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宗馥莉来了。
两名90后男大学生开始在会场交头接耳,他们并不清楚宗馥莉是谁,只知道是一个来头不小的人,省市校各级领导悉数参加。会场的布景板上写着:浙江馥莉慈善基金会向西安交通大学捐资建设西安交通大学馥莉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宗馥莉不急不缓地走上主席台,粉色紧身上衣、花色半身裙、精致的妆容。她微微仰着头,这个姿势持续了发布会全程。
“原来她是80后!”其中一名男大学生挥着手机给同伴看他刚刚百度的“宗馥莉”——杭州宏胜饮料集团总裁,也是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的女儿,有8年留美背景,还被外界誉为最“严苛”的慈善家。“她才三十多岁。”在些许惊诧过后,他们再次将目光转移到了宗馥莉的身上。
这一天,宗馥莉对西安交通大学的捐赠额度达到了1亿元。
赴美求学的经历强化了她鲜明的美式风格——率性、直接、自信、追求完美。“有一个想法就想办法去落实它,这就是我的个性。”在表达自我诉求上,她从来不遮掩迂回。哪怕是面对自己的父亲,她也从未试图隐藏自己的观点。
谈到此次与西安交大的合作,宗馥莉向本刊记者强调,“首先我会跟他们讲这件事情的意义。我们对条款做斟酌和改动,在意的是能否对意义有加分。这次我们通过院董会的架构去做基金会的管理,我本身是院董会的成员,每年我们都会讨论院董会的一些项目资金的开支,包括有些理念灌输、团队的聘请等。”
根据捐赠协议,西安交通大学馥莉食品与科学工程学院将开设“食品生产过程装备与控制”、“食品质量与安全”等3门创新专业,并首创2+X的培养模式。然而,宗馥莉对专业设置的细节,仍有斟酌,在发布会结束后,她与学校领导又进行了一场闭门会谈。
这样的事情让宗馥莉看上去显得严苛,难以取悦周边人,但是身边熟悉她的人知道,她“只是想做到完美”。她直接而坦率,对事不对人,注重的是内在。
她跟父亲一样,是个工作狂,会抓住一切机会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出国开会时,她会跑到当地超市进行市场调研。有一次,为了调研一款茶饮料的口感,宗馥莉到浙江大学找留学生进行调研。因为留学生数量有限,调查样本不够准确,她又专门跑到国外直接找各大超市买手进行测试。
她对完美有着执着的追求,而对细节的执着则透着一丝女性特有的细腻。萧山基地员工宿舍前后两栋楼外立面颜色有差别,宗馥莉就立刻叫来基建部的同事过问原因。
据说,娃哈哈总部食堂的饭菜口味没有宗馥莉的萧山基地好,原因是她对于饭菜质量的要求更高。
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个性造就了她较为强硬的企业领导风格。宗馥莉执掌的宏胜集团每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超过30%:2009年,41亿元;2010年,64.37亿元;2011年,81.83亿元;2012年,108.74亿元。
跟当下许多年轻人掘金互联网、金融领域不同,宗馥莉说她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对食品行业的爱好,“我喜欢比较实在的东西,金融跟互联网行业虽然钱来得很快,但是变化太快了。”这跟宗馥莉的性格有很大关系——稳定,“食品行业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说它是个朝阳产业,但是一个非常稳定的产业。”
结合自己长期在国外的生活经历,宗馥莉看到了中国的饮食跟其他国家的饮食存在的巨大差异,她想引进国外一些比较健康的饮食理念,也想把中国独有的饮食文化推广到国外。
她一直想“研发中国古代的饮食特色”,通过研究古食谱和传统饮品配方,利用现代企业的工艺化、一体化运作向市场推广,“做一些跟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关联的事情,很有意思。比如在古代,糖是非常稀有的,冰糖雪梨茶其实是一种非常奢侈的贵族饮品。”但现在市场上那种普通“冰糖雪梨茶”还远远没有达到宗馥莉的预期。她希望自己的产品能真正还原出老配方和老味道,告诉消费者更多的饮食故事。
“我喜欢挑战自己,但是这个挑战不是说通过金钱来实现。比如说今天上市一个公司能赚几十个亿,我对这些数量级的东西不是那么在意。但是我对它的内涵体系会非常在意。”
中国茶饮料是宗馥莉一直想推广的一个项目。对她来说,开发一个中国茶饮料品牌并不是难事。但她迟迟未动手。
她有她的顾虑——因为尚未临近一个非常完美的时间点。目前的状况仍让她很担忧:中国食品在国际上的声誉还比较低,茶叶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物也都还没达到标准。“我是想把这样的产业问题解决掉以后,再去出口这样的产品,而不是随随便便拉个广告,投几个亿就把品牌做出来了。”
“很多人去做慈善,只是做一些很简单的事情,譬如捐助一些大学生项目,一年给几千块钱做奖学金,当年我也有过这样的摸索阶段。”2007年,宗馥莉向父亲宗庆后提出成立慈善基金会,宗庆后非常高兴,给女儿介绍了浙江慈善总会负责人。随后,宗馥莉任总裁的杭州宏胜饮料集团出资1000万设立“馥莉慈善基金”,挂靠于浙江慈善总会名下。
今年5月,经过6年多的发展后,宗馥莉正式成立独立的基金会。“基金会的体系化运作才刚刚起步,目前的运行模式是我们提供一个想法,然后找相关的专业团队合作,共同落实这个项目。”而在宗馥莉的构想中,整个慈善体系应该“是对政府的一个附加值,慈善可以去政府覆盖不了的领域做一些帮助”。相应地,国家也应该培养慈善基金专业管理人员以及出台相应的执行标准。“在中国做这些事情,需要很强的沟通能力,因为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关注慈善的氛围,我觉得这条路还将走很久。”
自从“郭美美事件”以来,中国慈善业就被放置在显微镜下。在大的慈善环境不完善时,宗馥莉不敢掉以轻心:她会以项目制的方式去考核团队和基金善款的执行情况,亲自参与学院师资的聘请、课程的设置、研究目标和方向等工作。对于这位中国首富的独生女,我很好奇她会把自己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在我身上我爸对我的影响不大。”宗馥莉坚持自己的节奏,“虽然我是宗庆后的女儿,但是这三十多年来我做的都是我宗馥莉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并不是一定要像我这样,在今天这样一个位置才能做事。反过来,即使处在我今天这样一个位置,有些人可能也什么都不做,而可能是天天去逛街,然后飞来飞去玩。”
“如果我今天什么都没有,我家庭也不是很好,我同样还是可以为社会做点事情,我还是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的。”
宗馥莉说,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的内心。
对于目前所做的事情,就像西安交大的项目能否达到预期,她没有十足的把握,但她还是会说“如果没有人去做这样的事情,永远都没有人去开这个头”。
“我不希望别人来议论我,而是看到我做的事情,可以一起参与进来,去改变现有的社会生态环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这就是我的个性。因为这个社会还是要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让这个社会进步。”
人物周刊:一般来说,人们的智慧源自经验、教训、学习、父辈教诲等等,你智慧增长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宗馥莉:我觉得应该给员工很多信息,所以我会把自己一些创新的想法或者活力都带到公司,并且鼓励他们去接触不同层面的东西,不仅仅只是局限在公司,让他们什么问题都去了解一点,接触一点。我比较喜欢发散思维,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怎么去为他们提供一个发散思维的环境。
人物周刊:父母给你哪些影响?你觉得你们这一代与父辈的智慧有什么不同?
宗馥莉:我爸对我的影响其实并不是很大,在我身上,还是西方教育的烙印更多一些,说话比较直率,做事的风格也比较追求完美。
如果要说我爸带给我的影响,那可能就是对于工作的那种执着吧,我们都是工作狂。
两代人的不同,我想是在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会有偏差。父母辈的成长,逆境更多,他们强调集体主义,强调奉献,强调服从,而我们这一代,会更加宣扬个性,因而思维方式会更加灵活,视角也会更加国际化。对一些社会问题和弊端,我们会更愿意去表达,更愿意去尝试改变,这应该是最大的不同了。
相关热词搜索: 我不想 这个世界 改变 宗馥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