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坚持“五化”标准,创新接待方式,切实发挥好人大代表联络站“连心桥”作用

| 浏览次数:

近年来,xx区人大按照党中央对加强人大工作和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工作定位,理清工作思路,通过代表联络站站点建设标准化、日常管理规范化、活动形式多样化、围绕中心常态化、网上网下一体化“五化”建设,进一步推动闭会期间代表作用的发挥。

一、打基础,实现站点建设标准化

根据上级人大相关工作要求,在学习借鉴兄弟单位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结合xx实际,编印下发了《xx区乡镇、街道人大规范化建设制度汇编》,不断探索完善代表联络站工作。各站均有相对独立的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站外墙统一悬挂人大代表联络站标牌。参加接待的各级人大代表的照片、联系电话和各项制度规定及接待流程制作图版上墙。各站配有站长1名、副站长若干名,并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义务咨询员队伍,负责在代表接待选民与群众时提供政策和法律咨询服务。每个乡镇、街道都有固定场所作为“代表联络站”和“人大工作室”,同时配备了桌椅、电话、网络等设施,为人大代表开展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基本实现了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平台、有互动、有成效“六有”目标。

二、抓培训,确保日常管理规范化

自2012年开始在街道探索建立第一个人大代表联络站起,每年都要集中安排对基层人大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在后期联络站接待工作中及新建立代表联络站后,结合接待活动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以及新建立单位的实际需求,通过集中培训、经验介绍、以会代训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使人大代表做到了“四个明确”,即:明确了自身的责任,明确了接待的原则,明确了工作的流程,明确了问题的转办途径。同时,各站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实时跟进落实情况,实行代表接待情况月报、季报制度,定期将代表接待情况、接待群众人次、接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进行统计,使各站工作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开展。联络站将代表接待制度、进站代表个人信息、年度活动计划等在联络站和各联系社区村居公开。接待日三天前,将负责接待的人大代表信息及接待工作规程在社区村居张贴告示,提高群众知晓度。接待规范清晰。接待站设有统一的群众来访登记表、闭会期间代表建议批评意见专用纸、建议受理单位反馈意见表以及来访答复登记表,每次活动都做到“来访有登记,反映有处理,结果有反馈,反馈有记录”。

三、促创新,谋求活动形式多样化

大胆探索代表接待方式,灵活运用站内接待、站外接待、回访等方式,帮助代表更多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走近群众。近年来,探索了多种接待工作新模式。例如:新狮街道结合辖区工作任务繁重、工业企业集中,辖区有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较多的特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作用,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和保障,充分发挥“老娘舅”代表联系选民,预约接访收集社情民意,取得了较好成效。特别是他们聘请了金华电视台“老娘舅”、在每周一、三、五上午在联络站上班,专职做好选民来访接待,做好选民登记、预约接待、政策宣传咨询、解疑释惑、民间纠纷调解、资料分类归档等相关工作,同时还聘任5名法律顾问,受理解答一些法律方面问题,起到了调解员的作用,将一些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城中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从退休的老干部中聘请义务工作者6人,将6人分三组,每个月安排一个下午为人大代表接待日,每组2人轮流为日常接待,由1至2名市、区人大代表坐班接待。一般的邻里纠纷,接待人员会对其进行安慰全解、当场解决;针对街道、社区工作的问题,上报街道人大工委,逐一形成交办单,交街道办事处办理;对涉及区级层面的,街道人大工委向区人大报告,由区人大交有关部门办理;涉及市里的,由辖区市人大代表帮助提交至市有关部门解决。白龙桥镇为方便群众了解联络站的工作方式方法并合理反映问题,在原有的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基础上,于2017年又先后在白龙桥管理处、让长管理处、古方管理处、临江管理处建立了“二级代表联络站”,并对各联络站办公场所进行了统一的配备,形成了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中心,以“二级代表联络站”为补充的接待方式。

四、重实效,围绕中心工作常态化

各代表联络站结合辖区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代表进村居、进社区企业,开展房屋征收、土地承包、安全生产、关爱流动人口等主题接待活动。同时组织代表利用专业技术特长,到社区村居企业进行义诊、法律咨询、司法调解、心理咨询等便民服务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代表接待活动的内容。实现“四项目标”:一是拓宽了代表履职的平台。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立,使人大工作开展有了自己的场所,进一步拓宽了代表活动的平台,使基层人大工作实现了活动“有计划、有场地、有人员、有制度、有保障”。二是丰富了代表履职的内涵。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立,不仅丰富了代表履职的内涵,更为人大代表活动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为代表充分联系群众开辟了通道。三是畅通了联系选民的渠道。人大代表来自社会各条战线、各个阶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尤其是区、乡两级代表,由选民直接产生,为人民群众代言。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立,进一步增强了代表的职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了代表作用的发挥,使人大代表联络站成为密切联系群众、为民办实事的窗口和平台。四是促进了代表作用的发挥。各乡镇、街道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载体,紧贴区委工作中心和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在近几年省、市、区开展的“关心母亲河溪,查找水污染源,恪尽代表职责”主题活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创建卫生城市”、“四边三化”、“剿灭劣五类水”等大型工作中均能看到人大代表的身影,使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实现了全区27个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选民工作场所、人员、制度和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建设要求。仅去年以来,全区18个乡镇、9个街道共参与接待选民的代表439人次,接待选民510人次,受理问题456件,转办问题286件,解决问题239件。

五、重融合,实现网上网下一体化

自2014年底全区27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代表联络工作站”以来,我们并没止步于此,又于2017年5月底全部完成了27个乡镇街道的网上代表联络站建设。在完善代表网上接待工作办法的同时,定期对代表联络站网页进行更新维护。区、乡均设立了“信息管理员”,主要负责日常网站的维护和信息的收集、管理和转交转办。在将网下接待工作中群众反映的相关问题处理的结果公布在网上的同时,又将网上征集到的问题建议通过网下交办给予解决,实现了网上网下的相互融合、优势互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全区已形成了“网上网下、线上线下”的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履行监督职能、参与管理、服务社会的长效机制。总之,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设,强化了代表履职载体和“家”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丰富和规范代表履职工作,实现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目的。

相关热词搜索: 联络站 人大代表 切实 接待 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