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区农林局推广特色农机提升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

| 浏览次数:
区农林局推广特色农机提升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
 
 
201X年,我区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要求,将设施农业机械化列入农业工作重要日程,作为建设现代农业、推动农机化跨越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以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壮大村域经济、培育农民增收为重要突破点,不断采取措施,加大推广力度,使全区设施农业机械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杨陵区设施农业生产起步于09年,经过5年的发展,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我区设施农业生产由单纯种植普通蔬菜发展到种植高档蔬菜、瓜果和花卉等高效设施农业领域,由传统耕作发展到农业自动化、机械化作业。截止201X年底,全区设施农业面积达到4.2万亩。拥有农业科技示范园1个,占地面积1200亩;连栋温室6座,占地面积23亩;日光温室9600座,占地面积1.8万亩;塑料大棚11100个,占地面积2.3万亩;装备电动卷帘机5271套、大棚王223台、电动喷雾器3625台、微耕机械463台、微滴灌设备4329套。设施农业装备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全区设施农业机械化较快发展,逐步迈进了“六化”模式。
  (一)设施建造标准化模式。根据蔬菜、瓜果等种植的不同特点,引进相关建造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探索出了一条建造成本低、保温质量高、投资回收期短、使用寿命长、便于机械作业的温室大棚建造模式,形成了设施农业卷帘作业、微耕作业等技术的规范化。在探索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造技术不断得到更新,大棚结构以经久耐用、建造方便的钢管棚为主,建设总投资已达5亿多元。目前,我区日光温室多数采用机械构建厚土墙体,钢拱架结构,温室跨度一般大于8m,脊高3.5~4m,长度多在50m以上。标准化的设施建造技术,推动了我区设施农业在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二)卷帘电控机械化模式。我区积极推广卷帘电控机械化技术,全区钢构日光温室大棚电动卷帘机使用率已达到95%。机械化卷放草帘不仅缩短了作业时间,节省了劳动成本,而且适时卷放,每天延长光照1.5个小时,室内积温和光照时间都相应增加。在同等条件下,蔬菜提前上市,产量和品质均有明显提高,有效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三)土地耕整机械化模式。目前,我区设施大棚内土地耕翻、旋耕、起垄、开沟等各项作业逐步由田园管理机、微耕机和大棚王等机具来完成,部分地区日光温室土地耕翻机械化水平已达50%以上。
  (四)灌溉节水化模式。日光温室内农作物的灌溉不同于大田农作物的灌溉,如果进行传统的大水漫灌,不仅是水源浪费,还容易造成地温下降快、温室内空间湿度高、温室内易发生病菌传播等问题。而节水灌溉技术可以节水45%,减轻农作物病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30%左右。目前,微喷带、微滴灌及膜下灌溉这项技术已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全区连栋温室及新建日光温室均采用了节水灌溉技术。
(五)育苗机械化模式。近年来,我区机械化育苗在设施、基质、穴盘、苗期管理以及秧苗质量标准等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广应用步伐加快。与常规育苗相比,蔬菜穴盘育苗具有节省育苗设施、便于远距离运输的优点,有利于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代表着蔬菜育苗发展的方向。机械化育苗省工、省力,采用精量播种,一次成苗,从基质混拌、装盘至播种、覆盖等一系列作业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劳动效率提高了5~7倍。
(六)生态种植无公害化模式。我区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发展无公害设施蔬菜。揉谷镇中来果蔬专业合作社,大棚蔬菜种植面积1103亩,日光温室大棚34座,塑料大棚430座,被列为我区蔬菜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我们利用项目资金,为该合作社修建机库棚139平米,引进机械化育苗流水线1套,移栽机1台;配备电动卷帘机34台,大棚王拖拉机7台,电动喷雾器304台,旋耕机7台,微耕机3台,压膜机2台,开沟机2台,起垄机2台,烟雾机3台,并给所有日光温室大棚和塑料大棚配套了完整的滴灌设施。合作社耕整地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降低了菜农作业强度,改善了作业环境,而且生产出的蔬菜绿色环保生态,为无公害产品,销售价格比普通蔬菜高出20%左右。
二、推进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政策推动,促进规模发展。为发展设施农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我们承担了省农业机械化示范项目,并认真落实项目资金政策。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过程中,注重统筹好相关设施和农机具的发展,安排资金专门补贴电动卷帘机、微滴灌微喷带等温室大棚设施设备。安排补贴资金1830万元,补贴设施农业机具1.6万余台(套)。
(二)推行“四改”技术,提升科技含量。近年来,为了促使设施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迈进,我们主推了四项改革:一是改人工育苗为机械化育苗。采用精量播种,一次成苗,从基质混拌、装盘至播种、覆盖等一系列作业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劳动效率能提高5~7倍。二是改人工耕作为“大棚王”、田园管理机、微耕机等机械化作业。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耕作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三是改人工卷帘为电动机械化卷帘,提高作业效率,增加光照时间;四是改大水漫灌为微喷微滴灌,节约水源和降低棚内湿度,减轻农作物病害。
三、今后发展设施农业机械化的思路
  (一)加强政府引导。根据区域实际,建立特色设施农业基地,实现产业规模化。加大投资,强化管理,打造强势设施农产品品牌。
(二)加大对设施农业机械化投资的扶持力度。设立专用资金,扶持农户用于设施农业机具配套,减轻农民负担,提升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
  (三)继续对设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相应扶持。解决农户资金薄弱的问题,由政府部门出台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进行补贴。
  (四)做好农产品和农业机械的监管。从源头上控制高毒农药的使用和残留超标,确保农产品品质,实现农产品生产的无公害化,推动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加大对农机销售市场的监管,确保农户买到合适、质量好的农业机械。
  (五)支持农机销售市场建设。充分利用杨凌农高会平台,挖掘现有农机销售市场的潜力,改造或提升专业性、规模化、高知名度的农机销售市场,将产业做大、做强。
  相关热词搜索: 高效 农机 农业机械化 设施 提升