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养老产业,把养老产业纳入全市十二大重点产业和七大民生工程。市民政局作为牵头部门,切实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大胆改革创新,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当好养老产业发展的动车组、困难群众生活的贴心人、敬老爱老的服务员,举全局之力,推进养老产业快速发展。全市养老产业累计落地项目78个,完成投资xx亿元,相当于我市“十二五”期间养老领域投资总和。养老工作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在全国地级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南京等6个地市先后到我市考察学习。2017年5月,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万里行10余家中央主流媒体,对我市养老工作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体制机制僵化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改革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养老产业改革创新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解决“谁来做”这一主体问题,是抓好养老产业的前提
我们通过破除体制机制、地域、行业、身份藩篱,引导扶持社会各界参与,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驱动、多元供给”的良好格局。一是试点先行,推进放管服改革。我们抓住全国养老综合改革试点机遇,率先下放养老机构审批权限,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开展养老机构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目前,我市养老机构达到203家,其中民营养老机构176家,占比87%,民营养老机构成为养老服务业主体力量。二是政策扶持,激发投资活力。在全国率先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扶持政策》,制定《养老产业专项扶持政策》,从土地、资金等方面加强扶持。先后盘活泰来宾馆、龙沙纸厂办公楼等闲置资产15.7万平方米,民间资本投资超过xx亿元,占总投资的88%,成为投资的主要力量。三是典型带动,树立全国行业标杆。我市养老服务业由小变大,养老制造业从无到有,百草养生院等项目达到全国一流水准,诚信失能护理院成为全国失能护理品牌,院长易连军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解放门老年公寓创办人---退役士兵李铁锋,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我市养老制造企业达到11家,老年纸尿裤等产品达到50余种。祥和艾灸仪成为行业品牌,销往全国各地。
二、解决“怎么做”这一路径问题,是抓好养老产业的关键
解决好养老产业发展路径问题,我们认为规划是引领、体系是保障、项目是支撑。为此,必须破解这三个方面难题。一是在规划引领上下功夫。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齐齐哈尔市养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为我市养老产业绘制了路线图和时间表,这也是全国首个养老产业专项发展方案,省民政厅在全省转发。按照“一县一品、一区一色”思路,对16个县(市)区进行通盘考虑、统一布局,初步形成两大产业支柱、六大产业链条的发展格局;二是在体系保障上下功夫。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抽调后备干部、名校优生、专业人才,组建养老产业团队。发扬马恒昌小组工匠精神,培育五个好作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打造养老企业家之家。会同多个部门推进融合发展,打造医养、旅养、居养、养教、食养、用养产业链条,完善人才、金融、社会化服务等要素支持。全市医养结合形成5种模式,成为国家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百草养生院3个项目成为全省“南病北治、北药南用”养老示范基地。我市多个项目加入浙江逸和源养老联盟、黑龙江天鹅颐养联盟。华善护理陪护公司进驻我市7家机构和社区开展服务、护理员达到367人。全省首个社区养老产品体验店落户富拉尔基区。市卫校被确定为全国养老护理员培养示范基地。为产业项目提供金融信贷支持,量身定制发放贷款890万元。另外,成立了养老产业协会,开通了微信公众号“鹤城养老”。三是在项目支撑上下功夫。3次拜访广东永爱集团,2017年5月,市委书记孙珅热情接待永爱集团一行,我市与永爱集团达成孵化生产线合作协议。引入鑫海集团1.5亿、金山汽车销售公司3亿投资,在拜泉县、甘南县和铁锋区新建3个大型医疗养老项目。建华区观湖养老公寓项目投资2.2亿,龙沙区嘉祥健康公馆项目投资1.3亿,北方民族老年养生院项目投资1.2亿。全省首个艾草加工企业—黑龙江九品艾业公司在我市成立,已完成生产线建设和艾草种植试验。成功引入华博农产品公司3600万元,建设中央厨房老年配餐项目,培育出老年纸尿裤、磁疗贴、康复用具等一批养老制造项目。
三、解决“如何做得更好”这一新动能问题,是抓好养老产业的保障
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市重点产业倍增计划发展战略,养老产业推进组精神振奋、干劲倍增、撸起袖子加油干,起草了《全市养老产业倍增计划实施方案》,计划到2020年,全市养老产业增加值达到xx亿元(2016年的1.5倍),规模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7105张(2016年的2.31倍)、年均增长23.3%。为实现倍增计划,我们着手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建好载体促倍增。组织各县(市)区认真梳理学校、厂房、宾馆等闲置资产资源,盘活转化生成招商项目。每个县(市)按照不低于5万平方米、每个区按照不低于3万平方米用地,积极谋划养老产业园区或功能区,做强招商载体,打造产业集聚。目前,龙沙、铁锋、建华、龙江等13个县(市)区完成了园区和功能区谋划、设计和论证工作。二是招商引资促倍增。制定《全市养老产业2017-2018招商引资攻坚行动方案》,通过一年时间,力争储备项目100个,落地1-2个xx亿元以上大项目,签约2000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60个,其中养老制造项目不少于10个,引进协议资金不少于xx亿元,实际到位资金不少于xx亿元,同比增长1倍。目前,9个县区完成项目储备工作。三是创建品牌促倍增。依托国际老年友好型城市、中国爱心城市、孝亲敬老城市、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全国养老护理员人才培养基地等优势,结合广大老年群体养老需求,大力推进全国一流养老服务品牌、一流养老制造中心、一流养老人才培养基地创建工作,全面推进我市养老产业科学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藩篱 排头兵 争当 倍增 养老上一篇:党员干部要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担当作为体会七篇
下一篇:中层干部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