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高性能计算机的可靠性技术现状与方向

| 浏览次数:

检查时,只需要检查每个模块的运行状况就可以直接找到故障的所在,系统能够进行及时地恢复。

3 故障的诊断与检测

故障的检测技术能够分析计算机中是否是存在故障的,而且能够对故障的位置定位。在对故障进行诊断和检测时,可以采取联机的方式,也可以在脱机的形式下进行。一般在高性能的计算机中,是采用联机检测的方法,能够对故障进行跟踪处理。在对检错码进行分析时,能够针对循环冗余中提供的校验码进行分析,从而能够自动的识别系统的故障。但是,其与纠错码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检错码不能够自动的将错误纠正,而且,在监视定时器使用时需要有网络连接。在对总线的故障进行分析时,需要考虑到总线控制器在交互环节中的问题。在对故障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应该先对硬件进行检测,然后分析系统的故障。

3.1 重组技术

充足时实现动态冗余的关键,是防止局部的系统故障对整个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系统的故障分为可恢复的和不可恢复,如果检测的故障是不可恢复的,那么,系统中就会将故障的部件切换掉,运用备用的部件。而且如果发现备用的部件不足,系统就能够自动的将故障隔离,确保整个计算机系统还是可以运行的。

3.2 恢复技术

重组技术能够对那些不能恢复的故障进行处理,但是,在高性能计算机运行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瞬间产生的故障,这些故障能够很快解决,可以通过对系统的恢复完成。恢复能够实现对瞬间故障的诊断,瞬间故障一般都是可恢复的故障,所以这些故障能够及时地消除。在恢复技术中最常见的是重试,在对相关的步骤操作但是没有反应时,可以采用重试的方式,服务器就会采用重试的方式,对系统重新运行,重新对数据进行传输。

3.3 在线替换

这项技术能够对系统出现的故障替换,将故障置换出来,从而能够使系统恢复到之前的功能。在高性能计算机中,在线替换功能主要是英语到磁盘、电源等设备中,在单元板能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实现服务器的一环,从而也能够使那些较为落后的功能替换,实现系统的在线升级。

4 结语

现在,高性能计算机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在各类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其功能逐渐完善,但是,在多元化功能的背景下,其运行的可靠性也在下降,所以,要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就需要借助一些可靠性技术,促进高性能计算机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黄永勤,金利峰,刘耀.高性能计算机的可靠性技术现状与趋势[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0(04):589-594.

[2] 王俊超,彭涛,冯光柳.曙光高性能计算机在数值预报模式中的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4(10):178-181.

[3] 蒋句平,庞征斌,周兴铭.高性能计算机RAS技术现状与趋势[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5(01):80-82.

[4] 刘晓婷,贾志淳.高性能计算机中互连网络的可靠性研究[J].电子制作.2015(04):151-152.

[5]华凌.高性能计算机是一个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体现 我国超级计算机显神威[J].电子展望与决策.2000(06):29-30.

[6]王颖.李国杰和他的曙光高性能计算机[J].中国信息导报.2000(06):

42-43.

[7]夏培肃.高性能计算机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的基础性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00(04).

[8]胡永生.加快发展高性能穷人计算机——记者胡永生对工程院院士李国杰的专访[J].计算机与农业.2002(01):4-6.

[9]胡敏.走向高性能运算[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3(34):60.

[10]丁晔,袁斌,陈晓军.未必永远跟随——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发展趋势[J].每周电脑报.2003(24):34-35.

[11]祝明发.未必永远跟随——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发展趋势[J].每周电脑报.2003(40):96.

[12]朱莹.浅谈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现状和瓶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23-125.

[13]樊建平.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计算机教育.2004

(05):3-5.

[14]洪文董.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与气象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05):32-35.

[15]段树云.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J].泸天化科技.2003(04):335-336.

[16]王志华.高性能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05):117-119.

[17]陈亮.高性能计算机标准开放图存[J].互联网周刊.2006(32):16.

[18]曾宇,王洁.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技术及标准现状分析[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6(10):9-12.

[19]华凌.高性能计算机是一个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体现 我国超级计算机显神威[J].电子展望与决策.2000(06):29-30.

相关热词搜索: 高性能 可靠性 现状 方向 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