火力突击等方式,对对象进行网络安全的实体打击,达到破坏对方网络系统、网络环境和信息数据等的目的。这是一种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实体摧毁”的侵害,也可称之为“硬杀伤”,主要发生在战争环境中,是现代战争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

2.3 黑客和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侵袭

我们在计算网络运用当中最常遇到的安全威胁,应该属于这一类了。黑客和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侵袭主要是利用网络平台,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和相关程序,对网络计算机系统进行攻击,达到破坏对方系统和信息数据或者获取对方相关信息数据的目的。相对于人为实体攻击而言,这种方式可以称之为“软杀伤”。遭到这种攻击的原因很多,但具体而言不外乎两点。

第一,从主观上而言,如果使用的网络系统软件存在漏洞和“后门”,就容易给黑客或者网络病毒以可乘之机。在网络越来越普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更新的今天,我们使用的软件和系统不可能百分之百没有“漏洞”。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道高一丈魔”也可能高两丈……如此循环往复,在得与失之间、破坏与反破坏的较量中,网络技术不断革新发展。

第二,从客观上来讲,黑客和网络病毒通过网络平台,对对象造成网络安全的危害,是有意图和目的的,这种意图和目的决定了计算机网络注定不能成为一块绿色安全的净土。黑客攻击和病毒侵袭的意图,除了我们上文所讲的战争环境下想要达成的“软进攻、软破坏”,更多的体现为企业或个人现实利益的考量,目标就是破坏竞争对手的系统和数据库,获取利益关联方的信息、隐私或者其他资料。

3 网络计算机安全问题的防护措施

虽然网络环境不是一块净土,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无处不在,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因噎废食,拒绝计算机网络技术带给我们的便捷和高效。我们应该不断加强防护意识,革新技术手段,积极主动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防护,因势利导运用计算机网络工具工作、学习和生活。

3.1 网络计算机安全的技术防护

3.1.1 使用和研发有效的网络反病毒系统

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时,我们必须要有安全防范的意识。我们要对我们的计算机系统安装有效可靠的反病毒软件,主动“御敌于国门之外”,防患于未然。要养成反病毒软件经常更新的习惯,保障防火墙实时有效,让系统始终处在安全的保护之下运行。同时,对于一些特别重要的特殊系统环境,需要专门研发与之相匹配的网络反病毒系统,并不断进行更新完善,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杜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

3.1.2 做好数据库的安全操作(备份与恢复)

在计算机网络环境进行数据库操作,需要使用专业技术人员。在具体的操作和管理过程中,管理员最常使用的手段就是数据的备份与恢复,这是防止数据和信息因人为误操作而造成数据丢失和损失的最核心和有效的手段。备份与恢复是两个密切相关的环节,只有对数据进行了严谨的备份,一旦在操作失误需要恢复时才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相关的信息和数据痕迹。反过来,数据信息如果没有做必要的备份整理,一旦因误操作而丢失,那要想恢复相关的数据,操作起来就非常困难甚至无法恢复,这将有可能给我们的生产工作带来不可估量损失。所以,做好数据库的安全操作,尤其是做好数据的备份和恢复,虽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并不算一件困难的事情,但必须把它当成工作流程当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加以重视和实施。

3.2 网络计算机安全的管理防护

要保障计算机网络操作的安全,除了上述一些技术手段和技术处理之外,我们也不能忽视安全意识的强化和安全制度的健全。毕竟,网络平台的终端操控在人的手中。

3.2.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对于网络平台维护者和信息数据的技术团队的管理,必须科学地进行规范,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和杜绝安全隐患的威胁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首先,要严格依照国家有关计算机信息安全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办事,不触及国家法律红线,并在遇到安全问题时能找到具体的法律依据指导处理解决。其次,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操作规章制度,让操作人员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章可循,严格依照流程进行操作,落实责任人,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

3.2.2 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常识学习培训

我们知道,计算机网络平台和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所以必须选拔技术能力合格的人员来执行。同时,由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技术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加强专业技术的学习提高,才可以因应不断生发的安全问题。在提高技术管理手段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防微杜渐,将每一个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保障系统数据信息的绿色安全。

3.3 建立和完善网络计算机安全环境

3.3.1 要保证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安全环境

作为与网络联结的PC终端,其实就是一台一台的具有物理性的机器,要维护运行安全,必须要保证这些机器能够正常开展工作,因此,创设安全的运行环境必不可少。我们要根据需要,从包括机器运行的温度、湿度、电压、腐蚀度等各个方面考量建设,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3.3.2 机房选择要有所讲究

一些庞大的网络运行或运营系统,需要大型的设备(如服务器)来支撑,这和一般的PC终端机的使用还不一样,这就需要考虑建设相应的设备机房。那么在选择机房或者托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性。

3.3.3 机房的维护要科学

独立机房的维护也要科学,既要保证机器能够正常运转,又要考虑是否有遭到外部侵扰、攻击的可能;同时不能忽略一些软性攻击的漏洞,在建设时要审慎周全,平时维护也要科学及时,保证非法入侵带来的数据信息损失。

4 结束语

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从本质上而言,没有感情,没有色彩,没有主观倾向性,只有当使用它的人正确地驾驭它的时候,它才会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正面的、积极的变化。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柄双刃剑,我们必须用好它的长处,规避它的弊端,积极建立相应规范,杜绝泥沙俱下的状况,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真正让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平台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

参考文献

[1] 王朔.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J].成功(教育),2011年16期.

[2] 王延飞,李佩刚,刘洁,姬鹏宏,任海平.着眼信息能力深化管理改革——对信息管理的新思考[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年06期.

[3] 黄涛,孙晓玲.现代企业中的信息管理[J].情报科学,2006年12期.

基金项目:

2013年济宁市科技发展(社会与民生)计划项目;2013年济宁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13QNKJ12)。

作者简介:

李振美(1974-),女,汉族,山东济宁人,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和关注领域:计算机系统安全。

相关热词搜索: 解析 防护 措施 计算机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