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发生以来,青岛市文明办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部署,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迅速行动,科学统筹,调度全市志愿力量本着属地化、就近化原则,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截至2月10日,累计调度全市近3万名志愿者和7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在联防联控、防护宣传、政策解读、专业医护、便民服务、防疫消杀、心理援助、社区排查等方面充分发挥志愿者的积极有效作用,让志愿服务成为疫情防控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以来,市文明办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部署要求,加强统筹,科学调度全市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投入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第一时间刊发《抗击疫情志愿有我致全市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倡议书》,引导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按照属地化、就近化原则,安全有序参与到卫生防疫、心理服务、救助救护等志愿服务工作中来。
同时要求,各区市文明办在组织引导志愿服务工作中,务必做到“三严”:一是严格筛查,确保志愿者身体健康,无疫区旅居史、接触史等;二是严格防护,确保防范措施到位,自觉做到不做防护措施不上岗、不经过培训不上岗;三是严格防疫工作流程,依法有序参与志愿服务。志愿者要在单位、镇(街道)、村庄(社区)的统一指挥下开展活动,不盲目自行前往疫情集中区开展志愿服务,原则上不组织开展聚集性志愿服务活动。
根据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形势和要求,市文明办梳理全市志愿力量,聚焦群众需求,精准对接防控工作,依托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构建起覆盖城乡、联防联控、精准高效的疫情防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网络。先后集中调度了专业志愿服务队、党员先锋志愿队、镇村志愿服务队、社会志愿服务队等多种志愿力量,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
一是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模范带头作用,万名党员先锋志愿者冲锋在前,协助基层开展排查工作。胶州市党员先锋防控疫情志愿突击队,分赴25个卡点和356个小区,排查车辆6万余辆,检查人员9万余人。
二是鼓励专业志愿服务队就近就便,围绕心理援助、医疗志愿、疾控消杀等方面开展活动。城阳区瑞阳心语志愿服务组织组建国内首个应对疫情心理援助工作群,紧急开设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提供心理咨询和互动6800多次。
市南区百名医学志愿服务者,分赴青岛火车站、街道、社区、应急、疾控中心等一线岗位提供专业服务。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累计出动近2000人次,对社区、村庄等公共区域环境防疫消杀面积1300余万平方米。
三是组织社会志愿服务队按照分散、就近原则,开展站岗执勤、环境消毒等志愿服务活动。李沧区社区网格员当起“红色代办员”,为居民代办日常生活所需物品,有效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平度市万余名志愿者参与村庄巡逻和村口防控志愿活动。
在积极调度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市文明办充分运用多种媒体形式,组织做好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在全市弘扬志愿精神,加强志愿精神教育,树立感人典型,讲述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感人事迹,宣传报道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传播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引导人们保持积极乐观、理性平和的良好心态,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
人民日报、新华社、大众日报、青岛日报、青岛电视台、青岛文明网、青岛志愿服务网、志愿青岛微信公号等中央、省市主要媒体和新媒体,先后刊发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宣传报道300余篇,在全市营造了“疫情防控志愿有我”的良好舆论氛围。
相关热词搜索: 志愿服务 文明办 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