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十三五”规划执行评估
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全面落实市“十三五”规划任务,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开创出任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一)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情况。任城区准确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一是创新驱动取得突破,加快推进“创新城区”建设,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先行区。入选全国创新创业百强区。二是协调发展稳步推进,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全面拉开“北进西跨中优”大框架、打造特色镇街、提升美丽乡村,城乡面貌明显提升。三是绿色发展取得突破,打好大气治理攻坚战、治水攻坚战,大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7%,任城生态环境更加宜居。四是全方位开放引向深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五是树立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各项民生保障,承诺为民实事如期兑现,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重大改革任务推进情况。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最优创新创业环境,着力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松绑加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根据国务院、省、市政府下放取消行政审批事项的相关文件,对应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压缩行政许可事项的办理时限,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行清单目录管理,对应上级文件及时调整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我区煤炭行业化解煤炭产能工作提前完成。降低企业杠杆率。积极开展涉企收费清理,推动全面营改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发挥财政资金保障职能,推动解决拖欠企业工程款、物资采购款、保证金等问题。深入推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工作,加强对重大项目及优质企业的资金支持,出台了《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从政策、环境等方面全力推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不断发展。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济宁农商行、阳光财险等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加大力度补齐短板,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增强经济质量优势。
(三)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等重大战略任务推进情况。一是传统动能改造彰显新特色。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工业,以高端化工、装备制造、板材家居、食品医药、新型建材、纸制品、煤电生产等为特色的7大工业主导产业持续走强,催生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北方最大的民营润滑油生产基地初具形态,碳素集团公司年销售收入突破xx亿元。钢铁、一般化工、煤炭、水泥等低效落后产能加速退出。二是新经济加速汇聚新能量。加快打造山东省信息产业基地核心区,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x亿元。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xx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8%。三是现代服务业实现新跃升。形成了以信息服务、商务商贸、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城市型经济特点日益凸显。以信息产业倍增工程为抓手,着力推进中兴智慧城市产业园、中科智造信息产业园、大唐电信科技创业园、商动力电商园等一批服务型重点信息产业项目。扎实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企业达到130家,金融业实现地方税收xx亿元,占全区地方收入比重达到6.7%。文化创意、健康产业、休闲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四是改革创新迸发新引擎。全面推动双创基地建设,涌现出创新创业孵化园、cci创客空间、中东跨境电商、海能电商产业园、泡宝科技园等一批高层次创业平台,培养引进各类人才达到15万人,全区市场主体达到10万家。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主体园区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工业园区聚集企业300多家,总产值超过xx亿元,实现税收收入xx亿元以上,形成了以高端化工、装备制造、轻工板材、食品制造等为特色的低能耗产业群体。五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积极探索农业“新六产”发展之路,推动现代农业融合延伸,做优做特都市型农业。加快打造京杭大运河休闲观光产业带、南跃进沟生态休闲景观带,提速建设苗木生态休闲区、滨湖生态农业观光区、农产品物流集聚区、现代都市精品农业展示区,完善“两带牵动、四区互促”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六是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我区一批企业积极探索军民融合之路,包括山东数智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卡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尚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军民融合发展上取得新成绩。
(四)三大攻坚战推进落实情况。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我区制定了区域性金融风险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充分发挥企业自救、政府引导和金融保障作用,规范辖内企业资金风险事件的发现、报告和处置程序,迅速有效处置金融风险突发事件,构建企业资金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增强全区企业资金风险化解能力,防止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切实维护全区经济社会稳定和金融安全。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坚持“见人见账见物、逐笔逐项核实”的原则,对全区各部门(单位)的政府隐性债务情况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化解房地产风险。随着棚改全面铺开,货币化安置等激励措施的实施,房产销售形势较好,房产平均价格持续走高。目前住宅去库存压力较小。抓好精准脱贫。我区在省定贫困线标准3372元的基础上,主动将区定贫困线标准提升到3660元,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按照“摘帽不摘政策”原则,积极创新工作举措,全面推开社会慈善救助,制定特困家庭救助办法,启动精神文化脱贫计划,实施“精准扶贫+”系列行动,不断巩固脱贫成果,推动精准扶贫实现“四个转变”,走出一条精准扶贫的新路子。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贯彻落实“大气十条”,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做好机动车环保查验,加快淘汰高污染老旧车、黄标车。加强水污染防治,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目前梁济运河水质能够达到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达到国家要求。开展土壤保护,修复污染工业场地。坚持守好天蓝、水清、树绿、地洁四条底线,打好“生态突破”硬仗。
为更加有效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我区在完善重大项目指挥部体制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式和体制机制,成立十大产业推动专班,突出主攻方向,围绕构建“1446”产业体系,集中突破“十大产业”,即信息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医养健康、现代物流“五大新兴产业”和新材料、高端轻工、现代服务、文化旅游、现代农业“五大传统产业”。
相关热词搜索: 评估 执行 规划下一篇:军人建军节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