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氯丙嗪标准储备液(104.1?g/mL):精密称取0.01041g盐酸氯丙嗪对照品,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氯丙嗪标准中间液(1.04?g/mL):精密量取1.00mL氯丙嗪标准储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氯丙嗪标准使用液(104.1ng/mL):精密量取2.00mL氯丙嗪标准中间液于20mL容量瓶中,用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3.4方法学考察
3.4.1线性关系精密吸取氯丙嗪标准使用液500μL、1.00、2.50、5.00、10.00、50.00mL,分别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空白样品提取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浓度为0.52~52.05ng/mL的氯丙嗪系列标准溶液,分别测定其峰面积。以氯丙嗪对照溶液浓度C为横坐标,峰面积A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Y=53813X+16752,R2=0.9996,说明氯丙嗪在0.52~52.05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如图1所示。
图1 盐酸氯丙嗪标准溶液曲线图
3.4.2精密度以10.41ng/mL的氯丙嗪标准溶液重复进样6次。测得平均峰面积为626000,RSD=1.1%,表明仪器精密度较高。
3.4.3回收率试验以不含氯丙嗪的空白猪肉为基质,以1.04、2.08、10.41μg/kg三个水平进行回收率试验,氯丙嗪的回收率在85.57%~95.97%之间(RSD=4.7%,n=6),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回收率,准确度较好。
3.4.4重复性取6份不含氯丙嗪的猪肉样品,分别精密加入氯丙嗪标准使用液200μL,按样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加标溶液,同批进行液质测定,测得氯丙嗪的平均峰面积为364000,RSD=2.7%,表明本方法重复性较好。
3.4.5检出限与定量限在阴性猪肉样品中添加一定量的氯丙嗪,按定量离子对色谱峰的信噪比等于3为检出限,信噪比等于10为定量限,得出方法检出限为0.15μg/kg,定量限为0.4μg/kg。
3.5实际样品的检测按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对市场上采购的不同猪肉样品进行测定,均未检出氯丙嗪。
4讨论
4.1 pH对萃取率的影响 针对国家标准GB/T 20763-2006中氯丙嗪回收率较低的情况,笔者分别对该方法中的萃取、反萃取、氮气浓缩等步骤进行试验,结果发现,萃取步骤中水相的pH是影响氯丙嗪萃取率的主要因素(其主要影响氯丙嗪的质子化,进而影响氯丙嗪的水溶性)。笔者对该步骤中水相的pH进行了考察。
所用水相为:pH分别为4、3、2、1的1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用盐酸调节pH);浓度分别为0.2、0.5、1、2mol/L的盐酸。所用有机相为:10.41ng/mL的氯丙嗪甲基叔丁基醚溶液(精密量取1.00mL氯丙嗪标准中间液,置于100mL量瓶中,用甲基叔丁基醚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作为对照溶液)。
实验步骤为:将12mL有机相置于50mL聚丙烯离心管中,加入3mL不同pH的水相,振荡10min,离心10min。取上层溶液和对照溶液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后进样,记录峰面积。对照溶液的峰面积以100%计,将不同水相pH条件下测得的氯丙嗪峰面积值与对照峰面积比较,可得出上层溶液中氯丙嗪的剩余量,进而计算出各水相pH条件下氯丙嗪的萃取率,如表1所示。本方法选择水相的pH值为-0.3,即采用2mol/L的盐酸。
4.2反萃取溶剂用量的选择 国标方法中氮气浓缩仪的使用增加了操作步骤,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氯丙嗪的损失,本实验用一定量的甲基叔丁基醚反萃取,经滤头过滤后直接进样,并对甲基叔丁基醚的用量进行了考察。
实验步骤如下:精密移取800μL氯丙嗪标准中间液,置于25mL量瓶中,用2mol/L的盐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氯丙嗪盐酸溶液。精密量取3.00mL氯丙嗪盐酸溶液(含盐酸氯丙嗪99.84ng)于50mL聚丙烯离心管中,加入1mL 11mol/L氢氧化钠溶液,摇匀。分别加入2、3、5、10mL甲基叔丁基醚,振荡15min,离心5min(4000rpm)。吸取上层溶液,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后进样,记录峰面积,计算不同体积甲基叔丁基醚反萃取的氯丙嗪的量和反萃取率。2、3、5、10mL甲基叔丁基醚对应的氯丙嗪反萃取率依次为72.34%、93.43%、72.52%和67.80%。因此,本方法选用3mL甲基叔丁基醚溶液对氯丙嗪进行反萃取。
目前,文献报道的猪肉中氯丙嗪残留量的测定方法较多,其中,能用于确证的主要有气质联用法[4-5]和液质联用法[6-8],前者氯丙嗪的回收率不是太高[4],或者用到了昂贵的内标物(D6-氯丙嗪)[5],后者用到的仪器基本上为较高配置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6-7],普及性不高,张骏等采用的氯丙嗪的萃取与反萃取方法与国标方法基本一致[8]。
本方法采用的检测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检测手段。萃取步骤和反萃取步骤可净化提取液,且萃取率均较高,可不使用昂贵的内标物即可达到较高的回收率和较低的检出限,适用于猪肉中氯丙嗪残留量的检测。
参考文献:
[1]刘学剑.盐酸氯丙嗪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J].当代畜禽养殖业,1995,(3):8.
[2]张春旺,潘心红,冯彩群.一起由氯丙嗪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快速测定[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1,11(1):109,112.
[3]鲁桂芳,滕青贤.氯丙嗪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7,7(5):388-390.
[4]许世富.猪肉中氯丙嗪GC/MS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8.
[5]单美娜,徐晓枫,蒲云霞,等.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猪肉中氯丙嗪残留[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3,25(5):438-440.
[6]齐士林,吴敏,严丽娟,等.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对动物源食品中氯丙嗪、异丙嗪及其代谢物的测定[J].分析测试学报,2009,28(6):677-681.
[7]孙雷,张骊,徐倩,等.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猪肉和猪肾中残留的10种镇静剂类药物[J].色谱,2010,28(1):38-42.
[8]张骏,王硕,张燕,等.猪肉中多种兽药残留液质联用检测技术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35(6):70-74,136.编辑/王敏
相关热词搜索: 测定 猪肉 国家标准 优化 残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