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市直机关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委组织部组织科长事迹材料

| 浏览次数:

 市直机关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委组织部组织科长事迹材料

  XX,女,现任中共XX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在市委组织部工作14年来,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坚定政治立场,刻苦钻研业务,立足岗位创业奉献,先后被评为市委组织部“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组工干部标兵”,2次被评为“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4次荣获市“三八”红旗手。
  履职尽责,精心组织指导党组织换届选举。任现职以来,精心组织指导了市县乡村四级党组织以及市县乡人大、政府和县级政协换届工作,选举产生市五次党代会代表465名,市四届人大代表541名,四届市政协委员509名。认真完成了2名党的十八大代表、7名全国人大代表、1名全国政协委员和38名省九次党代表、56名十二届省人大代表、23名十一届省政协委员的推荐提名工作。参与组织了市四届人大和四届市政协历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选举工作任务。认真开展了市县乡三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履职培训,累计培训人员1022人,提升了提案质量,增强了参政议政能力。积极推进乡镇党代会年会制改革,目前全市实行党代会年会制的乡镇144个,实现了全覆盖。
  务实创新,推进“4+4+2”党建制度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了以“四议两公开”(“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为核心的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建设和以“三个四”(“四个一”运行机制、“四个集中”服务模式、“四务合一”管理模式)为载体的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全市4066个行政村(社区)普遍推广运用了“四议两公开”(“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累计解决村级重大事务11.2万项,其中涉及新农村规划、低保五保户确定和困难救济、危旧改造、土地承包经营、公益事业兴办的占70.4%,解决了大量棘手问题,在农村(社区)逐渐形成了“有规矩办事”和“按规矩办事”的良好习惯,促进了农村(社区)的团结稳定和和谐发展。全市建成高标准县级行政服务中心8个、乡镇(街道)综合服务大厅165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3907个,县乡服务窗口约有3425名工作人员贴心从事各种便民服务工作,3236名包(驻)村(社区)干部、13448名村干部、1710名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在农村和社区便民服务第一线,累计办理便民服务事项142万件,为广大群众办理涉及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的事项提供了便利。
  攻坚克难,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围绕“基层突破”,推进组织、队伍、阵地、制度“四项建设”,实施“六大工程”,夯实基层基础。一是深化“支部书记”工程,建强带头人队伍。重点对农村优秀党支部书记重点进行选、育、树,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荐技能突出的外出务工人员、优秀复转军人、大学生村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参与支部书记竞选,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1148名从事种植、养殖、加工制造的致富能手脱颖而出,成为带领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加大从市、县(区)直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工作,两年来市、县两级累计选派了3160名机关干部入村开展工作。二是实施“晋位升级”工程,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按照“抓好两头、带好中间”的工作思路,对全市3886个行政村党组织按照“好、一般、差”的标准进行分类定级,建立动态台账,每季度考评一次,考评结果全市通报,全市软弱涣散的农村党组织全部纳入重点整顿之列,逐步实现转化升级。三是开展“强基固本”工程,完善服务阵地功能。市、县(区)分别设立了“党建基础保障资金”,专门用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设立了“党建基础保障资金”(每年不低于200万元),用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按照“三宜四定”(宜建则建、宜修则修、宜租则租;定规划、定标准、定投入、定时限)的原则和措施,两年累计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p#分页标题#e#744个,修缮改(扩)建1156个,投入建设资金9849万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集村民议事、党员教育、技术培训、矛盾查处调解、文化卫生、便民服务为一体,推进了“一室多用”,筑牢了党建基础;按照“四牌两旗”标准推进了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达标数量达到3140个,占总数的80.8%。四是推进“党建融入”工程,扩大“双覆盖”。在传统的行政村独建、村村联建、村企联建设立党组织的基础上,加大了在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等农村新兴组织和外出务工人员中建立党组织力度,确保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五是实施“后备干部”工程,优化村级干部结构。村级组织换届结束后,我市按照村级干部1:1的比例,建立了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一大批年轻、有知识、有能力的农村实用人才被纳入其中重点培养,为优化村级干部队伍结构打下了良好基础。六是实施“经费保障”工程,落实村级干部工作补贴待遇。按照2014年常委会研究的村干部工作报酬每年月平均增长100元、连提三年的要求,我们采取调研督导,定期下发通报的形式跟踪督促落实,各县(区)2015年度村干部工作补贴全部落实到位,全市2015年村党支部书记工作补贴平均为700元/月。2016年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工作报酬每月将全部达到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6倍,其他村干部按相关比例增长。
  统筹兼顾,抓好其他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一是加强完善党建工作指导。先后研究制定了加强产业集聚区党建、新型农村社区党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社会组织党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基层民主决策和基层便民服务工作的意见等,健全完善了“4+4+2”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开展了“千名领导干部联千村访万户”、“基层组织建设年”、“红旗便民服务站”争创和非公企业“两覆盖两增强”等活动,有力指导了基层党建工作开展,促进了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提升。二是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按照市、县(区)党建述职要求和党建总体规划,采取建立党建工作台账、强化监督整改、印发工作通报等方式督促县乡党委书记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9个县(区)党委书记、165个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共组织召开常委会、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党建工作1477次;建立基层党建联系点928个,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2530次,结合实际撰写党建专题调研文章35篇;就基层党建方面存在的问题约谈下级党组织书记5284人次,破解重点难点问题2314个。三是圆满完成了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任务。180个社区选举产生社区党支部书记180人(其中女性52人),其中“五好”党组织书记146个,占社区党组织书记总数的81%;支部委员703人(其中妇女委员292人);新一届社区“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2.9岁,比上届下降1.9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707人,比上届提高47%。通过换届,优化了班子结构,提升了整体素质能力。四是推进社会组织党建。按照中央、省委要求,对我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起草了《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五是改进工作方法,加大推进力度。采取会议推进、通报推进、观摩交流、调研总结、加大宣传等方式,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市“两项机制”建设工作座谈会、县(区)委书记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机关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和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编发了《XX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情况通报》8期,县乡之间组织观摩学习46次。三年来,先后有105篇经验材料、即时信息在中组部《组工通讯》、《党建研究》,省委办公厅《工作交流》,省委组织部《旗帜》以及《XX日报》和部内刊物等发表,有效推介了XX、宣传了XX,树立了典型,凝聚了思想,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岗位工作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市直机关工会供稿)


 

相关热词搜索: 获得者 科长 市委组织部 事迹材料 市直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