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我在美国看大选

| 浏览次数:

2004年11月初,应美国选举制度国际基金会邀请,我有机会前往美国首都华盛顿亲身感受了美国大选投票的全过程,对美国总统选举制度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获得了一些以往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

一、投票方法和内容五花八门

美国的总统选举居然没有统一的选票,而且选票的种类和内容五花八门。从选票种类上讲,大致可以分为纸制选票和电子选票两种。但不同地区的纸制选票又各不相同,选民有被要求在选票上打孔的、划线的、打勾的、涂黑框的;电子选票也不一样,光弗吉尼亚一个州就有4套不同的电子投票系统,而邻近的华盛顿市区和马里兰州又各自有一套系统。

选票上要填的内容真是一大堆。以前我一直认为选票上就是共和、民主两党的总统候选人和副总统候选人的名字,选民二选一就行了。这次一看才明白,选票上除了这些外,还有联邦参议员、联邦众议员、州参议员、州众议员、郡委会委员、社区委员会委员、学区委员会委员等大大小小各种职位的候选人名字。此外,还有一些重大问题需要选民表态的。林林总总加起来得有二三十项,有个州此次的选票选项居然高达79项。笔者在华盛顿市区看到的纸制选票都是一大张,还是双面印刷。弗吉尼亚州的电子选票在屏幕上要显示好几页。难怪选民在投票时要花好些时间。

二、没有统一的联邦选举组织机构

造成投票方法和内容五花八门的原因就是美国没有统一的联邦选举组织机构。所有选举都是由市或者郡的政府来组织的。尽管美国有个联邦选举委员会,但这个机构只管监督竞选双方对竞选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情况,对选举组织是不管的。

由于选举由市、郡政府分别组织,每个地方便有了各自的土政策。有喜欢用电子选票的,有喜欢用纸制选票的。各种要选民做决定的问题都可以搭顺风车印在选票上。其实一些事在中国人看来跟总统选举这样的大事根本不沾边,比如弗吉尼亚州阿灵顿郡的选票上就要求选民表态,是否同意郡里发行7万美元的债券去建个公园。

有些市、郡的财政比较吃紧,拿不出太多的钱来搞选举,结果投票站就不够多,选民投票得排长队、跑远路。而且投票日往往还是工作日,所以也会影响投票人的热情。

三、选举制度挺松散

笔者一直以为美国的选举制度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一定是非常严密的体系,过来一看发现其实挺松散。2000年以前美国人去投票居然都不用出示任何证件,只要提前登个记,到时签个名就可以投票。如果愿意的话把家里的阿猫阿狗的名字登记一下,然后替他们去投票也没人管。2000年那次总统选举出了问题,所以美国才通过了一个新法案,对一些漏洞进行了填补。现在投票一定要出示带照片的证件,替人投票还得把那人的身份证拿上。不过漏洞还是有,比如一个人登记成为选民后却没有任何凭证,而登记选民的人万一把登记表给弄丢了或者忘了输入电脑,那人就投不成票,他也拿不出任何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确已经登记了。按照新法律他可以被允许投张临时票,不過临时票要等到正式票点完之后一个多星期后才能点完,那时选举结果早出来了,他投的票就没用。

四、独立候选人受歧视

美国是一个实行两党制的国家,总统历来是从共和党或民主党中选出来的。其实美国也并不是没有别的政党的总统候选人,只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可能被选上,绝大部分人甚至连列在选票上的机会都没有。今年有个绿党的候选人叫纳德,此人在选举前还不得不在15个州打官司,要求把他的名字列在选票上。不过他官司打赢了也没用,因为选票早就印好了,根本就没时间改。当年大富翁佩罗在大选中能拿到5%的选票真是太不容易了。

美国的选举看着毛病不少,但总体上讲还是很成熟的,美国的老百姓也挺接受。选举复杂点没关系,有政党组织和民间机构给选民发小册子,教他们怎么一步步去投票。笔者见过一张民主党印的模拟选票,就像考试的标准答案,民主党的支持者只要照着抄就行了,选项内容看不看都无所谓。

市和郡有个选举委员会负责选举组织,这些人一般一干就是好多年,所以经验比较丰富,美国人又有做义工的好传统,靠着义工的帮忙,选举也能搞得井井有条。美国人尽管珍惜时间,但排起队来挺有耐心,安安静静,一句怨言都没有。

选举制度的漏洞肯定有人钻,但大部分美国人“诚信”二字还是很看重的。该投一张票就投一张票,不会往票箱里多塞几张。尽管有时美国人开玩笑说,阿猫阿狗的选择可能不比人的选择差。

独立候选人出头的日子可能还比较远。美国人觉得共和党或者民主党的那些政策差不多反映了他们的要求,而且大多数美国人嘴上说开放创新,其实骨子里挺传统挺保守的,两百多年的两党制可不能说变就变。

美国的选举很有趣,很独特,它是美国文化和价值观的一部分,别的国家要照搬也搬不来,弄不好还会“东施效颦”。不过适当的借鉴学习也是应该的,毕竟人家已经搞了两百多年了。

相关热词搜索: 我在 大选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